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语谚语不仅是维吾尔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根植于维吾尔社会土壤和源远流长的西域文明沃土的智慧花朵.因此,对维吾尔语谚语的研究,更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研究.本文试通过部分含有动物意象的维吾尔语谚语的汉维翻译对照与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2.
谚语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民族情趣等各方面的特点.满族和蒙古族谚语深深植根于其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自然而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满族历史上的狩猎骑射文化和蒙古族历史上的游牧文化都明显反映住满族谚语和蒙古族谚语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4.
周萍 《中国民族》2012,(7):61-65
似乎没有比"两岸民俗文化纪实"更老套的书评语句了,但用它来描述这部非同寻常的著作却是再恰当不过。詹贤武和邢植朝先生合著的《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比较》充满了令人难忘的两岸民俗事象,轻松愉快的文风中不乏严谨的思考和深刻的启发,其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背后是充分翔实的史料呈现,使这部书有了厚重的历史感。透过著者对古老百越文化的追踪探究,我们惊讶地看到,海南岛和台湾岛两  相似文献   

5.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横跨天山南北,集疆典型景致于一地被誉为“大美新疆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是新疆十个穆斯林民族宗教文化的上层建筑,与各类自然崇拜、巫蛊风水、萨满信仰等共同构成各自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在萨满文化相对发达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中,伊斯兰教的象征隐喻及文化整合作用表现得尤其突出,形成一道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的文化风景线。新疆穆斯林民族萨满信仰中伊斯兰教整合作用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各民族宗教文化中不同类型宗教信仰成分交融混成的具体状态及互动规律,同时也能使我们从一个独特角度认识且合理解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英文化历史悠久,由于民情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视角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涵的寓意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者以中英文颜色词汇的不同内涵为重点,揭示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它们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及其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系统是特定文化生成、发展和传播的基础.文化内在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了文化生成、发展和传播的基本规律.文化是特定“时间-历史”情境中的主体不断建构的结果,建构形成的“文化”又在新的“时间-历史”情境中得到继承、诠释和传播.纵观以“沧浪之水”为载体、以“有道则出、无道则隐”为核心的“沧浪文化”生成、发展和传播全过程, “沧浪文化”从文化的原始生长点出发,早期为扩展扩散,后期为迁移扩散;经由地理表征“升华”到经典文化中,又从经典文化“落实”到地理表征上的双向互动的生成和反身建构过程.就现实意义而言,不同地域的同类文化之间并非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关系,绝大多数地理性的“文化正宗”之争可以就此打住.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属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传承、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有较大差距,文章主要从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基本情况比较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等四个层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日,湖北省民宗委主任、党组书记柳望春在机关倡导尊重、包容、团结、合作、担当、进取的机关文化建设理念,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提升全委干部职工的价值理念,推动竞进提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笔者认为,这是极富人性化的一种感召。机关文化12字,既有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又有与时俱进的鲜明外延;既是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又是催人奋进的动  相似文献   

11.
“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篇幅宏大、内容广博、以情为主、纪实史诗、风俗尽显、手法独特、音韵优美、魅力四射的特点,在壮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陈丁漫 《民族学刊》2022,13(12):118-126, 158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甘孜藏族人口向双流迁移,藏舞由甘孜藏族铭记家乡的“地域性”文化实践,逐步发展为甘孜藏族“跨地域”的民族文化现象,并最终成为多民族共舞的城市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事务。藏舞的参与人员、舞姿、功能、内涵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在城市实现了在地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文化具有相似性的历史文化条件、各民族主动交往的民族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各族居民“文化合谋”的现实社会环境,共同建构起藏舞在地化发展的“文化生态壁龛”。新的藏舞是城市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成果,也是沟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实体,对于推动我国基层社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及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也是一门培养反思精神、进取精神、铸就健康人格的特殊课程。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能让每一位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现代的生活理念之中,并以最好的姿态尽可能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文化作为渊源于异域的宗教文化,在传入中国国土后,面临着一个与区域本土文化适应的历程.多向的采借与吸纳成为了伊斯兰文化在异域空间中获取生息的关节要件.旨在中国国土扎根的伊斯兰文化,借用了所置身区域的本土文化,在会通之中将自身的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并接,最终形塑凝炼成一个兼具多重特色并举特定时空中的符号.于每年一次在夺底沟回民穆斯林墓地举行的拉萨回民的"抓饭节"就是伊斯兰文化在直面特殊区域的过程中,对藏文化采用会通性行为而嫁接成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17.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是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其文本中呈现出浓郁的山林文化特征。动物崇拜现象是山林文化的核心表征,何钧佑长篇口承叙事中所展现的锡伯族动物崇拜古老而神秘,既有对山林动物的文化认知,也有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兼有原始性与宗教性,是研究锡伯族民族心理和族群发展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慈孝"与"礼忠"分别奠定了中、日民族各自的伦理根基."慈孝"的伦理精神内核主要是"仁爱",而"礼忠"主要是"义理";"慈孝"的道德情感表达特征主要是"推己及人"、扩散性、辐射性,而"礼忠"主要为"内外差异"、集中性、排外性;"慈孝"社会下人伦关系模式主要是"纵横式关系网",而"礼忠"社会下主要为"纵式关系链";"慈孝"下的道德评价标准主要看是否"仁",而"礼忠"下主要看是否"忠";"慈孝"下的中华民族侧重追求"和谐";而"礼忠"下的日本民族侧重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为: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伊利贵  刘东旭 《民族论坛》2012,(12):49-52,69
弗里德曼在中国乡村研究中提出的宗族范式长期以来成为学界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范式之一,在这一范式的基础上,杜赞奇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以解释乡村及其与国家关系中的复杂关系。本文在延续这一研究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华南和华北汉人社会的宗族研究经验借鉴到云南的彝族社会,最后的结论指出,在当下乡村社会的研究中,除了考虑既有以宗族为基础的权力文化网络框架之外,情境性变化这一维度的加入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乡村社会中复杂关系的真正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