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文章利用1994~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实际有效汇率和长期均衡汇率之间的错位程度.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先后经历了两次低估和两次高估,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错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多种汇率分析法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用大量数据证明了人民币不仅没有被"低估",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高估和结构问题,一种畸形的台阶式结构,这是许多国家长期实施低汇率政策的结果。双顺差与交易汇率的升值压力等掩盖了人民币高估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新的多次结构突变循序检验方法,对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趋势项是否具有多次结构突变进行研究,并在多次结构突变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消除趋势后的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是围绕着4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的;人民币汇率服从分段趋势平稳的结论对汇率政策有效性、汇率与其他经济总量关系研究及汇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出人民币均衡汇率.重点考察了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情况,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并没有趋势性偏离均衡汇率,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程度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汇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胡根华 《统计研究》2015,32(5):40-46
文章选择1994年1月到2014年11月的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欧元和港币等六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首先采用AR-GARCH-t过程对收益率进行过滤,然后运用规则藤Copula函数对标准化残差序列进行建模,探讨人民币“第一次汇改”前后六种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汇率之间的尾部相依和联动现象。研究发现:“第一次汇改”前后,人民币与其它五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依结构发生了变化,且联动中的主导货币也由美元变为以人民币,但仍可用同一类型的规则藤Copula结构来描述;人民币与其它货币之间都存在对称的或非对称的尾部相依,其中人民币与日元之间存在对称的负尾部相依,而与欧元之间则存在负的上尾部相依。“第一次汇改”后,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正的尾部相依程度有所增加,且相依性最大,而港币与美元之间正的尾部相依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人民币与日元之间负的尾部相依关系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失调程度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知道人民币均衡汇率,以作为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失调程序如何的标准.本文采用1982-2004年度的数据,运用Elbadawi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来估计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计算了汇率失调程序,另外还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失调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运用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对Elbadaw均衡汇率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中国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1984—2008年人民币均衡汇率错失程度和实际汇率错位的季度状况。结果表明,人民币自1984年以来经历了三次低估、两次高估。2002—2003年的低估幅度小于10%,2004年低估程度加大;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及时必要的;2006年下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所回升,改变了从2003年开始的均衡汇率停滞不前现象,表明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实际汇率出发,运用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并通过实际汇率错位测算公式测算了1980~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错位程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三个阶段的币值高估。实证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自2002年以来确实被低估了,但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因此,人民币在目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PENN效应为基础扩展购买力评价法,并且结合转型国家的特征,采用164个国家1980~201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结果表明PENN效应和结构转型对实际汇率波动有稳健的解释力.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均衡汇率逐年下降,2005年企稳回升.根据置信区间分析,2008~2010年人民币汇率已被严重高估;即使考虑中国购买力平价数据存在20%的高估,人民币汇率也已经进入合理区间甚至高估.所以,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甚至需要一定贬值,以防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Frankel & Wei模型及汇率波动走势图直观对比,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汇率影响程度,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增强了,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超调";人民币波动幅度竟要远远高于同时期内欧元、日元波动幅度,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与自主性没有具体体现.汇改之初2%升值幅度并不到位,导致了人民币汇率持续单向运动以及央行被迫频繁入市干预.要建立真正参考一篮子货币弹性汇率制,就必须将矫正币值失衡与完善汇率机制两个问题综合考虑,才能做到不顾此而失彼.  相似文献   

11.
陈强 《上海统计》1996,(3):18-21
人民币汇率水平是高是低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业界乃至寻常百姓,人们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心,但在看法上却往往意见相左,即使到了汇率“并轨”以后的今天,这种分歧仍然存在。很明显,要使人们在人民币汇率水平是高是低的问题上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要给人民币高估低估作明确的定义(即给出一种评估标准),二是要改变这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为此,笔者在对人民币高估低估的评估标准作一个界定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测算方法作了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通过对美元/人民币、非美元/人民币汇率收益的滞后信息和利空(好)消息影响下的人民币价格走势分析基础上,研究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收益的变化情况.研究中,我们在设定ARMAX-GARCH族模型基础上,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港元)/人民币日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元/人民币的汇率收益ARCH特性的特点,同时表明EGARCH模型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并且发现汇改后在上述三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收益变化及波动呈现出不对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nzalo—Granger方法的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民币应当升值或贬值就是研究实际汇率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实际汇率浮动应以均衡汇率为中心。为了分析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问题,文章通过均衡汇率决定模型—MacDonald(1998)模型,利用国际先进的计量方法Gonzalo-Granger的长期共同成分分解方法来研究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结论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低估,当前人民币升值是正确的,是大势所趋,出于外汇制度改革的战略性考虑,应适当地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是构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1994年以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趋于完善,但由于受制度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贸易政策因素、相对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及资本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并于2004年前后达到谷底;2005年后,汇率有升值趋势,情况略显好转,进口增加显著,顺差减少,国内外失衡状况得到改善.表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对如何加快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结构突变、VAR模型体系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研究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和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和内生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自身生成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没有形成根本性结构变化;汇率和利率的波动贡献主要根源是其自身,相互间影响不大;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没有出现结构变化,但都发生了区制转换;利率转换的次数和频率高于人民币汇率的转换次数和频率,利率和汇率市场的内生传导机制缺乏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潘雅琼 《统计与决策》2007,(21):121-12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的影响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基于1984-2004年的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建立了进出口需求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经研究发现:(1)湖北省的进出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外实际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湖北省出口影响显著,进口影响微弱;(3)实际收入水平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大于汇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05-2014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和上证综指的周数据作为样本,以国际金融危机为界,将数据划分为三个样本区间,基于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VAR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等,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股指的联动性及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一步,考虑货币政策变量M2,以2005-2014年的上证综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M2的月数据作为样本,在三个样本区间,基于不同模型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研究了人民币汇率、股指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进口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国内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采样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进口价格、消费者价格与各相关因素的长期均衡模型,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我国汇改前后汇率波动因素对我国国内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实际影响及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