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云生 《回族研究》2004,7(1):48-57
河南回族掌教制度历史变化呈现出的特点,有和全国其他地方共性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中原特色。一方面,掌教的职权由政教合一逐渐发展到纯粹的宗教管理,与官方关系愈来愈淡薄,由开放走向封闭;另一方面,掌教制不断地进行调适,掌教内部权力模式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掌教制度的变迁,权力在国家和宗教之间,以及在回族内部之间的不断调整变化,对回族内部松散的联系进行整合和维系,不仅使伊斯兰教在回族内部得以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而且加强了对回族认同范畴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苏四十三     
苏四十三苏四十三是循化查加工古节烈庄人,乾隆四十六年与韩二个共同领导撒拉族人民反清起义而名垂史册。这次反清斗争是由新老教派之争导致杀官起义的。乾隆十二年,河州回民马来迟从麦加朝圣归来,创花寺门宦,在河州和循化等地传教。撒拉十二工总掌教韩哈济也师而事之...  相似文献   

3.
清真寺是我国回族等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与分布的象征,同时还承载着伊斯兰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主要功能。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内部组织制度的干预,清真寺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从唐代"蕃坊"制到元代"哈的司"再向"教坊制"的转变过程中,清真寺管理也经历了三掌教制——掌教世袭制—阿洪聘任制—董事会制—民主管理制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伊斯兰教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作为从东汉以来的名门望族,弘农华阴杨氏受到学者关注,对于杨氏的世系、家族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使我们可以了解关中杨氏的世系传承,以及他们的家族史概况。只是,就杨播一系而言还有数事可考,一是十六国时期杨结父子的去向,二是杨珍入北魏所得丰厚礼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仁"和"礼"的关系。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对《论语》中"礼"的深意、实质、终极目标进行研究。重点论述各篇中"仁"和"礼"的关系以及"礼"在《论语》中的地位。结论表明,《论语》"礼"之思想是"仁"的具体体现,"礼"在《论语》中对孔子"仁"有重要的论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就凉山彝族诞生礼中求子礼、孕期禁忌、出生礼等仪式进行描述和解读,管窥凉山彝族诞生礼所承载的以自然崇拜为基础,神灵崇拜为核心的文化观及所反映的凉山彝族驱邪除秽,禳灾除害,祈福人丁兴旺,家族强盛的思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7.
地处甘肃临潭的西道堂,创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初名“金星堂”,后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名为“西道堂”,意为得教门于西域。从西道堂产生到1949年,共有创始人马启西,及丁全功、马明仁、敏志道等四位教主先后掌教,他们在西道堂的创建和不同时期的发展中,均有过重要的贡献。但就西道堂的经济发展来讲,第三任教主马明仁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奠定了西道堂不仅是一个伊斯兰教派别,而且具有集体经济实体特征的基础。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西道堂引起世人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有的著述中把西道堂的历史划分为创兴时期、劫难时期、中兴时期、守成时期四个阶段,而中兴时期即为马明仁掌教于西道堂的年代,所以马明仁对西道堂的发展,有过特殊的历史作用,尤其表现在西道堂的经济发展上。研究并了解马明仁与西道堂经济发展的这段历史,对全面认识西道堂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由于保健食品符合我国长期以来的养身观念,表达了人们期望福泰安康的美好愿望;现代保健食品采用各种精美的外包装,使人们送得体面,符合传统的礼物概念;因此,保健食品已成为现代馈赠行为模式中用于维系社会关系网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保健食品为礼的民俗事象的流行,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变异.  相似文献   

9.
郭成美 《回族研究》2011,(3):93-100
本文披露了《董事会志》下卷的存在及书籍状况,指出下卷是董事会对清末上海穆斯林坟墓调查的成果。千余坟墓列号中包含了不少族教信息,如清末上海穆斯林来源;台湾、外国穆斯林入葬上海墓地;上海及有关地区族教名人望族信息;众多的阿洪、掌教、海里发名录;等等。下卷系《董事会志》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清末上海族教社会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0.
"慈孝"与"礼忠"分别奠定了中、日民族各自的伦理根基."慈孝"的伦理精神内核主要是"仁爱",而"礼忠"主要是"义理";"慈孝"的道德情感表达特征主要是"推己及人"、扩散性、辐射性,而"礼忠"主要为"内外差异"、集中性、排外性;"慈孝"社会下人伦关系模式主要是"纵横式关系网",而"礼忠"社会下主要为"纵式关系链";"慈孝"下的道德评价标准主要看是否"仁",而"礼忠"下主要看是否"忠";"慈孝"下的中华民族侧重追求"和谐";而"礼忠"下的日本民族侧重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11.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它伴随着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诞生礼是人生礼仪的开端。本文选取诞生礼中的满月礼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文献搜集和实际参与访问等几种方法,对于满族传统和现代满月礼习俗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允礼系康熙皇帝第十七子,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后因疾而终,享年41岁.允礼一生不但位高权重,而且笃信藏传佛教,尤其是宁玛派,将许多藏传佛教典籍,特别是伏藏,组织整理并翻译为蒙文和满文.从允礼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朝统治上层对藏传佛教既推崇信奉,又充分利用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3.
礼仪来源于生活,重"礼"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礼与饮食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交融互嵌的关系,北京的饮食礼俗可谓是中华饮食礼俗的缩影。独具特色的北京餐桌饮食礼俗体现了北京人的礼节与规范,展现着北京的文明与包容。饮食礼俗本质上保证了上下有礼、不逾矩的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无处不在,作为承载春秋历史的<左传>更是记载了大量有关礼仪的史实.<左传>中礼被作为评判当时社会是非的一种价值标准.本文拟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左传>之礼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地名及辖区沿革,接着概述了济南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的时间,然后是对济南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和济南清真寺的重点介绍。在清真寺介绍中尤重济南清真南北两大寺的建筑沿革、建筑成就与掌教制度三个方面。紧接着是对济南伊斯兰教派别和人物的一点初探,但重点还是探讨与他地有所不同的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的济南伊斯兰教和济南主要表现在汉文碑刻匾联中的相当宝贵的宗教思想。最后将除碑刻家谱以外的文物进行了存目。  相似文献   

16.
拴线礼     
拴线礼拴线礼,是傣族最隆重的祝福礼节。过去凡是遇上新房落成、结婚、生子、亲人远出等大事,人们都要行拴线礼。祝福的人把一条条白线拴在受祝福的人的手腕上,表达内心的祝愿。有时,拴过线后还要请男女“赞哈”(歌手)高唱赞歌,前来祝贺的人们敲起芒锣和象脚鼓,喜...  相似文献   

17.
傣族拴线礼拴住你的魂文/胡拴线,傣语称之为“树欢”,直译为拴魂,是傣族一种独特的祝福方式。无论是结婚喜庆、新房落成,还是小孩子出生、亲人远行,都要举行拴线礼。洁白的棉线,寄托他们衷心的祝愿,真挚的深情。傣族用拴线礼迎接生命的诞生,人生的开始。当小...  相似文献   

18.
论藏族人生仪礼中的头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仪礼民俗。其中 ,有许多民俗事象是与头发有关或通过头饰表现出来的。具体说来 ,在婴儿的诞生礼中 ,与头发有关的庆祝仪式成了藏族人关爱婴儿的直接表现 ;在成年礼中 ,头饰及头发的改变充当了藏族女子成年的主要标志 ;在婚礼中 ,头饰成为识别藏族女子婚否的主要标准以及陪嫁、迎亲的必备之物 ;头发的改换既是死者进入阴世的需要 ,也是生者表达对死者哀悼、怀念的手段之一。总之 ,头饰是藏族人生仪礼中诸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9.
婚姻仪礼     
随着手鼓的节拍,姑娘们唱起了动人的传统歌曲——“为什么要将我嫁往异乡?”。新娘在一边搂着父母哭得难舍难分,身着鲜艳的婚礼服的新郎则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在这之前,还有出门礼、看镜礼以及喝牛奶  相似文献   

20.
大话送礼     
晓晖 《民族论坛》2002,(1):33-36
作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国人向来崇尚礼义,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在乡土社会 中,送礼被赋予了促进交流、加深友谊、联络感情等特殊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请客送礼 之风越吹越烈,“礼尚往来”更演变成了“礼上往来”,礼的外延被无限延伸,礼的内涵被 无限扩大。礼正在失去它应有的功能和魅力,在撕掉其温情的面纱以后,逐渐蜕变成一种单 纯的钱财交易,变成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一种沉重负担。 人们请客送礼的理由越来越多,婚丧嫁娶、生子添丁、上学升迁、建房搬家、调动工作 、生日周年等等都成为人们大摆宴席、大宴宾客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