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5)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史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上的美声唱法与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民族唱法如何相融合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得出美声唱法要与民族唱法相融合的必要性,进而指出声乐演唱艺术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融合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233-234
美声唱法是由文艺复兴时期歌剧的兴起并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歌唱流派,他拥有完整的科学发声训练体系。中国声乐艺术是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以最适合的声音与形式将歌曲展示给听者,使民族唱法因为吸取美声唱法的优点而更加完美的艺术。可见美声唱法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包润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99-200
21世纪的文化是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文化,21世纪的声乐艺术亦是如此。声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声乐,学习声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成为了学习声乐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丹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99-102
分析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认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应该顺应国际潮流,向中华民族声乐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继承和发扬美声唱法传统的同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风韵的美声唱法. 相似文献
5.
薛敏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4):160-165
中国近现代声乐研究是以西洋美声唱法研究在中国出现为起点,期间经历了晚清、民国及新中国几个时期。在科学性歌唱的出现、声乐嗓音科学的引入、现代民族唱法的形成和声乐学科体系的构建等声乐发展的重要阶段,都有相应著述出现,对中国声乐研究的节点性成果进行了内容诠释。 相似文献
6.
浅谈民族声乐唱法的借鉴、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焕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15-116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都是歌唱的艺术,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发展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就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同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中国民族声乐真正走向更科学、更系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林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183-184
"美声唱法"在大众的心理上普遍是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对而言的。其特点是:歌唱要求的气息是深的、有弹性的、可自由控制的长的呼吸;声音位置要高,并且非常注重整体共鸣;语言上特别讲究要打开腔体把字咬到腔体里、唱在气上。用这种方法演唱,声音既得到统一又有柔和的色彩,它目前已被世界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也成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然而,我们时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声乐老师和学生一味地追求"美声",不管是唱外国(主要是意大利、法、德)歌曲,还是中国歌曲,对声音过分注重,生怕美声味不够,唱的中国歌曲却让人听不出"中国味",这就陷入了美声教与学的误区。鉴与此,笔者尝试对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颜铁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3):115-118
一元文化在内外动力下破裂成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再次整合抽象。建国初我国声乐就出现了传统声乐与美声唱法两元文化的冲突,经过讨论确立了新中国唱法要摄取中国民间传统唱法的精华,有机地接受外来的进步理论和方法,创造具有十足的民族气派歌唱方法的方针。在二十一世纪初原生态民歌大潮席卷中华大地,多元的风格显示了个性的魅力,唤醒了声乐的民族性,相形之下,民族唱法的单一性更日渐显露。在多元文化影响下,我们要认清民族唱法和原生态都是民族声乐,既要看到它们的不足加以批评,又要审时度势加快民族声乐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民族声乐局面。 相似文献
9.
从美声唱法的产生看各个时期声乐研究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声唱法的产生至今已经历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的声乐发展史中,声乐研究首先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经验主义摸索。到了19世纪,声乐研究才开始进入科学的研究领域,开启了研究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声乐研究与生理学、声学物理密切结合,并且在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巨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额尔德木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18-120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分别诞生在西方与东方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在理论上追根溯源,在技法上有助于促进双向交流,进而为构建、完善我们的民族的声乐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钱久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0-106
美声唱法早已传入中国并已开花结果,但多年以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体系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这是个重大缺憾。因此研究建议采用移植法和嫁接法来解决创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的问题。移植法是引进欧美歌剧,把欧美歌剧逐渐中国化,嫁接法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逐步欧美化,是从中国戏曲里中心开花式地嫁接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来。 相似文献
12.
施启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当代民族唱法在保持我国民族语言、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精髓,在高音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新趋势、新高度,使民族唱法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是当代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享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
舞台表演艺术作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与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紧密相连。舞台表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台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是一种特别的美学现象。它通过诠释一种意象,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共振;它能促进内心情感的表达,帮助演唱者更深层次的挖掘歌曲的内涵;它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通过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建立起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总之,它是促进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15.
马国英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118-121
本文通过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发声技巧的比较,对二者的共同规律与个性差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在民族唱法的演唱中有效借鉴美声唱法的几个切入点,提出广采博纳的声乐艺术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歌曲的演唱特点及音乐教育——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107-109,133
中国歌曲历史悠久,但中国歌坛“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歌唱方法的划分,初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此“三种唱法”各具特点,且相互交叉与交融。高校艺术学院的音乐教育应要求教师在声乐施教中,不仅做到不故步自封,更要引导学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多种唱法干一体,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才能培养出脱颖而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美声唱法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福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39-141
美声唱法是从宗教音乐的背景中诞生的,最早源自“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所创造的一整套歌唱方法被保留下来,经整理改良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意大利古典唱法的一种特殊发声方法和声音形式,即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形成后,陆续向欧洲其它国家扩展,“五四”之后进入中国,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曹晓燕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06-108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和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作为文化体系的声乐艺术,获得了新的视野和广阔前景。声乐艺术教育的文化转向已经不是单一的,它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高师声乐教学既不能失去开放性,也不能失去民族性。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语境下,认识和反思当前声乐教学的局限性,建立多元文化音乐形态的声乐教学方法和内容、多元的声音概念。 相似文献
19.
聂贞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本文阐明了歌唱的语言在民族声乐中的重要性 ,并结合汉语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对民族声乐中的吐字咬字作了简单的归纳和论述 ,以便歌唱者更好地结合发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王志信借助人民大众家传户诵的传统艺术素材,吸取西方音乐艺术因素,运用现代作曲技巧,创作出大中型民族声乐作品,开辟了一条新的民族声乐创作之路。作曲家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俱进地吸收人类文明的新鲜营养,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拓展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民族声乐的演唱水平,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