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夔词风辨     
姜夔词风辨□朱绍秦姜夔是与辛弃疾并领南宋词坛风骚的重要词人,其词风,于南宋末至有清一代,继之者众多,几乎主宰了当时大半个词坛。宋代受姜词影响的词人比较多,张炎极力推崇姜词自不必说,其它如高观国、周密、陈允平、王沂孙等人亦步其后尘。至清代浙西词派崛起后...  相似文献   

2.
一、姜词当属于清雅派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词划分为豪放、婉约两派,有些论者还把姜词划入婉约派。这种“两分法”对于南宋以前的词派也许是适用的,对于南宋及其以后的词派就很难适用了。其原因就在于南宋词坛上出现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姜夔,又出现了一批姜氏词风的后继者。他们的词分明是在豪放、婉约两派之外别树一帜,自成另一新的词派。 早在南宋末期,柴望在《凉州鼓吹》(即《秋堂诗余》)的自序中,就把词分为三类、三等,认为“大抵词以隽永委婉为尚,组织涂泽  相似文献   

3.
中国词学界历来有雅词俗词的区别,也讨论到语言这一形式因素对雅俗个性的影响。但已有讨论多停滞于对个别作家作品的分析,很少从语言角度串联一条雅化线索,进而分析宋词由俗及雅的发展过程。本文以柳永、周邦彦、姜夔为代表串联这样一条雅化线索,尝试性的开展了一点工作。本文认为:三家虽同为文人婉约词家,三家的雅俗个性却迥然不同,柳语近曲  相似文献   

4.
羁客思归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经常表现的主题。本文分析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三词人描写羁旅的代表作各一首 ,并比较探讨片玉词、白石词、梦窗词不同的风格特色。周邦彦生活在歌舞升平的时代 ,因而 ,片玉词讲究辞章音律 ,绵密浑厚 ,更显“唯美”色彩。姜夔、吴文英都是生活在南宋的布衣词人 ,更多身世飘零之感 ,全词弥漫着伤感与凄凉的情调。白石词以“清空”见长 ,词意淡远空灵。梦窗词则更显意象的密集浓艳 ,显得有些晦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雅正词体本质观、以姜夔为词美理想范型、讲论词法的得失三个方面对《词源》下卷内容进行了论列。认为《词源》的词体本质观,是对两宋以来文人词和民间俗词分流、互动以及文人词内部变革两方面因素作出的一种主流趋势的凝结,也是南宋以来“复雅尊体”思潮辩证扬弃的必然产物;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以周邦彦为典范和《词源》以姜夔为圭臬,涉及的是雅词内部的不同审美理想,并不是根本的对立;《词源》在入元之后对宋词作法经验方面的概括总结,这实际上也显示着词体文学高峰期的结束,所谓“嗟古音之寥寥,虑雅词之落落”既包含扶正示范的意思,更有为一代文学总结之意。  相似文献   

6.
南宋江湖词人姜夔的词风以清空骚雅、幽韵冷香著称。关于此种风貌的成因,历来有不少学者予以阐释,可以说各有所得。然而感官意象的大量运用与表达是其词风与众不同、有自树立的内部原因之一,这一点较少有人论及。姜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感官意象传达其清幽的精神意旨,对幽韵冷香词风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姜夔对感官意象的选择与其人狷介的品格有着必然联系。感官意象为其词结体干虚的造境艺术增加了重要元素。明晓此机关,对姜夔词风的再认识与纠正传统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与姜夔、辛弃疾鼎足而立的著名词家。他的词学主张保存在沈义父的《乐府指迷》里,概言之即要求词作协律、典雅、含蓄、柔婉。这四则标准既沿袭了词学理论的传统,又是时代趋尚使然,也是吴文英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维护词“别是一家”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杜丽萍 《兰州学刊》2012,(1):160-165
南宋词人推尊周邦彦的方式之一就是"和清真词",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遍和清真全集更是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三人的和词格律上恪遵原词,内容上和意为主,特色上各有千秋。在周词经典地位的生成过程中,"和清真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文章在晚宋词学背景中,讨论了词学范畴“清空”、“质实”的蕴涵,结合南宋以来词论中出现的重要词人创作,对“清空”词风中的“意趣高远”、“古雅峭拔”,“情景交炼”、“骚雅”等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结论是《词源》的理论导向标志着词坛由清真时代转向白石时代的风气移易,也带来了晚宋词风的明显变趋。  相似文献   

10.
况周颐词的创作流变与近代词坛风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周颐传世有《蕙风词》等词总集3种、别集12种,现存词作460余首。他一生的词创作及风格凡三变:初无师友研讨,为词囿于小我,抒发性灵,轻倩纤艳;中岁得益于王鹏运规诫,融入主流词坛并成为词坛主流,所作依“重拙大”,寄寓身世家国之感,柔厚沉郁;晚年与朱祖谋切磋,回归自我,词抒遗民哀思,声律与体格并重,凄艳浑成。况氏主要取法周邦彦、吴文英、姜夔、史达祖,融合南北宋词之长,将浙西、常州词派合一,体现了传统词学在近代的发展流变与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91-95
高宗建炎至宁宗嘉定年间是南宋词风确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词坛风貌与北宋有明显不同:传统艳情之作大为减少,咏物、隐逸、祝祷、述怀、说理等题材明显增多,整体风尚趋于雅化。究其原因,家国之变、以诗为词的发展规律虽然是重要因素,但高宗、孝宗二帝对清新简远、富贵雍容、理性通达词风的偏爱以及对雅正风尚的推崇对南宋词坛走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复雅归宗”的历史渊源和当日词坛何谓“雅”?雅者,上接《诗经·二雅》而贯以《风》、《骚》。南宋末年的沈义父说:“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乐府指迷》)张炎更独标“雅正”,以为“若邻乎郑卫,则与缠令何异也”(《词源》)。由此可见,宋人心目中的“雅”,从审美情趣说,要求符合传统诗教,即“温柔敦厚”、“乐而不淫”等等。从语言风格上说,则力戒俚俗浅露。这个文人之“雅”,显然是针对民间之“俗”而言。  相似文献   

13.
张海鸥 《学术研究》2008,(3):145-150
邱世友是当代著名学者、词人.他的旧体诗词属"学院派",在学界早已知名.<水明楼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诗乃"变风变雅",怨而不怒;其词风似南宋词坛大家昊文英和姜白石,既密丽秾挚又空灵疏宕,有浑化骚雅之境,同时兼采苏轼、辛弃疾、史达祖、龚自珍等诸家词之长而自成格调;其悼亡词更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试论梦窗词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英的梦窗词在南宋后期的词坛上最具艺术独创性,闪烁着奇光异彩。吴文英总结宋代婉约词创作经验的“论词四标准”所强调的协律、典雅、含蓄、柔婉,都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梦窗词不仅有婉约词的这些一般的特点,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使南宋婉约词继姜夔之后又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艺术革新。梦窗词在当时和后世都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它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浓厚兴味;这“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的艺术奥秘的确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地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邓子勉 《兰州学刊》2006,(1):98-100
对两宋词体派的界定,一般认为是始于明人张铤,后人多主此说。应该说论宋词之体派,始于南宋。南宋时期奢谈诗歌体派,而论词之体派,就是濡染这种风气的结果。自北宋以来,于《花间词》外溢出的词风不只其一,而析宗别派,叉是南宋文坛的风气,尤其是对诗派的论争,作为“诗之馀”、“诗之流”的小词,也就被包容其中了。南宋论词之体派,主要涉及有白石衣钵和传承东坡两家,而点击苏轼的频率较高,情形也要复杂得多。苏词的反传统性为南宋词坛所青睐,除此之外,词为亡国之音的诗教观、词的雅化运动、道学家的参与等,更是左右南宋词学体派观趋向于反传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6):90-94
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其中存有自度曲17首,旁注工尺谱,这是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人曲谱资料,被视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在词史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其自度曲尽兴率意,其中《暗香》《疏影》更被誉为绝唱。姜夔作为一个音乐家,提出订正如宋乐工残谱,就俗为雅,从俗乐中学习调法运用在词曲创作中,从民间俗乐中萃取精华,将乐德和美听相融合,进而雅化,是其改造旧曲、自度新曲的主要手法特征。姜夔曲词的音乐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灵动的动象美、清空的意境美、谐婉的律吕美。  相似文献   

17.
出自民间的词经由唐五代两宋的发展,在文人士大夫的一再推动下,至晚宋已确立骚雅精工的普遍倾向。姜白石和吴梦窗作为南宋后期双峰对峙的词坛大家,他们的创作在三个方面表现了晚宋词风的这一嬗变其一,提倡雅正的词学观念和精思的创作方式,代表了晚宋词人求雅求工、精思而作的普遍倾向和发展趋势;其二,在他们的笔下,“词主情”之情,从普泛化抒情转变为自传性抒情,词中充分表现男性自我情爱心理,体现了晚宋词坛注重抒写主观心态、内心情绪的重大转变;其三,作为词之“小类”的咏物词,出现了由感物言志到托物喻志、寄寓家国之感的转折,促成了晚宋咏物词的成熟。而梦窗词对白石词的继承和创新,更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词风嬗变的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18.
论姜夔词的"清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夔和苏轼同属"清空"的创作风格,但是他们名同而实异,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途径.苏轼无意为词、蔑视词体的法度,他的"清空"是一种得之于天,极具个性的风格.姜夔则是有意为词,出入于法度之间,他的"清空"蕴含着一系列的法度,是一种可以普及开来创作风格.正因为姜夔的"清空"讲究法度,所以与吴文英、沈义父的"质实"词法及辛弃疾词的"骚雅"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姜夔是词史上名副其实的经典词家,他以清刚、疏朗、清空、骚雅等美学风神别开生面,影响深远,艺术成就颇高,确可称一代巨匠。他流传至今的50余首作品中,《暗香》是一首颇具影响力的经典名篇。《暗香》能穿越时空,成为词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的原因是很复杂  相似文献   

20.
南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继承了周邦彦格律精严的传统,但又有新的创造,黄升评价姜白石说:“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白石的高处在于有创造性,在词的风格上,他能突破婉约和豪放风格之囿,另外创造出一种朦胧的风格,其主要特征是:境界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寓意有泛指性、多义性。下面就白石词的上述风格特点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