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但我国文化产业核算仍存在概念不明确、分类不完全以及缺乏系统核算框架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构建我国文化卫星账户,初步形成文化产业核算的基本框架,从核算层面提供衡量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可行性方案。本文深入探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文化核算范畴,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的文化活动定义出发,基于“文化周期-文化功能-文化领域”三要素交叉分类,明确文化核算范围;二是文化产品和产业分类,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文化统计框架以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投入产出表产品/产业组,建立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分类框架;三是文化核算框架,系统阐述概念框架及核算思路、核心账户及表式设计、总量指标及测算方法等关键性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文化卫星账户核算提供了探索性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我国文化产业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服务业及共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范围广义的信息服务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活动,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传播流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提供服务等行业;信息服务也可以说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为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生产、消费、流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或劳务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信息服务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又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业,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行为的特性主要有:用户导向性,技术支撑性,专业性,依存性,交互性,模糊性,社会性,独立性,动态性,针对性,适时性和实效性等等。概括起来有三…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细分产业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4.0)与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建筑相关产业体系进行对比,并对联合国《产品总分类》(CPC Ver2.1)与我国《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 7635.2-2002)建筑相关产品体系进行分析.依据工程全寿命期思想,结合我国建筑业产业结构现状,构建出建筑业细分产业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卓 《统计研究》2013,30(4):15-20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业分类和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两项分类标准最新版本的比较,对两项分类的基本构成、应用原则、门类和大类的条目结构以及对照转换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详细解析了在若干行业领域中,二者存在典型差异的情况。最后,对我国的行业分类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做出了分析评价,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分类水平提出了改进意见,另外还提出了未来修订的思路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概况进行介绍,分析和比较ISIC3.1和ISIC4.0关于卫生和社会工作活动的分类;然后依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4.0的最新变化提出完善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卫生和社会工作活动的门类、内涵及活动项目分类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统计单位的产业分类所有必须以统计数字方式说明的经济活动都要作有系统的分类,从而把每个活动单位都归入最能说明其活动状况的类别。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规定,统计单位产业分类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主体确定原则。在分类一个单位时,应考虑单位的主体活动,而对次要的和辅助的活动可以不予考虑。单位的主体活动,总体上说应从它出售或运载的货物,或它给其他单位或顾客所提供的服务来决定;但实际中,一般又不可能获得关于个别产品的这类资料。因此,有建议根据单位主体活动有关的货物与劳务总量占该单位总产值的比重来…  相似文献   

7.
广告产业统计为广告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同时是政府进行广告产业的财政统计的依据与标准以及实现国际相同产业发展对照的基本标准.我国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标准多年来未经调整修正,不能真实反映产业发展实际.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并结合我国现行的《广告业统计报表制度(20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联合国颁布的《所有经济活动之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4版)》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2012)》当中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与统计范围,总结我国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产业界定、定位与广告产业现实发展偏离;产业分类方式滞后;产业统计范围狭窄且有重合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国家标准,由国家统计局牵头,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修订完成,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于2002年5月10日正式发布实施。鉴于具体情况,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03年定期统计报表开始统一使用新标准。该标准于1984年首次作为国家标准发布,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2年为第二次修订。这次修订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1、与我国现阶段行业发展状况相适应。行业分类的修订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力求准确反映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动的状况。修订行业分类,除考虑行业分类自身的特点和整体结构外,还要考虑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服务产业分类标准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问世,是服务贸易统计领域一项重大的进步。它为开发服务贸易统计的国际标准和分类,为提高国际可比性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依据。本文就我国服务产业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比较,试图在将来我国把国际收支统计与FATS统计数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国际分类标准联合国制定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以下简称ISIC)是用于各国经济活动比较的分类标准,也是国际间统计数据对比和交流的工具。ISIC的类别层次为17个门类、60个大类、159个中类和292个小类。为了有…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产品分类主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体系和国际一致的商品描述及代码体系都是关于进入国际贸易可运输的商品分类的国际标准,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在推出后者之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都是以前者为参照系制定的,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都是以后者为参照系制定的。重要产品分类体系是为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详细统计,满足国民经济账户等各类统计工作的需要而推出的一个国际标准,与前两个分类体系相比,它不仅对所有商品进行分类,还把服务也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国家行业的标准分类,近年来其分类标准进行了数次调整,2011年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与联合国制定的ISICRev.4相比,行业门类完全对应,但大中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通过制造业分类比较,发现有可对应性,也有差异性,建议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标准的衔接,加快制定以GB/T4754-2011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分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的行业层面就业统计数据不甚充分,且在统计对象、核算方法和行业分类等方面缺乏统一性,导致我国各年份行业层面就业数据可比性较差。为准确核算一套可比的行业层面就业数据,本文厘清就业数据的不同核算口径,提供不同口径转换统一的方法,基于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标准,测算 1990—2018年97个行业大类就业数据,并证实测算结果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测算行业层面劳动生产率,进行行业分布和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核算出1990—2018年97个行业大类的行业层面就业数据,通过与不同研究和普查年份数据的多元结果比较发现,本文测算结果可靠性高;大部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速为正,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农、林、牧、渔业最低;我国高端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与美国和欧盟仍有一定差距,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较低;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应对疫情、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4分、每小题 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恰当的答案 ,将其编号填入该题的括号内 )1 生产活动成果统计按生产活动成果的形态可分为 (   )。A 货物和资本   B 货物和服务   C 货物和产品   D 资产和负债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应是 (   )。A 机构单位   B 独立核算单位   C 产业活动单位   D 三次产业单位3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单位生产的货物和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 ,包括 (   )。A 中间投入          B…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然而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数字经济定义和产业分类标准,亟需明确数字经济统计界定,统一产业分类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支撑。首先,本文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狭义和广义定义基础上对数字经济进行了广义界定。其次,将其生产活动归纳为核心活动和应用活动两部分。最后,进一步构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分类体系,将数字经济核心活动识别为数字设备制造业、数字产品贸易业、数字技术服务业和数字驱动产业4个大类、19个中类,将数字经济应用活动识别为电子商务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数字金融产业、数字政府产业和 其他数字产业5个大类、24个中类,共计9个大类、43个中类。本文研究成果有望为完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分类标准、制定产业政策和定量测算产业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市场调研这一新兴行业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其理论及应用的范围还主要集中在实物产品的调研,对服务市场调研涉及甚少。 服务(service)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活动和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产生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张小平、张存起在《江苏统计》(1994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后,对增加值核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对增加值计算中估价问题的影响 根据1993SNA,当用生产法计算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时,其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而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次转入产品中的实物和服务的价值。 要正确计算增加值除了必须正确确定总产出包括的范围及中间消耗的界限外,  相似文献   

17.
实物期权的构成和相互价值作用关系极其复杂,现有的复合实物期权模型不足以描述这种相互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复合实物期权进行新的分类,并对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定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财政部于2013年12月18日颁发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实行。会计制度主要规定了资产、负责、净资产、收入、支出五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了便于掌握新制度,以统计部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科目为例,列出主要账务处理实例,同时,列出《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进行新旧制度会计科目转换,以此建立新账。一、主要会计分录举例1.某行政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相似文献   

19.
供水企业是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单位,属于城市公用事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列为市政公用工业。与一般工业企业相比,供水企业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一是地域性,即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管网覆盖的范围内,不会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公用和公益性,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所有城市  相似文献   

20.
何锦义  杨森 《统计研究》2015,32(6):50-58
本文参考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针对国内MFP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者测算与政府机构测算的差别;对有形技术变化和无形技术变化的正确理解;要素服务量作为要素投入量的合理性;并对产业MFP和总量MFP相互关联的现实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1年我国分地区分行业统计数据,效仿《生产率测算手册》提出的思路和方法,运用T?rnqvist MFP指数,从各地区大类行业开始,通过门类MFP、三次产业MFP,建立起与总量MFP之间的关联,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