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体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 相似文献
2.
3.
民国时期的"太太"不仅是一种称呼,还是一个社会类别。其具有阶级、性别与身份的文化内涵:太太是上流社会男性妻子的专用称谓,这些男性包括达官贵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尽管她们受过教育、具有现代性,但是因其缺乏独立人格和国民身份,受到知识分子的批判。此外,她们仍然处于传统的社会性别权力秩序之下。 相似文献
4.
马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10):66-70
我国学术领域对丽贝卡·沃克及其作品的研究比较少,而丽贝卡·沃克在美国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文章以美国多元文化为背景,以身份认同理论和“他者”理论为依据,从丽贝卡·沃克自传体小说中主人公三种身份困惑入手,分析主人公困惑的原因、身份寻求的艰辛过程与最终黑人身份的建构历程。研究结果,既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族裔身份群体的真实生存状况,也可以认识美国多元文化对混血儿群体的身份建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还能够对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群体的身份定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的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的意义与一般消费行为研究不同,除了考虑消费者的接纳与理解之外,还必须对生产者的心智结构作做一步的探讨。不仅是个人的自然心理层面,社会阶级结构也会影响个人心智的形成。根据布尔迪厄对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分析脉络,在生产场域,以自主性为基础,建构文化产品生产场域的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消费场域,则以不同禀性的凝视建构另一个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消费品味的差别;最后援引布尔迪厄的论点,反思当代大众文化与学术崇拜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6.
7.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是当代著名日裔英籍小说家。作为移民作家,记忆书写与身份认同一直是石黑一雄作品中对外表达的重要主题。以《被掩埋的巨人》和《别让我走》两部作品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石黑一雄小说中主人公对记忆的探寻与身份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陈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18-120
美国华裔文学的身份和属性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全球性的文化认同及整合现象应运而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全球文化。文章试图从这一角度,通过对旅美女作家查建英的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分析,从文化层面上重新给予美国华裔文学身份和属性新的定位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10.
古典名著《红楼梦》凭借丰富的文化意象,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两个经典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策略,发现两个译本在目的语中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方面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杨译本忠实再现了其中的文化意象,真正发挥了"文化传真"的功能,从而真实地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身份。相比之下,霍译本则在很大程度上篡改了其中的文化意象,造成原语的"文化失真",从而扭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异化法处理文化意象是在异域文化中构建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华裔美国文学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及其文化生存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美国作家所处的中美文化背景,使他们可以从敏锐而独特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小说人物所处的生存困境和迷惘焦虑,表现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下寻找文化认同、确定文化身份的艰苦思索和所采取的文化生存策略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转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吸引成百上千万的东南欧移民。新移民的涌入缓解了劳动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但也给"盎格鲁-新教文化一元主导"的美利坚民族身份主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种基于影像语言的传播媒介,美国早期电影不仅为转型期的美利坚民族想象提供一种共同的思维方式,而且为美利坚民族身份的构建提供一种统一手段。从影院的经营、电影文本的表征,到犹太裔电影人超民族性的从业实践,美国早期电影及时地整合新旧移民间因语言、文化等差异造成的身份认同差异,积极推动美利坚民族身份从"盎格鲁美国"到"欧洲人美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社会学领域内,布迪厄强调文化作用的阶级理论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其观点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阶级与阶层理论。与以经济及职业结构为主要依据的各种传统理论不同的是,他将阶级与阶层问题放在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究。他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义,认为它受到阶级的决定性影响并和经济资本一样,凝结着社会的不平等。布迪厄的文化阶级理论,不仅对社会学实现文化的转向做出了独特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秩序、社会等级的形成机制,揭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过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华人在美国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生存状况,他们游离在"两个世界之间",处于失语、从属、次要的社会地位,对他们生存空间的探索一直是华裔美国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以李建孙的自传体小说《支那崽》为例,分析华裔美国小说中生存空间的主题,以及生存空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美籍华裔作家的作品给读者呈现了诸多沉默的人物形象.本文以谭恩美的四部作品为例,借助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苏珊·兰瑟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探讨作品的沉默主题,分析沉默的原因、内涵以及作品中女性如何打破沉默.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解读谭恩美的作品,领悟她在作品中建构华裔女性话语权和多元文化共存景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阶级视阈出发,审视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革命知识女性形象,这类女性的阶级认同常伴随着其对"女性性别内涵"的重新确认和对女性解放的追求,具体从阶级趣味与女性气质、阶级意识与叙事模式、劳动意识与性别重建等三个方面,呈现阶级话语对革命女性的性别重建和文学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社会中个体的身份焦虑感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而滋生和扩散。人们在解决了身体温饱需求后,开始争取社会地位,以求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心理的"温饱度"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我存在的确定性。王尔德一生中令人费解的种种行为可作为社会身份焦虑感的极佳诠释。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对身份的焦虑应被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所代替,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赵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20-122
《玛德琳在沉睡》是华裔美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没有涉及到华裔的内容,但其所阐述的内容则充分阐释了少数族裔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实际状况,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于作品内涵的深刻解读,文中简略阐述了多元文化主义与华裔美国文学,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将《玛德琳在沉睡》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该文章中的主体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走向,而身份与认同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文化研究语境中,以族裔散居视角去审视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界定族裔散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等术语的文化内涵也就凸显出来.斯图亚特·霍尔作为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其"两栖人"独特的文化身份成为我们研究他本人及他的<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提供了极佳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在题材、主题、体裁等方面都比以往的作品更为复杂多元。美国华裔作家开始超越族裔写作的界限,趋向更为普世性的思考。李健孙的小说《老虎尾巴》对康拉德《黑暗的心》的戏仿,其目的在于解构原作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并通过上校“拉布朗克”这一人物形象,揭示美国霸权主义行径。小说所表达的,即在不同文化及族群之间平等和谐的多元文化整合观念,正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主题叙述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