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重叠共识是罗尔斯为处理当今社会如何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协调行动和稳定秩序的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可以区分出重叠共识的几个不同层次:持不同观点的人们都以合理的态度彼此相待;基于不同价值的人们从各自角度出发或通过采纳彼此视角而支持共同的规范;以及目前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们,努力寻求未来的彼此理解乃至视域融合。重叠共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重要的是不仅在政治哲学中讨论重叠共识,而且在政治文化中寻找重叠共识,尤其是在政治实践中构建重叠共识。但不能因此把重叠共识的有效性问题归并为它的事实性问题,而要把政治实践建立在实践主体的合理商谈和自觉责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重叠共识”理念作为解读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切入点。在西方社会“理性多元论”的背景下,正义论伦理只是诸种合理性伦理价值的一元,无法获得罗尔斯所期望的社会成员的一致认肯。政治自由主义正视“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借助“重叠共识”理念在各种完备性学说与正义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政治自由主义就有可能完成正义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现代多元社会的正义稳定铺平道路。“重叠共识”的理论运思无疑对利益日趋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国内的民族问题却也更为明显、激烈地浮出历史地表,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面对"转型中国"的宏大叙事,"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如何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同各有关方面进行广泛的对话?同时,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知识人,应该如何回应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现代化的严峻冲击以及日趋紧张的族群关系问题?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转型中国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可  相似文献   

4.
余金刚 《兰州学刊》2011,(8):196-198
罗尔斯的正义感和重叠共识的概念主要是尝试解决现代自由主义所面临的危机:正义感是运用正义原则和按照正义原则即按照正义观点去行动的一种有效欲望,正义感这一概念的问题在于作为完备性学说的一种无法获得其他学说的赞同;重叠共识概念是对正义感的修正,它同样无法解决稳定性的问题,因为人们在公共政治问题上可以围绕政治的正义达成重叠共识,但在公共领域之外,各种各样的完备性学说实际上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正义感抑或重叠共识的理念不仅没有弥补自由主义在人性哲学方面的不足反而使问题更加的复杂。  相似文献   

5.
李刚 《学术论坛》2012,35(8):26-29
面对理性多元的事实,罗尔斯在对秩序良好社会的建构上,放弃了以往的正义观,提出了不同理性的政治正义原则。该原则的理性不但能够达成多元理论的重叠共识核心,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能性,并将成为建构秩序良好社会的可靠保障。但当面对当今的政治现实状况时,罗尔斯的秩序良好社会仍然只能看成是逻辑上的可行性,而缺乏实践上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多极化和多文明的社会 ,文明的冲突和基本人权的扩展并行不悖。这一新趋势既存在于各个民族国家内部 ,也同样存在于国际社会。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现时代的这一重大趋势提供了可谓是互补性的基本分析框架。也许 ,两者之间的某种“综合”可能为“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重叠共识"理念作为解读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切入点.在西方社会"理性多元论"的背景下,正义论伦理只是诸种合理性伦理价值的一元,无法获得罗尔斯所期望的社会成员的一致认肯.政治自由主义正视"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借助"重叠共识"理念在各种完备性学说与正义现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政治自由主义就有可能完成正义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现代多元社会的正义稳定铺平道路."重叠共识"的理论运思无疑对利益日趋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治理的目标诉求,而府际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为中心,可以将府际关系划分为由中央政府与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纵向府际关系,以及由民族地方政府与民族/非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横向府际关系,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都会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产生影响。分析表明,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效绩存在落差,如何在中央集权与民族地方分权的纵向府际关系中,确保自治权的真实有效执行是化解这一落差的关键,也是实现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要点。同时,对于民族地方各项事业发展面临压力与挑战的分析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思想为横向府际关系协调提供了新理念。以民族地方政府为中心,梳理总结纵横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周平 《晋阳学刊》2013,(3):106-115
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扩张",民族"概念逐渐凸显并成为重要的认识工具。而"民族"概念被作为描述和分析工具广泛使用后,民族群体也从最初的取得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扩展到多样性的历史文化共同体。在原初民族国家影响下,那些存在着多个历史文化群体的国家也将各个民族群体整合为统一的国族而构建民族国家。于是,一大批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出现了。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民族问题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对国家政治共同体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多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存续。但迄今为止的历史都表明,多民族国家无法将民族问题"解决"掉。因此,将其置于国家治理的视野中,探讨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有效治理之道,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民主的多数原则与我国少数民族在代表中的少数之间存在矛盾;民主表达沟通机制与民族语文差异之间产生冲突;部分民族聚居型居住格局与扩大民主之间存在风险;民族政策的优待少数民族倾向给民主政治带来隐忧;民族关系问题会对民主政治建设造成干扰;各民族人口流动频繁对民主政治的弹性提出挑战;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浪潮和"民主化"浪潮陷阱。加强宣传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完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发展;提高民族素质,扩大政治参与;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敌对势力;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平 《学术探索》2013,(10):1-10
全球化是一股巨大、深厚且广泛的力量。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对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构成的世界体系以及世界格局和区域形势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作为人类群体的民族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改变,不仅生成了新的民族类型,使族类群体趋向于多样化,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民族构成和族际关系,导致族际关系的复杂化。全球化过程带来的这些变化,有的已经成为现实并日渐凸显,而有的正处于量变的阶段,目前还只能偶见其端倪。今天,人类仍然处于民族国家时代,国家仍然是人类社会最为有效的治理形式。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确立适应形势需要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民族政策观,促进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佳佳 《船山学刊》2019,(5):106-112
'知、仁、勇'作为孔子所崇尚的'三达德',对我国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赓续与升华的价值与意义。道德共识是道德继承与发展的基石,论证'三达德'的赓续与升华应在道德共识的视域中展开。'知、仁、勇'内涵的抽象价值、呈现的具体规范及其依托的'五伦'社会关系,符合道德共识形成的理论基础、现实载体及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因而具备赓续的可能性。辩证地挖掘'知、仁、勇'的内在精神价值、发展地分析维系其独立性的'五伦'关系变化、结合新时代的客观状况实现其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变,则是'三达德'升华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16.
西部大开发对当地民族关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开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反映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发展意愿。西部开发又意味着在一个重大的经济活动中 ,重新进行资源的分配 ,因而它对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与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西部开发对当地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礼堂 《江汉论坛》2022,(10):95-105
陇西走廊是青藏茶马古道上的关键区域,对于古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陇西走廊自先秦至宋代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表明,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主要是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之间的矛盾;青藏茶马古道的开通促使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青藏茶马古道的四大支柱——经贸交流、政治沟通、宗教交往、民族融合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得以形成。陇西走廊民族关系的转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缩影,凸显了西南茶马古道的民族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重要命题之一的“和而不同”是中华先民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并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所蕴涵的崇尚和平、强调和平、尊重不同文化、提倡共同进步的精神 ,对 2 1世纪的人类发展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邱仁富  黄骏 《学术论坛》2007,30(9):61-64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何明 《学术探索》2009,(6):104-106
在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之后,出现了一种怀疑甚至否定中国的民族政策乃至“民族”概念和民族识别、认为中国民族关系出现危机的言论。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