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杨怀中先生、尊敬的<回族研究>各位同仁: 欣闻<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作为从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一名年轻学者,我从贵刊中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2.
王德才 《回族研究》2012,(3):142-144
2011年7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出版的沙允中先生的文集《吉林回族研究》面世。沙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民族工作,是吉林省民族工作部门的前辈,工作的职责和民族的使命感使他对回族研究多有关注,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2011年虽已76岁高龄,但仍壮心不已,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正如回族学界老前辈、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胡振华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沙允中同志"不仅勤奋地做好  相似文献   

3.
<回族研究>编辑部: 值<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之际,本人谨以"<回族研究>之友"的名义向你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 本人以"<回族研究>之友"自命,完全事出有因,因为早在1979年(即<回族研究>创刊前12年),本人已与贵刊创始人杨怀中先生互为知音.当时怀中先生虽年逾"不惑",但他仍血气方刚.  相似文献   

4.
杨怀中先生出生在甘肃,成名在宁夏,是我国回族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是国内外著名的回族和伊斯兰教学者。现将吴廷富先生写的《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跋文刊发如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何志明  穆萨 《回族研究》2011,(2):131-132
地区回族史研究,既是回族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回族史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回族史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回族居住的分散,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回族的历史。如果地方回族写出的多了,回族史的资料就丰富了,  相似文献   

6.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7.
民族社会学视野下的回族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女性研究是中国妇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回族女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着力于回顾既往回族女性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历史追溯与反思,就回族女性研究的内涵、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研究的方法、理论构建、学术素养等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在追溯中反思我们今后研究的拓展方向,力求为未来回族女性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史和中国民族史领域久负盛名的回族学者。先生在长达60年学术生涯中,始终为做好回族史研究而探索。首次明确回族史研究价值取向、研究目标及指导理论;首次提出回族史研究需要具备广阔视野,主张加强回族研究机构间配合,学术交流形式灵活化、常态化,制定长期规划及基金设置,拓展研究领域等;在回族史料如何收集、收集哪些材料,材料形式、分类与处理,研究人才培养标准、条件、修养及基本训练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特别注重学风问题,强调实事求是学风和科学态度,反对感情用事。这些对新时期做好回族史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70年来从事民族史、回族史等研究,不仅倾注了饱满的民族感情,而且处处保持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文通过对《论集》的再次阅读和阐释,梳理出了白先生的一系列论述和观点,以及对从事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回族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对以往的云南回族研究进行了回顾,展望了未来的云南回族研究工作。认为21世纪的云南回族研究,应根据云南回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云南回族研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回族研究>创刊至今整整20年了.我正式加入回族研究的队伍也整整20年了.20年来我与<回族研究>共同走过了"初创(1991-1992年)、徘徊(1993-1997年)、发展(1998-2005年)和繁荣(2006-2010年)"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回族史研究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史研究作为我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已取得了卓越成就,也面临着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认为21世纪的回族史研究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加强地方回族史、回族史学史、当代回族史的研究。同时,应建立“白寿彝回族研究基金”,促进回族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回族研究》(季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全方位研究回族的综合性刊物,集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设有回族历史、回族文化、回族哲学、回族人物、国内伊斯兰教、域外伊斯兰文明等栏目。《回族研究》系中国民族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已被多家权威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本刊诚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优稿优酬。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在回族研究中进一步强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对回族社会学的研究作了论述和分析 ;探讨了面向回族社会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谈回族研究中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丁宏 《回族研究》2002,(3):102-105
回族社会“男性中心”观念导致了妇女的“边缘化”及对妇女问题研究的忽略,而女性研究队伍的薄弱则加重了回族学研究中的性别偏见。这就需要在回族研究中引进性别的观点,即从性别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回族社会。这将是一种理论创新,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中的“性别盲点”,使回族研究事业沿着公正、科学的方向寻求更高层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回族史研究,成就卓著,开拓了回族史研究的新领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回族史的研究,探索了新编回族史的体例,搜集和整理了回族史料。白先生的这些成就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回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回族研究》2012,(2):88-96
本文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福建回族的研究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总结东南回族研究三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东南回族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回族研究》50期看近13年来的回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回族研究》创刊13年来所发文章作了详细的量化分析,从作者队伍、年龄结构、地区分布、文章内容所涉及学科等多个方面,讨论了刊物在回族学研究领域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国内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并附带回顾了13年来回族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以期对今后的回族学研究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回族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不仅有大量学术论文发表 ,亦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 ,主要围绕回族族源、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回民起义、回族历史人物评价、地方回族史研究、回族教育、回族经济、回族文化及跨境问题等领域几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并取得一定成绩 ,对深化回族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