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市高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差距很大,原因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完整的住房法律制度和住房金融制度作支撑、缺乏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因此,建议形成多层次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其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和住房金融制度,成立相应的住房保障机构。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社会》2007,(3):12-13
今年,甘肃省将全面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到年底实现所有的县都启动,用3至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人均8平方米以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基本住房需求,做到分阶段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3.
住房问题一直是关系老百姓生活质量的焦点所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时还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本文根据2007年宁波市城镇住房普查结果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全面分析了宁渡市居民家庭住房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问题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了解决广大职工的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本文阐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够宽、缴存比例和基数不一、个人缴存额相差悬殊等主要问题,从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意识不强、职工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认识不够等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提出今后应采取加大“扩面”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有效提高增值收益、健全完善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浙江省安吉县"幸福家庭"项目问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安吉县居民对家庭住房、家庭饮用水和居住环境的评价,并对家庭住房、饮用水及居住环境的满意率做影响因素分析,最后给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房价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同时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而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保障性住房问题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如何有效融资就成为重中之重。一、保障性住房及其分类和商品性住房不同,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了保证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而限定标准、限定租金或房价的住房。保障性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住房需求既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涉及到“住户”和“住房标准”两个直接影响住房需求的变量,以及居住现状,资源制约,政策限定,居住者态度等其他诸多影响住房需求的因素.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着力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同时努力增加住房投资,加速住房建设,使城市住房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与此同时,现行住房制度的弊端也日趋明显.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对现行住房制度的弊端以及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以及廉租房。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居民住房问题,并始终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因难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周弘 《统计研究》2012,29(7):44-48
利用按揭贷款购房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家庭最为重要的消费金融行为之一。住房按揭贷款通过“挤压效应”和“补偿效应”影响家庭消费行为,进而改变家庭消费结构。利用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家庭不同种类消费项目的需求刚性不同,住房按揭贷款的发生对不同消费品造成的“挤压效应”和“补偿效应”也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出差异。综合分析,现阶段家庭贷款购房过程中,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受到住房按揭贷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四川省情》2006,(11):53-53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特有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些政策法规大致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贷款金融政策等五个部分。国务院和国家职能部委出台的这些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构成了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互相制约,一方面从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购房贷款等方面提高低收入家庭购房能力,降低住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能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转变住房分配体制、圆了许多职工住房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建立这项制度时的仓促,出现了立法滞后、监管缺位、缴存标准不一、挪用侵占严重等问题,特别是许多部门和单位钻空子,擅自提高标准,把住房公积金演变成“福利性腐败”,引起社会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2.
阿丰 《四川统计》2008,(4):43-4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重点提出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在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第二点:“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  相似文献   

13.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着力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项民生工程。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把施工质量关,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施工质量控制,要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要做好施工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要加强施工过程与施工结果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住房制度是由国家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由政府承担了住房全面保障的责任。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发布,城镇房屋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并逐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及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文栋 《青海统计》2006,(11):22-24
住房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同时也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建设部《关于认真做好住房状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建住房[2006]189号)精神和市政府的文件要求,我局对西宁市城镇居民家庭基本住房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按照《西宁市城镇居民基本住房  相似文献   

16.
房改9年,反复和波折不少,但回头来看,“大趋势”很清楚:住房制度改革越早越主动,越晚则付出的代价越高,财政和企业的压力越大。加快房改步伐,早日建立住房新体制,确实是当务之急。令人高兴的是,以前制约房改的客观条件,当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加大房改力度提供了机遇。但是房改工作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也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就目前房改工作中的三个主要问题作一探讨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对当前深化房改工作能有所促进。一、低租金分房的问题不解决,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住房市场和住房建设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17.
积极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第一,强化政府在廉租住房建设中的责任,保证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建立相应惩罚措施,对于阻碍廉租住房发展的地方政府应给予严厉处分。廉租住房建设是社会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具有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性质,地方政府应会同社会保障部门,尽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对其建设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原鹏飞  王康 《统计研究》2016,(12):44-57
本文以微观居民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住房财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户籍、知识、政治资本等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财产的影响在不同财富阶层的差异.研究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与政治资本均起到了加大住房财产不平等的作用,但只有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少数人群才能在住房财产持有上占优势;近年来市场化力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非市场因素的作用;然而市场化因素对住房财产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知识(经验、教育水平)对住房财产的影响随社会阶层的变化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且为“上扬曲线”轨迹,这意味着越富裕的人群读书越有用,教育不平等与住房不平等在相互加强;而在较贫穷阶段,经验的重要性远高于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住房的供给与需求结构相匹配,即不同收入的居民能获得与其收入匹配的住房类型,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主要研究上海不同收入家庭对上海新建商品住房(包括市场化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支付能力,首先采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对上海市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不同收入家庭可购房屋价款,以面积、地理位置和户型划分住房供给结构,并通过匹配度分析对住房供需结构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林 《四川省情》2007,(5):46-46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城镇低收入家庭达到联合国《关于新千年中的城市和其他人类住区的宣言》中所提出的“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现象,导致部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无力拥有适当的住房。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一致,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