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打好“四大战役”,实现“五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促使全省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仍值得深思。 1.饲料原粮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上涨过猛。自去年全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来,粮食价格一直呈上涨态势,加之受1994年我国粮食减产200多亿  相似文献   

2.
省委工作会议确定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尽快把粮食大省变成畜牧业大省,抒畜牧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做大做强畜牧业是我省新时  相似文献   

3.
站在粮食生产现实发展的高起点上,展望世纪之交的我省粮食生产,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115亿公斤,再上新台阶,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目标宏伟。我们在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环境还不尽如意,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和挑战,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有很多有利因素。确立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和思路,这是一项急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是宏观决策者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发挥优势,围绕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戴守勤 《浙江统计》1995,(12):13-14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总揽全局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中,始终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摆正位置,努力发展,确保产需基本平衡。现就我省粮食现状和到2000年供需作些分析,供参考。一、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解放后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66,17年间粮食亩产从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总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10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州万吨,年递增52/;第二阶段1966-1979年,13$间粮食亩产从2。。公斤提吊到300公斤,总产量从1000万吨上升到15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6万吨,年递…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至关重要。我省地处东南沿海,人多地少,近几年来粮食产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解决供需矛盾,一直是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解决我省粮食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我省粮食总产量自1991年以来,一直徘徊不前,处在八十年代以来的较低水平。1996年虽有所回升,总产量达到1517万吨,但人均占有量不到350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需缺口约150-200万吨。今年总产预计比上年略减。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缺口的矛盾,从目前来看,不外乎通过以下三…  相似文献   

6.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把抓好粮食生产、提高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牧业生产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1662.2万吨增加到2010年2158.2万吨,年均增长5.4%;农业产值由473.9亿元增加到9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3%,畜牧业产值由444.6亿元增加到8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7%;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由2005年的98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0%.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经济中,畜牧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为人民生活提供营养价值很高的肉、蛋、奶等畜产品,很多畜产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外贸出口物质;它还为种植业提供畜力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因此,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城乡人民的生活、对工农业生产和四化建设,都有重大的影响;对本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一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搞好畜牧业统计工作,反映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水平,包括牲畜数量、再生产情况和畜产品产量,可为研究畜牧业发展规律,制定牧业政策,编制畜牧业计划提供依据。而畜牧业统…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大农业中的重要产业。肉类则是畜牧业中的重要产品,也是国民膳食中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间,浙江肉类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总产量翻了一番。到本世纪末,为满足人口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买现小康的要求,必须继续提高肉类生产能力。一、肉类生产与消费现状到1994年,浙江肉类总产量已达到115万吨,为1979年的1倍,平均每年增产近4万吨,年递增4.8%,人均肉类占有量由1979年的15公斤提高到26公斤,但低于全国人均35.8公斤的水平。据1990-1994年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浙江城镇居民年人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扶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通辽市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目前,从畜牧业和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需求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所以,如何能够稳定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粮食生产加工的发展态势(一)粮食生产农田现状分析1.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的原因。归纳起来,通辽市认定的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推行的"四个一"工程,即:100亩地、1眼井、1千棵树、100只羊";五子登科"工程,即:管蹄子、封坨子、开甸子、造林子、赚票子。致使一些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我省粮棉油生产前十名的县(市)省农调队产量处陶传芳1995年,我省加强了农业生产的领导,较好地落实了有关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省粮棉油生产获得丰收。根据年报资料,我们排出粮、棉、油总产量居前十名的县(市)如下:粮食兴化市粮食总量居全省之首,...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省坚持以建设畜牧业大省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生猪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自去年初以来,我省的生猪生产出现了生猪收购价狂跌,仔猪销售价猛降,反弹乏力的现象,整个生猪市场势态持续低迷。据最近对讷河、海林、富锦等县调查显示,生猪收购价每公斤3.60元左右,比去年的每公斤7.00元低3.40元,下降48.6%。仔猪价格每公斤4.40元,比上年的每公斤10元减少5.60元,下降56%。从目前的形势看,生猪生产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生产作为垦区中轴产业不仅向社会提供着畜产品,而且它是垦区粮食过腹增值的重要环节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基础。因此,反映畜牧业生产成果的统计数据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垦区各级领导的决策水平。 1、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素质。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基层统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不仅要加强统计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要精通种植业、畜牧业生产技术,熟知畜禽生产和发展规律,保证数据源头真实客观;另一方面,要增强抵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食品价格呈现强劲上涨势头,对全国乃至我省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新一轮价格上涨状况进行认真研究,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物价上涨对我省经济的总体影响(一)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了我省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制定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本世纪末.我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以1980年为基数提前实现翻三番。这个宏伟目标.既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趋势,也体现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表达了全省人民的心愿,鼓舞人心,使人振奋.省委《建议》的制定,是在回顾总结我省“八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若干…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是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反映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其水平,研究畜牧业现代化过程及其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统计,则是各级领导指导畜牧业生产,制定和检查监督有关方针政策与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本文仅就完善现行畜牧业调查统计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现行的统计方法及存在问题 在我区,畜牧业调查统计采用全面统计已经50多年了。经过50多年的组织机构建设,全区旗县以上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统计机构,配备了各种专业的人员。目前,全区1445个乡苏木镇普遍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统计员,广大农村牧区涌现由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差距所在,即潜力所在。本文概述了农业技术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生产增长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就目前农技开发、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一、应用现状1.在粮食品种方面,通过实施“8812”和“9410”工程提高了我省水稻单产和良种化程度。特别是“9410”工程选育了一批优质早籼新品种,加大了推广力度,优质早籼面积1998年达到45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0%,有效地改善了早籼品质。2.在栽培模式方面,以抛秧…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前景看好□文/江苏省农调队产量处去年我省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回升,粮食生产走出徘徊的局面,总产量增长5.2%。今年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184万亩,总产量预计可达3400万吨以上,将超过1...  相似文献   

18.
开拓农村市场,最根本的是增强农村购买力,而农村购买力的提高又取决于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所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l、抢抓机遇,调整农业结构。我省应当积极抓住机遇,努力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努力提高粮食的优质品率,发展优质、高效、市场广阔的粮食品种。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提高畜牧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通过粮食的过腹转化增加农民收入。2‘把提高农民收入同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结合起来。目前我省一些地方十分重视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性决策。粮改实施一年来,农户的粮食收支和结存情况如何?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受影响?最近,我们利用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粮改第一年我省农户的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粮食销售和粮食结存等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范小玉 《统计研究》2006,23(11):20-23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端。一、“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这一年比较重要的农村政策是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