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邦从何处入关?张和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文中关于刘邦从何处入关,历来的“教参”没有比较确切的说明。1978年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委托山师中文系编写的《高中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三册)(1978年2月版本)中说:“楚怀王一方面派项羽北上救赵,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 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本文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相似文献   

3.
试论刘邦略定南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赵绍军,任言荣公元前208年,楚怀王遣宋义、项羽等人率军北救赵,令刘邦带兵西略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之”。刘邦率兵从砀郡(今河南商丘市南)出发,经咸阳(今山东省荷泽东北部)、昌邑(山东省成武县境)、高阳(今...  相似文献   

4.
《中国史稿》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西汉的建立和汉初的“黄老政治”中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进驻灞上,秦王子婴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立即派肖何接管秦朝的法律文书户籍,以便于重建新王朝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5.
略论英布     
<正> 英布姓英名布,又名黥布,居于六。秦未群雄并起时代,英布开初自己领兵伐秦,后在项羽麾下,攻秦屡立战功,被立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归顺刘邦,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击秦救赵,驰援钜鹿,大破秦军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夏,楚怀王立,七月,项梁领兵击破章邯军于东阿(济州阿县),秦军西逃,楚军追至定陶,再败秦军。章邯遂以为楚地已定,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准备谈谈《鸿门宴》的主题、人物及语言,而以分析人物为重点;在分析人物时,以谈项羽、刘邦二人为中心;在刘、项二人中,以谈项羽为主。 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写了他身上的优点,写了他的成功,写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立下的功绩;也写了他身上的缺点。写了他的失败与灭亡。在《项羽本纪》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渡河救赵”、“鸿门宴”及“垓下之围”三部分。其中“渡河救赵”突出了项羽的功绩,在“救赵”中,项羽是一位了不起的盖世英  相似文献   

7.
刘邦数项羽“十罪”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记·高祖本记》记载,在楚汉之争相持阶段,刘、项隔广武涧对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刘邦不仅不应战,而且一连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后人论刘、项争雄,大都褒刘贬项,且往往以这“十罪”为依据。其实,所谓项羽“十罪”乃政敌责难之辞,其中难免有诬陷虚夸的成分,不可盲目地信以为据。现逐条考辨评析如下: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人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按:《史记》曾多处提到怀王之约,合而观之,大体情况是,怀王命宋义、项羽等人北上救赵,同时又遣刘邦领兵西征,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先入关灭秦者王关中。刘邦抢先入关,“当王关中”,而项羽却把他封干巴、蜀、汉中,所以有  相似文献   

8.
故事精讲秦朝灭亡,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刘邦被封到偏远的蜀地做汉王。刘邦进汉中后,将进入汉中的唯一通道上的几百里栈道烧掉,使项羽放松警惕。其实,刘邦一边任用韩信加强练兵,作好打回关中的准备,一边又用韩信的计谋,派几百人去修栈道,做出要出兵杀回关中的样子。驻守关中的是雍王章邯,他知道修复栈道,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搭架木板,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需要费时好多年,所以丝毫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在修栈道的同时,韩信已率领大军绕道进发,到达了陈仓。章邯急忙率兵去救陈仓,双方交战,韩信大获全胜,章邯败回废邱。有了这一仗奠定基础,刘邦最终…  相似文献   

9.
<正>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原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文不出众,武不惊人。在反秦斗争中,他在沛县起兵,身边仅有近百人。经过三年征战,一直打到咸阳,灭了秦王朝,兵力发展到十万,号称二十万。紧接着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万夫之勇,是一员猛将。且占有梁楚九郡,拥有精兵五十万,号称一百万。此时刻邦被封为汉王,仅占有巴、蜀、汉中小块土地,兵力仍是十万,号称二十万。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反复较量,刘邦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垓下一战最后消灭了项羽的有生力量。煊赫一时的项羽不得不在乌江自刎,终了自己的一生。刘邦则平定了天下,做了汉王朝第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0.
《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现中学语文课本注“王之”为“以他为王”,有的文言语法书上也有把它当成动词使动用法的。在教学中,几经琢磨,我以为不妥。译成“以他为王”,是用“之”代“先破秦入咸阳者”。单就选文来看,似乎还通,但从《项羽本纪》全文和《史记》中其他有关文章对这件事的记述来看,我觉得其中的“之”不是指“先破秦入咸阳者”,而是指的“秦”(即“关中”)。  相似文献   

11.
一、《战国策》“割挈马兔”订误 《战国策·赵策一·谓赵王曰三晋合章》:(谓赵王,劝坚三晋而勿攻燕,以移祸入楚)“(秦)以燕饵赵,而离三晋。今王美秦之言而欲攻燕,攻燕,食未饱而祸已及矣。楚王入秦,秦、楚为一,东面而攻韩。韩南无楚,北无赵,韩不待伐,割挈马兔而西走,秦与韩为上交,秦祸安(案)移于梁矣。以秦之强,有楚、韩之用,梁不待伐矣,割挈马兔而西走,秦与梁为上交,秦祸案攘于赵矣……及楚王之未入也,三晋相亲、相坚,出锐师以戍韩、梁西边,楚王闻之,必不入秦,秦必怒而循攻楚,是秦祸不离楚也,便于三晋。”对此段中的“割挈马兔”的训释,历来是一大难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均无以服人而不得其解。例如,鲍彪注:“割地挈而走秦,疾于马兔。”这“挈而走秦”谓何意?实难解。金正炜《战国策补释》云:“‘挈马’与‘提马’义同。‘兔’当从曾(指姚宏所见曾巩本)  相似文献   

12.
《鸿门宴》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政治代表之间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斗争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通过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表达出来的。其中词是主要的,词中实词又是大量的,它不仅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还表示着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概念。 有的实词涉及到了课文时代背景和文物典章制度,这要结合词的讲解作扼要介绍。如“欲王关中”、“西楚霸王”,不仅要指明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还要介绍它的时代背景,随着秦王朝的灭亡,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刘邦、项羽都由农民起义领袖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封建社会延续最长,而两汉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完善了封建制度、繁荣了封建经济、发展了封建文化,而且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文学家、医药家,还开创性地编著了不少文化典籍.在我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公元前206年,农民起义军攻入咸阳,残暴的秦王朝覆灭.前202年,项羽自尽于垓下,刘邦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封建汉帝国.汉王朝汲取秦失败的教训,采取了“除秦苛暴”、“与民休息”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几十年后便出现了“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  相似文献   

14.
省编初中思想政治第三册第一课的“青少年与法” ,是青少年较系统地接受法律教育的起始课。教好这一课 ,对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好以后各课至关重要。通过两轮教育和教研 ,笔者发现除了《教参》所列重点难点之外 ,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故不揣浅陋 ,试为一说 ,供大家参考指正。一、关于法律本质笔者所在乡、镇农村初中一线政治教师 ,对法律本质不外乎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法律本质就是“掌握国家政权阶级意志的体现”。其依据是 :(一 )大量的练习资料乃至试卷中出现的单项选择题答案如此。(二 )《教参》中…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一名,由来已久。战国时代,秦据关中,以太行山(或函谷关)以东六国为山东。汉初贾谊写《过秦论》曾几次提到山东,一则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再则说“山东大扰”、“山东豪俊”、“山东之国”等等,都是沿袭当时人的习惯用语。不过那时所谓“山东”,范围很广,并不是专指今天的山东。正如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以后,关中与山东在政治上对立的状况逐渐消失,山东一名也开始出现广狭二义,其广义仍指太行山以东;其狭义则与今之山东大体近似。《史记·酷吏列传》:“御史大夫(公孙)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儒林传》:伏生“教于齐  相似文献   

16.
面对这个充满无数问号的世界,有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有人孜孜以求,获得真知;有人勇入虎穴,终得虎子。著名学者培根曾说过:“别人像黄昏时刻的蝙蝠一样,努力地进行昏暗和盲目的观察,而我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调查研究。”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做黄昏时刻的蝙蝠,因为知识的获得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是怎样酝酿而成的?是司马迁游淮阴,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寻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夷门……就是因为他的…  相似文献   

17.
古长安 (1)丰镐与咸阳:长安的名称,来源很早。司马迁说:“长安,古咸阳也。”所以论长安的建都,早期陈丰、镐外,还应包括咸阳在内。周文王在攻灭崇国后。就在丰水西岸丰邑作都,是周朝在关中建立的第一个王京。但丰邑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丰水西岸的狭长地带,要向东发展,自然会受到局限,于是武王顺应发展的形势,在丰水东岸建立了镐京。按丰称邑,原义是封地或国;京初义是人力所营造的高丘,亦训为大。《诗经》称丰为邑,而称镐为京,足证周室自小而大的发展历程。就现在说来,丰镐只隔一条丰水,犹后世所谓的连  相似文献   

18.
关中,是一块神奇瑰丽的宝地。在古代的许多有识之士看来,“东崤、函,东南荆、华,以属终南山。西南太白、鸡足山,又西秦陇、岐山。北梁山,东北雷首、中条山,与平阳诸山相属。泾、渭、浐、灞、沣、滈、涝、(氵矞)之水,在其前后左右,以入于河…。自尧、舜、周、秦、汉、唐,都城皆相近,高山大河,平川沃野,形势压天下。…前代(五代以前)英雄必得此然后可以有为”。毫无疑问,关中以其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饶,战略位置之险要,因此而成为诸侯逐鹿的著名古战场。而大荔“居其东,所称据黄河之险也。然稽往牒,受兵独烈。绿河(黄河)自龙门而南,至于华阴,皆平旷可渡。北接上郡,虏骑得阑入”。自始皇筑临晋渡为始,便成了出入进而占据关中的一个咽喉所在。战略地位尤显重要。所以,作为关中的前沿地带——大荔,便当群雄居关中,得天下之要冲,常受战火洗劫,生灵涂炭,诚如史籍所云:“受兵独烈。”而南北朝末年的沙苑之战,正是发生在这个古战场诸多战争中规模较较的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一、《大招》及其作者问题《大招》作者是谁?这是比《招魂》作者为谁还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王逸《章句》明说:“《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意以为这是宋玉为招屈原的生魂而作的。现在我们证明了《招魂》确是屈原为招楚怀王的生魂而作,作在楚怀王入秦被囚的时候,王逸那一说错了。再看他怎样说《大招》的。他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屈原放流九年,忧思烦乱。精神越散,与形离别,恐命将终,所行不遂,故愤然大招其魂。盛称楚国之乐,崇怀襄之德,以比三王。能任用贤公卿,明察能荐举人,宜辅佐之,以兴至治,因以风谏,达已之志也。”这是说,《大招》是屈原为招自己的生魂而作,又引或说为景差作。这是一个疑案,还不明白。从王逸引用了这一或说,一千几百年以来,一般学者又大都以为《大招》是景差为招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三课文《芋老人传》的主题,现在一般都认为是:该文借芋老人和相国之间有关食芋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时、位之移人”的道理,尖锐地指出“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比比皆是”的现象,告诫人们不应成名忘本,得意失志,教育人们要保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居安思危的高贵品质。省编教参是这样分析课文的,有关语文教学刊物上的教材研究文章也都持此说。究其根源,原来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已作了这样的提示。笔者认为,把该文的主题归结为说明和揭露“时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