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公正、公平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义、公正、公平等范畴既存在着相同,也存在着不同,因此,不能把复杂的正义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公正或公平问题。对于正义问题应从理念、制度以及日常生活等三个层面进行考察。相应地,对正义、公正、公平等范畴的辨析也需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展开。正义包含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信念,体现着真、善、美的全部内涵,更具有理念色彩;公正是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并与一定的制度性因素相联系的正义;公平主要关乎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操作层面的事情,它只需遵循同一标准规则的相同对待。  相似文献   

2.
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洋龙 《文史哲》2004,1(4):145-151
平等是不同社会主体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交往过程中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各领域享有同等权益,履行同等义务的理念、原则和制度。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等范畴比较,既相近似,又有不同。这正是千百年来思想界对之论说不休的原因所在。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大调整的变革时代,厘清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间的关系,富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公正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21-226
教育公正原则是根据现代社会自由、平等、和谐的理念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体系,涉及教育活动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包括基本权利保障原则、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程序公正原则、能力匹配原则和补偿原则。诸项原则间具有整体性和顺序性。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政治哲学中的概念不同,在研究及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把正义与其他相关概念混淆,从而导致人们对正义的概念认识不清。正义是一个具有最高道义性的概念,公正、公平和平等是正义的某种特殊表现形态,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正义。公正、公平、平等与正义在价值属性、适用范畴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同。厘清正义的概念边界,对于正义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平、公正、正义和平等的意义相近,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通性,在特定的境况下,甚至可以互换或者交替使用。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领域中,其适用对象和含义又是有区别的,或者说是各有所侧重。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之间更是一个相互缠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鞠巍 《江淮论坛》2007,8(5):28-34
“无知之幕”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概念,它兼具形式和实质程序正义两层含意。作为形式限制,“无知之幕”使契约主体处于公平的选择起点。相同的知识状态和同一的自我特性,使他们必将选择某种正义原则。作为实质内容,“无知之幕”使理性主体在如何分配由合作体系产生的社会经济财富时都将采取最大最小值原则追求共赢,从而保证结果公正。罗尔斯这一理论设计对于公正的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通过教育公平的实施、经济法的法律保障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我们就可以锻造市场经济的“无知之幕”,保证市场经济的起点公正;通过采取按劳分配、共同富裕以及关注弱势群体政策,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分配结果的公正。  相似文献   

7.
确立公正的程序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实现程序公正的前提。本文在评介刑事程序公正几种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评价刑事程序公正的主体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科学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陈卓 《中州学刊》2013,(9):73-77
教育在现代社会分层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试制度的确立。从考试的形式、内容和结果审视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从考试形式上看,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试有利于保障考试权利的平等。从考试内容上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环节中,作为一种"社会炼金术"的文化资本掩盖了教育机会上的不均等现象。从考试的结果上看,考试评价中"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背后隐藏的是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同源同构。  相似文献   

9.
马和民 《南京社会科学》2012,(12):119-123,130
教育公平尽管已被高度关注,但仍存在诸多认识偏差进而导致歧义纷争;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正义四个相关概念既存在紧密的交叉关系,又存在合乎逻辑的循环关系,但皆从属于教育民主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是指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关键是受教育机会均等的保障规则能否得到公认;教育公正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正义是指符合个体发展利益的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是建立在教育平等基础上的诉求,教育公正是对教育公平的超越,教育正义则是最高的教育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投资法中,关于外资的公平与公正待遇的理论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近年来,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判断标准逐渐朝向良善治理的方向发展。虽然在投资条约的实践上,各国对于是否采用公平公正待遇,有着不同的态度。但从公平与公正待遇在投资条约实践上的样态分析,将公平与公正待遇纳入投资条约有其积极作用。我国作为吸引外资的大国,应该尽量避免投资者大规模运用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而产生的纠纷。目前除了在条约中规范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内容外,充分运用各种例外情形进行免责抗辩也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行政公正对提高行政行为的可接受性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现代社会,由于行政权力不断扩张,甚至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监控,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正义程序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实现行政公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程序公正     
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而程序公正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审视我国在建立司法公正中的诸多问题,剖析程序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正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 ,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益加快 ,近年来 ,公正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公正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术界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可喜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公正概念的界定一般认为 ,公正、公平、正义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学术界从不同角度探讨公正。1、伦理学意义。胡万钟认为 ,公平是人们不偏不倚地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其核心意义是均衡和合理。程立显认为 ,在现代伦理学中 ,公正专指社会公正 ,即作…  相似文献   

14.
简论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之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效率和公正具有一致性,公正是界定在效率基础之上的。从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所要求的必备要素,如参与、中立、平等对待、自洽、合理、及时、终局的视角来看,程序公正的要素中体现了效率,程序公正蕴涵着效率的价值,公正和效率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诉讼效率是考量程序公正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孙业凤 《理论界》2007,(4):95-96
义务教育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采取的各种措施或行动的总称。本文从义务教育补偿促使教育公平走向教育正义,是教育正义两原则的具体运用,是教育正义的现实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目前情况下,在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补偿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公平、公正和效率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平、公正和效率都需要制度的保证 ,没有公正就不会有公平 ;没有公正的制度 ,也不会产生效率。每一个人都有要求公平的权力 ,但他却没有足够的权力去要求公正 ,因为公正不取决于个人的力量 ,它取决于社会或团体的力量。效率来源于效用的选择 ,来源于制度的公正。公平和效率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公正的实现 ,但公正的实现 ,又要以社会制度来保证。因此 ,社会制度的正确选择或完善 ,才是公平、公正和效率能够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平公正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公平公正主要包括: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保障公平以及奖惩公平。针对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公平缺失现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改革决策方案的道德评审制度、增强改革措施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建立公平缺失的补偿机制、加强改革过程的监管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措施是较为有效地解决此问题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公正,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上通常把公正分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实体公正通常要通过立法来实现,而程序公正则通过司法来体现.在司法实践中,程序公正不仅是实体公正的运载工具,其本身亦有其独立的意义,乃至为了追求程序正义不惜牺牲一部分实体正义,并把这种牺牲本身当作法治进程中应有的代价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最大价值 ,正义始终意味着某种平等。正义的形式不仅体现在实体的正义 ,程序公正同样是正义的表现 ,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程序公正所体现出的价值功能对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琛  杨爱林 《学术论坛》2005,(7):117-1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公正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理论界对社会公正的研究既着重于基本理论的研究,又着重于现实层面上社会不公现象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管齐下既为我国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又推动了对社会公正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