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章锡贵 《东岳论丛》2001,22(2):60-61
人口过多一直是山东省的一个首要问题。如何稳定我省已实现的低生育水平 ,具重要意义。农村计划生育的“村级自治”是计划生育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保持城市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搞好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 ,则必将推动我省跨世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向广度、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新情势进行了理论的和对策性的研究。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低生育目标的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趋于完成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问题的终结。首先,中国低生育的实现有其特殊性,是不稳定、不平衡、也不彻底的,生育率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其次,伴随生育率的下降和转变,我国人口问题的焦点开始从高生育率带来的挑战转向人口老龄化及其它和低生育有关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这样的人口问题转型期。从人口再生产规律角度看,中国人口控制的目标并非简单地越少生越好,也非生育率越低越好。最优的生育率调整是超前有序的。由于低生育及其新人口问题的出现,人口转变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开始受到挑战。本项研究是对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必须如<决定>和<白皮书>所要求的那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计划生育要真正做到"创造性",必须实行改革,改变治标不治本的传统思路和做法,实行战略转变.这种战略转变的核心是,从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即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的矛盾出发,采取相应措施,使群众的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本文对标本兼治的战略转变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省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这个低生育水平是在多数群众的生育观念并未发生根本转变的前提下依靠行政制约和经济处罚措施实现的,人口出生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化和拓展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认识,探寻最终实现人口现代化的良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低生育水平能否稳定,最终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以利益导向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取决于能否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与计划生育的良好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人口计生工作从一类县降为二类县后,县委、县政府迅速转变思路,紧抓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核心,狠抓关键性指标这个重点,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以来,一年跨一大步,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并在2009年度考核中勇夺二类县第一名,顺利重返一类县。  相似文献   

6.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逾30年,正是这30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独生子女父母们的功劳可谓大焉.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我国稳定低生育率的关键.基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所存在的经济、生活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问题,从政府和社会、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就.进入新时期,如何保持、稳定和推进低生育水平.已成为现今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低生育水平稳定的若干因素,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性提出粗浅的见解,以尽一个基层计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穆光宗 《社会科学》2001,(12):43-47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实质是“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这种提法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生育水平”的高低问题 ,是数量问题 ,其实是一个“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而如何转变 ,实际上又是如何认识人口规律、如何调整利益格局的问题。这里的“生育机制”主要指生育决策的过程。譬如 ,能不能实现从家本位生育决策向个人本位生育决策的过渡就很要紧 ,而“工作机制”是指做好生育控制、生育服务工作的具体思路和运作方法。“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促进人口现代化的需要 ,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需要 ,是…  相似文献   

9.
1949年到2009年期间,包头市出生人数经历了出生人数增长阶段、出生人数持续阶段、出生人数减少阶段和出生人数回落回升阶段;出生率经历了第一高峰阶段、第一低谷阶段、第二高峰阶段、第二低谷阶段和第三高峰阶段;死亡人数经历了死亡人数增长阶段、死亡人数减少阶段、死亡人数持平阶段、死亡人数抬升阶段和死亡人数回落回升阶段;死亡率经历了下降阶段、徘徊阶段和起伏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确定为传统型阶段→过渡类型阶段→现代型阶段;60多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梳理,为包头市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解决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问题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明显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在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造成了整个国家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状况下,给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消费结构上,人口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储蓄率"这一中间变量对消费产生影响,并对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要在三次产业间实现升级,还要通过技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各产业内部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的计划生育活动 ,最终取得了生育率大幅度降低的显著成效。山东省生育率的下降对促进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人口控制也有负面效应。对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 )重视人口控制投入 ;(二 )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迎接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挑战 ;(三 )实行补偿政策 ,保护人口控制效益创造者的切身利益 ;(四 )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五 )适时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 ,减少人口控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大报告强调了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与人口问题之间的矛盾,要求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召开的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十  相似文献   

13.
纪升 《松州学刊》2001,(6):49-51
2001年,赤峰市计划生育工作以服务为主线,本着踏实工作,努力探索,锐意改革的基本思想,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责任目标。年末检查结果,人口出生率9.55‰,自然增长率4.52‰,计划生育率99.64%,全市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顺利进入计划生育工作转轨后的快速起步阶段,实现了新世纪开局年里新的跨跃。  相似文献   

14.
郑志国 《江汉论坛》2023,(12):15-20
目前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五个认识误区:误信一种非普适和欠科学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误把中国人口老龄化归咎于计划生育政策并加以责难;误判中国人口未富先老;误视老龄人口为社会的负担;误谋通过全面放开生育和人口规模扩张来应对老龄化。实行计划生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必要条件,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根本利益。任何国家的人口富裕和老龄化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断言目前中国人口未富先老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只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每一代人都可以依靠本代在就业期间所创造的一部分财富来养老,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通过人口规模扩张来应对老龄化切不可行。  相似文献   

15.
陈岱云 《东岳论丛》2003,24(4):118-122
绿色生育工程是世界绿色运动的一部分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绿色生育工程 ,就是针对大工业时代环境被严重污染并导致人类体质退化的严酷现实 ,在现存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 ,倡导控制或者改变环境 ,营造适宜人类繁衍的绿色生育环境的系统理论 ,这是我们进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之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目前 ,实施绿色生育工程至少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 青少年人口生活学习绿色环境的营造。 2 育龄人口生活、工作绿色环境的营造。 3 政府与社会为人口的绿色生育提供保障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保障中的二元结构 ,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与不健全 ,这种状况给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也是农村中“多子多富”与“养儿防老”观念的物质根源。要解决“养儿防老”的现实问题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建立一种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本文就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原则、内容、步骤、措施、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理论与政策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是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而且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在短短二十来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口的增长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六十年代的5.68下降到八十年代的2.07,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各民族人民的婚姻、生育观念,正在由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其中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在又正值生育高峰,计划生育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否则势必影响既定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强调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向,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这是党的十三大制定的经济发展总战略中关于人口的战略对策。简单地说,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注意人口老龄化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这个合乎实际的战略决策,是由我国的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的人口和妇女研究中,人们正在反思一个问题:“妇女应该是计划生育的主体,还是计划生育的对象?”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妇女生育行为的研究,不仅表明我国的人口研究已进入以个体生育行为和妇女生育行为为研究重心的阶段,而且也表明现代哲学成果正在与人口科学的研究寻找到新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20.
广东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其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传统、技术和管理、生理因素及人口迁移等多种原因。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会造成婚姻挤压、加剧非法妇女贩卖、影响社会稳定和败坏社会风气并造成道德滑坡,还不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我省人口结构的优化及人口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更会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而要治理我省的人口性别比失衡,则需要从转变生育观念、提高社会保障、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