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晚清政府实施外交公使制度的初期,对代表国家与政府履行外交职责的驻外公使的任用条件,并没有明确的章程形式进行规定,主要是由君主饬任.而晚清早期的驻英公使在出使之前却具一些共性的特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其一是对鸦片战争后社会变局的清醒认识;其二是对洋务运动不同程度的支持;其三是对西方世界情形的理性认识.从这个群体中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与清政府驻外公使的任用条件具有一定的吻合性,而这些共性特征则构成了他们被举荐为驻英公使的重要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2.
:18 54年 ,英法美等国纷纷派遣公使到中国 ,并分别在上海、天津等地与中国官员就修约问题进行谈判。修约谈判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华利益而提出的 ,然而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 ,清政府却尽力试图将英、美等国的修约要求纳入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体制中 ,清政府与英美公使之间的谈判实质上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外交模式来处理同一事件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相继率兵船北上 ,联合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对此 ,清政府的策略有一个从分化瓦解到借助俄美进行调停的转变过程。然而 ,无论是分化瓦解还是借助俄美调停 ,都是清政府从传统的外交体制出发以应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具体措施。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清政府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本质的无知 ,而且显示出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交涉时的无能 ,清政府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刘锡鸿出使英国缘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鸿是晚清政府派出的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副使,也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者。关于刘锡鸿出使英国的缘由,历来学者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刘锡鸿出使英国并非是受李鸿藻指派去钳制郭嵩焘,而是因为郭嵩焘本人和总署大臣毛昶熙等人的推荐。  相似文献   

5.
在洋务运动史的研究中,对洋务运动是否包括外交这一问题,分歧颇大。肯定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论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内政”,不包括外交;否定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论者则认为妥协投降外交是洋务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见,洋务运动与外交的关系,是洋务运动史深入讨论下去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症结。拙文拟就下面三个问题,提出不成熟的意见,即洋务与外交、洋务运动与外交、洋务派与外交。  相似文献   

6.
刘锡鸿是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任驻德公使 ,也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者 ,主张从内部整顿吏治 ,以挽救清王朝。他认为整饬吏治须 :成定制 ,赏罚严明 ;维护社会公德 ,整顿土习 ,维护官吏的荣誉感 ;裁减各级政府冗员 ,废除捐输 ;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要做到“以礼驭吏 ,以德率吏”。  相似文献   

7.
曾纪泽是光绪朝驻英法使臣。一八八○年,在崇厚赴俄订约失败以后,被清政府任命为兼任驻俄公使、钦差大臣,前往俄国重开谈判。在交涉伊犁事务过程中,曾纪泽表现了忠贞的民族气节和精明的外交才能,运用巧妙的斗争艺术,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研究曾纪泽赴俄改约问题,有益于总结中国近代外交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驻外公使之一的曾纪泽通过对近代国际法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运用国际法与西方国家进行外交事务上的交涉和谈判,虽然在本质上不能改变晚清政府外交上的弱势地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曾纪泽作为晚清驻英法俄三国公使,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俄伊犁问题交涉期间,他审时度势,采取了备战促和的谈判策略,较好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同时,伊犁谈判也反映了此一时期中外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晚清政府的外交态势,对清政府更好地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枢是清末著名的回族外交官,1903-1907年出任清政府驻日公使。在处理1905年留日学生运动中,杨枢站在留学生管理和清政府外交立场上对学潮表现出严肃而强硬的态度。作为开明派官员的杨枢与留学生的对立与冲突,反映了清政府与新式知识分子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及疏离的状态。文章试图从一个侧面考察1905年留日学生运动的面貌。同时指出,近代回族中不乏具有开放心态和世界眼光的人物,杨枢的个案是对此类回族人物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国际公法,实现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夙愿。至此,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认识西方。引入和学习近代国际法,最终依照国际惯例派遣常驻外国使节,成为晚清外交由传统迈向近代的重要一步。国际法的输入及传播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外国列强更多的侵略要求得到了满足,突出的一点便是它们获取了在北京派驻公使的权利,从此可通过各自的驻京公使直接对清政府施以压力,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已无法避免。1861年1月,咸丰皇帝批准奕诉等人的奏折,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主管外交与通商事务,首任总理大臣即为恭亲王奕诉。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机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中外关系。尽管它的成立有着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受到封建组织原则的影响,但从人们观念形态和中国政治体制近代化的变革来看,仍可谓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于1875年开始正式对外派驻公使,以期深化与西方的交流与认知。清季驻外公使的著述,对西方教育多有记载,公使们对西方的层级教育青睐有加。根据他们的考察,西方的小学教育在于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专门教育担负着为行业输送专门人才的责任,高等教育则是西方一切科技进步的发动机。西方学校的作用,在公使们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促使公使们对国内教育的堪忧之状,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容闳与近代中国早期的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闳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后,积极推动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并被清政府派赴美国作为管理这一批留学生的主要官员之一。随后又担任清政府驻美公使的副手,对早期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并对保护华工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桐城派文家黎庶昌有使欧和驻日的外交履历,迥然相异的西洋风物与一衣带水的邻邦,赋予其使外之文独特风貌。经世致用与孔孟之道贯穿黎庶昌外交活动与文学创作始终,记述旅欧见闻的《西洋杂志》在文本体例和叙述方式上突破传统,使桐城游记的域外书写别开生面。黎庶昌驻日期间,固守儒家传统,着意访求古籍,将诗文酬唱作为外交活动的有益延伸。他的这些活动与其所作《拙尊园丛稿》共同建构出一位“全才君子”的公使形象。  相似文献   

16.
"公使驻京"是清朝晚期的重大外交问题,在坚船利炮武力逼迫下,西方取得了"公使驻京"的权利.在此过程中,西方文明,尤其是国际公法对宗藩制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导致宗藩制度的瓦解.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晚清政府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是晚清外交关系中的一页重要篇章。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进行交涉,最终为侨民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张荫桓的保侨思想,对他能积极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强"洋务运动既发轫于鸦片战争与镇压太平天国之端;自然而然,洋务派及清政府开展的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也是由军事变革为起点的。事实上,"自强"洋务运动所提出并实践的优先发展军事工业的战略不是洋务家们凭空想当然的举措,而是当时中国历史语境必然需求下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下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交织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19.
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对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系统地表达了赫德对中国事务的看法。清政府对此的反应不仅是迟钝的,而且是片面的。《局外旁观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但其实质是扶持行将朽木的清政府,使它能承受英帝国及其他列强的侵略和索要。  相似文献   

20.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在引渡维新派流亡者的问题上,清政府和英、日等国政府发生外交纠纷。维新派流亡者在英日朝野展开游说活动,争取英国和日本对保皇活动的支持。维新派流亡者的涉外活动加剧了清政府与英日两国的矛盾,在客观上进一步孤立了清政府,促成了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序。可以说,维新派流亡者对清政府的外交孤立活动与清政府在义和团战争中的外交严重失序有着不可分离的因果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