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意识: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设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需要进行系统的思想建设。各级各类公众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主体,公众有无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其强弱,是决定上海未来发展能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先决条件。上海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在进一步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意识、参与意识和率先意识,实现从知晓到认同、从了解到参与、从领会到创新的飞跃,使上海各界公众真正建立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信念、行为准则和前卫意识。在强化认同意识方面,重要的问题是要在社会意识层…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观,是21世纪教育理念的再提升,完成了教育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因变量"到"自变量"的转变。从"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既卓有成效,又存在认识误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从思维方式、内在本质和基本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粗放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这是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所注定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各种现实动力与传统思想资源是促成转变的两大因素。在与资源和环境的相容性发展政策选择中,中国传统的儒道两家,对于相关问题积聚了富有现代价值的思想资源。但是,可持续发展政策毕竟是现实动因促成的政策举措,因此不能将传统思想直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的依据。儒道两家有关资源环境与人的相容性关系的理念,只能是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间接精神基础:不过在两种关联中,其消极关联促人尊重传统智慧,其积极关联推动政策制定者使用相关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从50年代开始 ,刘少奇在领导、组织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逐步探索、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主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中 ,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道路。文章将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其时代背景的异同、两者思想观点的连续性与继承性、两者思想观点的实践作用的异同作比较分析 ,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形成,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出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挑战;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战略的整体性、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人类的发展壮大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先后形成了“传统发展战略”、“变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种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十分深刻、丰富,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运用来看,主要强调三点:1.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的区际间的均衡发展,此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彼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分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人持续性。通过对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调控和保…  相似文献   

8.
剧宇宏 《兰州学刊》2010,(10):106-109
土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土地作为我国社会制度的基础,现有的制度安排已然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土地权属进行研究,通过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土地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我国的土地权利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 ,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而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本文从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概念出发 ,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创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提出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要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使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大业提供强有力支持,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希 《甘肃社会科学》2004,5(6):232-235
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借助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 ,包括经济行为和生态行为两方面。企业改善环境绩效的行为与发展的持续性正相关 ,企业生态行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生态视角下 ,企业从技术和产业组织两个途径展开行动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它的理论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并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层动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慈善组织的出现,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中国悠久的慈善文化为本土慈善组织的兴起和发展也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中国慈善组织经历了从传统的狭隘性到近代转型,从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沉寂到当代的繁荣的曲折发展历程。当今中国的慈善组织在自然灾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扶老助残和慈善支持等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要实现中国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制度安排、社会环境改善和慈善组织自身的革新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中主要包括全球意识、未来意识、环保意识、适度发展意识、协同发展意识、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等。邓小平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值得我们深刻理解,认真实践。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观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汲取“天人合一”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儒家经济思想中,孟子的经济思想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孟子的经济自由发展思想、国家合理干预思想、义利并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们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等时代任务有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7,28(1):77-8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在政治经济学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演进过程。古典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乐观派,一种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悲观派;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学却舍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政治经济学不能抛弃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点在于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商品二重性理论,从而在于生产理论和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天人合一”、征服自然、可持续发展阶段。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适度发展。“天人合一”包含着可持续发展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形式的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更是迫在眉睫.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的,定义认为绿色技术就是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行为、技艺、方法的总称.绿色技术创新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意识创新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短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单一发展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发展变迁过程。在当前,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