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和中心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一般认为,应该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有些同志则指出,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四化”,而要广得多。它应当包括:用现代化的手段改造农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条件,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的同志并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1)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就是通  相似文献   

2.
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业改革与发展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是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经营制度的完善。尽管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广泛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尚不具备,从全省情况看,改变微小型耕地规模经营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但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耕地规模经营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总结这些地区特别是晋江市的实践经验,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对制定迈向21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新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提出农业的第二个飞跃,是指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并说:“这是又一个很大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结合江苏当前的实际,积极推进第二个飞跃,对于巩固和发展农业,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意义十分重大。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我们已经熟知了的,一是集体化,二是机械化(包括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等)。前者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后者是生产力的进步,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者。过去曾经设想先有集体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要在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工业化、集体化;要使我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自动化……。然而所有这些“化”又从何而来呢?万“化”归宗,不外乎是一“化”,卽:革命化。革命化——人的革命化——人的思想革命化,作风革命化,方法革命化,这是使旧中国变为新中国的法宝,也是使落后的中国变为先进的中国的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包括丘陵、高原)约占总面积的66%,山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出产在山区。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山地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山区,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如何结合我国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在借鉴国外发展山区建设和实现山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总结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发展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步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及其比较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以自给半自给小生产者为主体的微观结构中,粮食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呈负相关变动,通过粮食提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的不稳定问题,而推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可使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降低因规模效益的增长而得到弥补。自然条件是造成地区间经营规模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南方模式的“临界规模经营——雇工经营——机械化经营”道路,以其渐进性使农户有可能通过自己的逐渐积累解决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资金;北方模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实行“统种分管,区域种植”,以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但需要以农业机械化为依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有效的投资激励机制。文章强调,推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粮食生产,因此须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工副业生产的效益尚不足以冲击粮食生产时,不必急于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方齐云教授新作《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一书与张培刚教授“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一脉相承,是张先生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该书从工业化进程这一背景出发,抓住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应如何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进而构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体系。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为什么需要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为什么必须包括农业发展在内这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我们认为,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农工结合型的农村经济模式。农工结合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关于这一点,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很多明确的论述,而且也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所证明。在这些国家里,农业的发展大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点:第一,农业工业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农艺过程的工业化等等。农业工业化的结果,不仪使农业更加依赖于工业,而且由于商品流通的扩大,农业也日益依赖于商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存在的小农生产结构必然要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在21世纪进入腾飞阶段之后,也已经具备了带动农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强大实力和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将表明中国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强调维护小农家庭的生活及落后的农业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延续,并不可以成为抵制规模经营的理由,而是忘记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取消小农经济.在现代化的中国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实现公司化运作,即不需要政府的管理作用直接参与其中.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减少和转移到城市或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极端重要的,是需要依靠理论界研究和全社会负责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必须承担农业技术进步投入的责任,农民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则是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0.
赵红 《青海学刊》2003,(4):41-43
一、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丰富内涵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用先进机器和机器体系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使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城市迅速发展。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都是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发展信息化。从我国的基本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1.
定量定性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农地的超小规模经营优势渐无,超大规模时机未到,而适度规模是有效的.固守“规模经营危害论”所倡导的小农生产并不可取,但也不可不顾大规模经营必需的条件而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坚定地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出路所在,但“度”的选择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只有富裕农民才能稳定农村.通过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以及成本利润率差异分析,可以得出,25-35亩的经营规模应是四川这类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地区的适度规模区间.  相似文献   

12.
浅议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张建民一、云南农业剩余人口规模扩大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经营,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13.
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具体分析了集体经济形式和国营农场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以及改革以来以家庭或个体经营为基础的农业规模经营、以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开发性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后,作者提出云南农业规模经营的思路:“调集各方力量,巩固已有成果,跳出传统农业圈子,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以开拓促改造”,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供各级领导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新型农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豫南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务农人员中生产能手数量和其所在集体内可用于规模耕种的土地数量决定了适度规模可操作的规模上限,同时,当地经济水平和土地亩均受益决定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下限。农业规模经营的大小与土地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无关,狭小的土地面积并不能阻碍土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城乡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影响土地的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适度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取决于非农收入或者说种植业以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道路类型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工业生产机械化和电器化;工业结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农业基本工业化,农村人口城镇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小康化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正向“后工业社会”转变,而中国的工业化正在进行着,且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其它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工业化道路提供借鉴,以期为工业化的最终完成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也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得益于现代高效率生产要素的规模化使用。因此,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无疑是规模经营实现的践行者和推动者。集体化的适度规模经营代表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有学 《兰州学刊》2013,(6):134-138
规模经营被认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这种思想在土地流转的政策鼓励下逐渐演变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热潮,但是规模经营的实际效果却表明规模经营不会必然导向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与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需要探索一条更加注重农业质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就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以及“自觉的科学的农学应用”(《资本论》第3卷第805页)。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先抓什么,如何抓法,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本文仅就川中川北丘陵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加速农业产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个农业大国里进行的,农业基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实现工业现代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发展农业要有新思路”。怎样才能实现湖南的农业现代化?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比较现实的符合省情的农业发展思路,应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地制定生产。经营和宏观调控的方针,力求使农业从自身发展中提高比较效益,逐步由弱质产业变为强质产业。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加速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是农业由粗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独特性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转移在形态上与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不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在于“普世性贫困”状态下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潜在的流出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第一步,实施惠农政策,“分化”转移群体。第二步,解决土地流转和城乡分治的政策限制。第三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