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神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功能。要推进我国精神生产的大发展,必须要准确把握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深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功能。要推进我国精神生产的大发展,必须要准确把握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深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过程中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 终极价值目标,其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军 《兰州学刊》2003,(2):14-17
20世纪是一个大变动的世纪 ,也是哲学发生转向的世纪。在此一世纪中 ,时代的灾难及人们的反思促成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开始生成 ,而现当代哲学的转向就发生于这一精神生活的氛围之中。但是 ,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并不是在 2 0世纪才开始的 ,而马克思无疑是真正开启这一批判的先驱。因而 ,在当代哲学的研究中 ,马克思的思想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资源。本文试图从这一境域出发 ,结合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基本状况 ,初步讨论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困境中 ,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根本论题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与正义"是一个当代的问题,它的提出与中国社会改革对公平、正义的呼唤是密不可分的,因而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当代意义也凸显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焦点议题。与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正义相比,马克思厘定的人类社会正义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内涵极其丰厚的立体概念。这决定了他的正义思想不仅有其独特的当代性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会在多个面向上得以昭显。不过,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不能只是满足于在哲学史的层面上单向度地证立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当代意义,而应本乎不断变化的现实来予以探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山 《学术研究》2005,1(4):85-90
长期以来,由于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斗争哲学"的影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丰富内涵一直处于遮蔽状态.而发掘和阐扬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又成为时代和当今中国实践的迫切课题.如果将马克思关于"社会矛盾的同一性"、"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方法"、"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全面性"、"对工业文明的深刻批判"、"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众化的社会人格"等"关键词"综合起来考虑,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轮廓便会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 ,对唯物史观一系列范畴和原理的全面深刻理解都关联着“现实的个人”范畴。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地位和意义 :( 1)“现实的个人”范畴关系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 2 )“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全面深刻认识“社会”范畴 ;( 3)“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内涵.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这样一种辩证统一的历史分析方法 ,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所在 ,也是与其他一切分析方法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辩证发展本性的自觉把握。如果说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次伟大回归 ,那么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则是在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和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颇具特色的理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下 ,对此理论不能作机械的理解 ,而应结合马克思的有关其他论述对它作出全面、准确的把握。这对于揭示资本利用科学、占有科学的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尤其对中国在 2 1世纪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腾飞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日益深化,其结构性要素的变迁使"现实人"的活动方式日益呈现出与"前转型期"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其一,"现实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越来越具有"异质性";其二,"现实人"的"价值实现形式"越来越具有选择性。但无论是"异质性存在"还是"选择性实现",都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要素变迁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对“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导向.认真领会两种思想的内涵和意义,对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语境中,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领会了美得以展开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表征本身,也就理解了美的本质。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导致的人的异化,使人的存在本身丧失了审美的性质,审美活动沦为职业性的制造和业余性的消费。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扬弃所导致的人的历史解放,使审美获得了存在论含义,进而使人诗意地栖居于世能够在类的层面上获得真实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作为其主体的“经济人”既有主观上个人性、自利性的伦理秉性 ,在客观上又有利他性、社会性的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利己性”与“利他性”的统一 ,才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经济人”的理性精神 ,必须有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及新闻舆论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市场经济制度来保障。  相似文献   

15.
翟洪涛 《河北学刊》2002,22(3):37-39
虽然作为人的类本质和理想本质的自由自觉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对象化最初产生了美,但是包括它在内的一切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对象化并不总是能够实现的,因为人并不总是自由自觉的。因此,根据自由自觉与否,对象化可分为五组;在每组对象化中,一般说来,前者产生美,后者不产生美;前四组对象化的自由涉及美的内容,最后一组对象化的自由涉及美的形式,是美之为美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甄陶 《晋阳学刊》2005,1(2):53-59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而这种前提又必然从始至终贯穿在系统之中,贯穿在过程之中。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是否相容、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人。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它指涉着“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在考察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阐明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诸方案之得失,并简略地阐述解答此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惯性,人们对超计划或超定额普遍持赞扬态度,这其实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表面效率”,它的危害非常大,应当予以避免和克服。  相似文献   

19.
《古船》的主导价值显示为对人的本质、人性、人格理想以及人类自我救赎使命问题的密切关注。它提供给我们的是在"人原本是什么"的基础上的"人应该成为什么"的证词。《古船》中,探寻人格理想境界的任务主要是由隋抱朴来完成的。而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和独立人格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古船》中人格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李德顺 《河北学刊》2002,22(5):15-17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层次和形态之一。我国目前所谓的“信仰危机”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信仰进行深化和升华的内在要求。对有关社会现象给予深入、冷静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高度的科学精神引入信仰领域,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汇合,是实现信仰升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