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两个人到森林中打猎,其中一个人穿着跑鞋,一副运动员的打扮,另一个 人看了很不解,就问他:“你为什么穿成这样,如果真是遇到老虎,你能跑得比它快吗?”此人回答:“我能跑 得比你快就行了。”无论你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其实质是一个“相对数”的问题,人与老虎的相对速度、两个 人之间的相对速度都是相对数,由于两个人对“可比口径”的理解不同,才有了这个故事。如果故事在这里结 束,你会觉得后者的理解更有用。而故事是这样延续的:当老虎真正出现时,穿跑鞋的人开始狂奔,另外那个 人却脱鞋爬上了树,结果,运动员在速…  相似文献   

2.
持满之戒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有一个盛满了水的容器,你端起来就走,结果会怎么样?水会洒出来。“不如其已”——你不如把它放下。这句话是说,做什么事,如果非要把内在装得很满才去做,就没法做,所以不如适可而止。后世把老子的这种教诲称作“持满之戒”中国人做事特别在意“满”这个字。《淮南子》在解释“持...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证券统计分析软件中,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几乎所有分析软件的第一个技术分析界面都会出现这样三个技术指标:日K线图;成交量;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为什么这么多的软件设计者都要将这三个技术指标放在第一页呢?这是在隐约地告诉我们,这几个技术分析指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证券统计分析软件中,不 知道你注意了没有,几乎所有分析软件的第一个技术分析界面都会出现这样三个技术指标:日K线图;成交量;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为什么这么多的软件设计者都要将这三个技术指标放在第一页呢?这是在隐约地告诉我们,这几个技术分析指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游戏秀中的概率问题——统计教会你如何改变习惯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我们假定,你正在参加一个电视游戏秀节目。在游戏中有三个门,分别标明了一号门、二号门和三号门,其中的一个门后面是一辆汽车,其余的两个门后面分别是一件外套。主持人这时让你在三个门当中做出选择——当然你事先不知道哪个门后面是汽车,如果你猜对了,那么汽车就归你所有,反之,你就只能得到外套。这种情况对你来说只能是撞大运,因为选择哪一个门获得汽车的概率也是一样的,都是1/3。我们再假定你选择的是一号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二号门或者三号门,但显然无论怎样选择都是没有区别的),然后主持人——她知道每个门后面到底有什么——打开了另外的一个门,比如说三号门,门后面是一件外套。主持人这时候对你说:“你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是改选二号门,还是坚持你自己的选择?给你二十秒时间考虑。”那么你将如何做出抉择呢?你如果现在改变选择的话对你是否有利呢?  相似文献   

6.
统计视野     
无处不在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应用着统计学的知识,但也许你全然不知.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境界"--"润物细无声".比如在书店买书,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先看封面或目录前言,然后再抽样浏览几页,才决定是否购买;找工作要先试用你三个月.  相似文献   

7.
谈访户艺术     
作为一个城市抽样调查员,摆在你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你的调查户乐意记帐吗?对你信任吗? 见到你感到愉快吗? 喜欢与你沟通思想吗? 愿意配合你的工作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不能算是个称职的调查员.这里的关键是能否做好访户工作,使你取得调查户的充分信任.我认为,调查员做好访户工作,是一门艺术.下面,就我多年工作的实践,谈点访户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扭曲的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土财主为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儿子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当然并不指望儿子能科举高中,升官发财,而是希望他能识点字,将来帮忙照看偌大的家业。第一天上课,先生教的是数字,一是一划,二是二划,三是三划,财主的儿子学完这三字之后,就对财主说,我已经学会了。财主听了喜出望外,当然就不能再让先生在家里吃白饭了。其后一天,财主请客,责成其子写请柬,没想到他关在书房中半天没出来,财主进去一看,儿子正在奋笔疾书,口中念念有词:“我爹为什么不请别人,单请一个姓万的?” 目前,一些人对统计的认识如同财主…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无敌推销员”的法兰克·贝特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你的客户,尊重每一个客户,对不同的客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制造紧张气氛,如果有人情在,你的销售就更容易成功了。”一个推销员,面对客户要迅速达成成交,利用“重视每一位顾客”、“制造紧张空气”、“利用人情”这三把金钥匙,无疑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读者,如果有来生,你愿意换个性别来生活吗?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敏感?如果你觉得不够敏感,还有更加敏感的问题,但我现在不问了,因为我知道你是不愿意回答的.当你默默地读完这篇文章,就会发现有更加敏感的问题在等着你.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别人想知道而你不想说.敏感问题调查方法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通过一种设计让你在...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是否会不屑?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从垃圾筒里翻捡回收物,你是否会掩鼻而过呢?那位讨价还价的老人,叫梁沛景,今年70岁,是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他的生活十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我爱你阅览室里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争论着什么。忽然那女孩高声道 :“我爱你 !”四座皆惊 ,男孩的脸红得像三月春花 ,略带一丝得意。女孩呆了一会儿 ,尴尬地笑笑。事后 ,我才知道她说的本是 :“歪理 !”狙击手  一次战争中 ,将军为了要激励士气 ,就到前线去 ,前方的士兵就跟将军报告说 :“将军 !前方 2 0公尺的石堆中有一个狙击手 ,不过他的枪法很烂 ,这几天开了好多枪 ,可是都没有命中人 !”将军听了很生气地说 :“既然发现狙击手 ,为什么不把他干掉 ?”士兵听了就说 :“将军 !你疯了吗 ?难道你要叫他们换一个比较准的吗 ?”瞬间的荣…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调研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小比例情况,比如在一次关于"某中高端服装品牌顾客获取时尚信息的媒介主要有哪些"的调查中,超过60%以上的人选择了"电视"、"杂志"、"逛街"、"网络"这样一些"盛相"的媒介渠道,而我们也注意到有2%的人选择了"参加新品发布会",也有1%的人选择了"参观画廊/艺术馆/博物馆"这样的媒介渠道.请问,你的目光是否曾在这些不起眼的1%和2%的小比例面前驻足过?是否有考虑过这些小比例所代表着何种意味?  相似文献   

14.
王跃 《四川统计》2013,(9):56-57
在霓红灯闪烁,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生活,你是否真的看透你所处的城市。你是否知道每天穿梭在这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看似一样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的陈述中,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在《农民牛大岭的城市生活》一书中,牛大岭为我们掀开了窥探这城市生活的一角。你我的城市生活就在牛大岭粗糙、鲜活的语言中一一呈现。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吗?几乎无人肯定。我就想,真可怜,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多...  相似文献   

16.
择人瓶子论     
在我14年的职业生涯中,亲自面试的人应该不下1000人,看过的简历则更多。今天,我把这么多年来的观察分享给你,聊聊我是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快速晋升,被委以重任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有3个标准。你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瓶子的样子,然后用3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瓶子。第一,看瓶子里现在的水位。这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水位的...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看篮球赛,这是因为我个高又不会打球的缘故。不过,这理由好像有点说不通,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这种想法,也许是一种额外补偿吧。因为个高,又在南方混饭,新朋友与我打照面时,没有不试探着问“你是北方人吗?”听到回答后,没有不诧异地追问“怎么这么高呀?”再次听到回答后,他们“噢─”了一声,原来如此!原来,是父母高。听来,我还正常。当然也会有好问者继续问,你父母是南方人吗?你们是在南方的哪个地带?这就是遗传。通过大量观察,子女的身高与父母身高存在相当关系。这种关系,怎么量化?这就可以将相关分析派上用场。相关分析法的诞生,就…  相似文献   

18.
【正】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你是否时常怨恨、畏惧、沉沦?先来看看这些人曾经有过的遭遇吧!彼得.丹尼尔小学时常遭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在  相似文献   

19.
4月2日清晨,一场细雨如期而至,飘洒在齐鲁大地。时令即至清明,你将在那个世界过的第一个节日。人间烟火不再享,切切悲情可听到?是否依旧繁忙,身边充满喧闹?千佛山顶,烟雨空朦;大明湖畔,杨柳垂襟;办公楼前,梧桐树一丝一毫没有发茅的迹痕。灰色的时空裹挟着绵绵哀思,梳理着与你相识后的点点滴滴。你是山东人,家在鲁北平原阳信县。你骨子里雕刻着吃苦、勤奋、善  相似文献   

20.
郭红梅 《山西统计》2001,(7):32-32,34
20 0 0年太原市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6 0 0 0元 ,太原市城调队这一最新的抽样调查结果公布后 ,众多的居民在掐指计算着自己收入的同时 ,个人收入差距这一敏感的话题又被人们重新谈起。个人收入自然有差距 ,如果片面强调公平的收入 ,就会忽略了效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使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但近几年 ,贫富之间的差距的确是越来越大了。谁都担心自己的收入被别人甩在后面。那么在城市居民中 ,你究竟是“穷人”还是“富人” ?贫富差距是否到了该缩小的时候 ?又该怎样去缩小呢 ?你是“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