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大同古城自秦汉建立城邑,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始终未发生大的变动。现存的明代府城和北面的操场城,大部分城垣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的现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的墙体上,从早期到晚期为自内而外的方向排列。真实显示出大同古城从秦汉县邑、北魏京师、辽金陪都、隋唐军镇到明清重镇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
宋思涛 《理论界》2009,(1):65-66
古代民主将人民的统治视为民主的核心理念.但是对如何落实人民的统治却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古希腊雅典民主采取直接民主制,共和主义民主采用混合政体的形式,而自由主义民主则主张通过三权分立、宪政和代议制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民统治的理念逐渐演变成人民"统"而"不治"了.  相似文献   

3.
孙睿 《山东社会科学》2022,(12):186-192
伴随技术美与艺术美的渗透关联日益密切,尤其是AR、VR等技术重构的数字展览空间应用愈加广泛,从技术参与的视角重新认识展览空间的美学形态变迁成为现阶段技术美学的重要课题。本文比较并探讨了侧重直观展示的传统展览空间与丰富感知的数字技术重构展览空间的美学形态,发现技术参与展览空间是综合参展主体参与、展出客体延伸、展览环境构建和技术条件干预多重要素发生的,技术工具参与的审美活动实现了从视觉捕捉到具身感受,从静态被动的审美展示到动态的互动性过程,展览空间中的展品与技术工具融合后带上了“装置”性质,进而成为叙述内容的多元媒介。最后,本文从审美价值理念的重构、展览设计元素的技术赋能、个性化审美体验的打造和展览空间形态的革命性重塑四个方面为未来数字技术参与展览空间重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具有悠久的交通文化。自步行时代至马车时代,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在人类交通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蕴涵其中的交通伦理亦经历了从部族伦理的自为存在到民族国家伦理的自觉反思之转变。继承与批判的统一,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伦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业新 《江汉论坛》2012,(10):62-68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始于秦汉,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趋劣。且其变迁又有显著的区域性,从全国宏观方面而言,环境最先受到严重破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以后特别是有明以来,南方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的破坏。环境变化原因,主要为人口疾速增长下土地资源的失当利用。为满足剧增人口的生存之需,人们不疲倦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地垦辟耕地,毁坏植被,于是,大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社会,以致各类自然灾害频仍发生。因此,中国环境的变迁,除自然动因外,根本原因则在于"人为"。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基层组织是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人民群众自己成立的一种社会管理组织,它是政府联系其层群众的纽带、管理基层社会的基点,也是国家政府得以存在的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现代的社会基层组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国民时期的保甲制度;建国后的居委会、村、生产大队;文革中的文革小组、“向阳院”;改革后恢复的居委会、村委会及九十年代斯出现的社区委员会等.而这五个阶段的社会基层组织的变迁都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并都在每个时期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会 《学术研究》2007,(3):151-153
由于汉字字形、字音与字义的历时变化,字形反映字音、字义的能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古代汉字相比,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古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明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确认识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体论伴随人类的生活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三种代表性存在方式却遭到现代人的质疑,以至于人们以为消解本体论十分必要。确认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改善了人们质疑本体论的现实状况。由于现代社会在物质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现实问题,又缺乏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从本体论角度重审人类生活的本质规定是必要的。马克思对于本体论的态度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颠倒"了本体论的历史存在方式,他所勾勒的未来社会发展远景具有明显的本体论旨趣。当代哲学本体论开启了深远的意义视界,关注现代社会与现代人,融合理想指向与人类实践,明晰人文精神的"路标",使"爱智慧"的思维方式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勇兵 《兰州学刊》2008,(11):33-3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仍然存在,当今时代远没有超越劳动价值论。现代劳动在内涵上的扩大与形式上的改变使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科学认识并坚持劳动价值论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邸报、京报,日本则有“瓦版”,但产生年代要比中国晚一些。近代史上,两国近代化报型形成的年代十分接近,但形成的途径殊不相同。近代报纸向现代化转变的进程,中国要比日本慢,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报刊产生的时间要比日本早。二战后,日本走上了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自由”与报业垄断的发展道路,而我国伴随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形成了人民新闻事业。中日两国现代化报业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传统的高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对高职PLC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将PLC设备直接应用于课堂,编写适于高职教育的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力求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进高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变频技术的发展、分类和应用现状,着重叙述了矩阵式变换器技术的原理以及控制方式,并分析了变频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孔子礼学源于关系人类存在的意义系统的古礼 ,它是对濒临崩坏的古礼的承继 ,又是中华礼文化得以形成并传衍久远的端绪。本文从文化的制度层面入手 ,把“礼”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对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及其文化意义作一系统分析 ,从而看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蔡德麟 《学术研究》2002,2(1):10-15
本文认为 ,深圳特区20多年来所实现的历史飞跃 ,是社会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 ,它真正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过渡 ,初步成功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思考探讨的空间。本文立足深圳实践对“生产力是否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形态的第一要素”等两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最早发生在英国.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哲学主要是在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伦理学和进化论等科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形成并与之融为一体的实证主义运动,它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后一阶段的哲学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输入的德国唯心主义,以及由此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绝对唯心主义运动.这两个阶段的哲学发展都处于从近代到现代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袁振喜 《河北学刊》2002,22(6):103-106
本文尝试用一种小说观念来观照新感觉派小说 ,并将之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来考察它的历史意义。小说是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认识、保存和再创造。新感觉派小说保存了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上海出现的局部的片面的现代化图景 ,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旭鹏 《北方论丛》2020,(1):114-121
历史时间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种时间向度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意识的变化。费尔南·布罗代尔的“三时段”理论首先将时间问题引到历史研究中。莱因哈特·科塞勒克借助“经验空间”和“期待视域”两个概念,考察了过去与现在的分离,以及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弗朗索瓦·阿尔托格发展了科塞勒克的历史时间理论,用历史性体制的演变去展示时间经验的变化,剖析了当下主义的特点与弊端。当前,人们既要超越当下主义,也要避免重新回到过去。人们应做的是,重建以未来为导向的历史意识,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种时间向度之间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8.
汤文曙 《学术界》2004,(2):177-181
深刻而科学揭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是唯物史观在人类思想上实现伟大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上考察 ,这一变革是 1 844年思想发展的积淀 ,而作为唯物史观雏形的《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突出地显现出来。《手稿》研究社会发展的主体视角的有两个突出表现 ,其一是异化劳动理论 ,其二是对共产主义的最初阐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研究的总问题仍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自我反思、批判、重建为前提.以历史地透视、批判资本主义当代发展最新、最高形态为对象与任务.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城市化及空间化发展问题,对于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全球化问题有助于深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城市化问题有助于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空间化问题有助于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特别是历史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刘军  王询 《北方论丛》2007,(1):105-109
在历史上,中国的宗族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的宗法制阶段,东汉至唐中叶的士族、世族阶段,宋以来的庶民宗族阶段。其间,春秋至西汉,唐中期至五代,可视为两个过渡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宗族形态是不同的,其中主要的变化有:第一,宗族的平民化、庶族化;第二,宗族与政权组织的关系弱化、间接化;第三,宗族内部关系松散化,制度化程度和强制性减弱。此外,还发生了宗族聚居由北盛于南向南盛于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