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全球生态危机下传统国际政治学的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济源 《学术探索》2001,26(1):13-15
生态危机是人类在20世纪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关系以极端形式表现出来的后果.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使国际政治学的传统理论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范示,既表现为国际政治学的嬗变,更表现为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嬗变和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环境新维度环境、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2、国家主权观念的淡化;3、国际社会从"国家中心说"到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4、国家安全的多维度从军事安全到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社会阶层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的保证。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了利益的分化、调整和重组,也由此导致了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变化。从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关系这一角度来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突出表现为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上的关系和谐。其中,经济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决定性力量,而经济利益关系的代际传递和发展无疑会受到社会各阶层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行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要受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态变量流转变迁的深刻影响。和谐党群关系建设关键在党,党必须适应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谋求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赵睿 《学术界》2012,(1):143-151,286,287
在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中,生态理论的兴起为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系统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和作用不是割裂的,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知识分子发展赖以依存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知识分子生态环境,首先需要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合理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正确理解知识分子的价值则是创造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其次,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转型社会的必然,所以分析转型社会给知识分子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困境,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第三,需要有文化生态环境的依托.大学作为知识分子成长和生活的“社区”,其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化的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治理离不开政治决策。传统的科层制政治结构将公众排除在风险决策之外,过度依赖专家政治,使风险决策失去了民主程序的监督,极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在社会风险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发展参与性协商民主,平衡政治家、专家和公众之间的风险决策权力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全球民主,构建全球风险治理体系,通过全球合作来解决全球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的个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必须造就健全的政治人格,然而现阶段国民的政治人格缺少宽容、平等竞争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因此,必须采取大力发展经济、健全社会制度、提倡和谐文化理念等措施促进和谐社会理想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而根本上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内涵,它包括民族关系、政治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信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和谐。本文以这一内涵为基础,分析了民族地区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以及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所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最后,提出了面向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探寻中提出并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依据时代变化和国情发展的要求,将其发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这不仅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多层次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等等。其中,政企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和谐政企关系的构建中,政府的伦理行为是政府执政水平的反映,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基础,更是政企和谐关系的保证。1.政府职能道德化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或者,更正式地说,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1]“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级目标.无论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还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都暗含着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体和谐.社会和谐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其保障.社会和谐的关键是社会主体和谐.它包括人的自身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群已和谐,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研究与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健玲 《学术论坛》2002,1(1):146-148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本文从经济、跨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全球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课题。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福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福州市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目前福州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做深层次的分析,并在符合福州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应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卢国杰 《理论界》2006,(11):39-40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物质前提,经济关系的本质主要是一种社会劳动关系,如果劳资关系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政府、法律、三方格局不同的视角,提出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西北地区多数处于我国边陲,又聚居着多种民族群体,因此民族团结对保证国家安全、建设西北地区各省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坚持民族团结就必须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政治平等、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繁荣,从而减少民族差距,促进民族团结,达到民族和谐,共建社会和谐。只有坚持民族团结,西北地区各省区才能和谐发展,只有民族共同发展,才能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的文化审视——费耶阿本德生态环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多样性孕育了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文化守护着多样性生态环境.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导致非西方文化的减少甚至消失,是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多样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科学创新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立人与世界和谐关系中的作用。科学创新创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自由全面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甄颖 《东岳论丛》2006,27(6):238-239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基于社会主体讲信修睦建立起来的和谐政治关系、和谐经济关系、和谐人文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生态理论诉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京希 《文史哲》2005,4(2):150-155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国家与社会是一对矛盾体。考察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必须充分虑及国家与社会这对矛盾体彼此间的结构变动、功能转换与力量消长,以及国家与社会间的历时性关系转换和共时性关系变奏,从中探寻社会体系与政治体系之间生态化关系建构的契合点,以期实现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生态化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9.
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政党——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一个责任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来自国内公民社会的利益诉求,也来自全球治理的共同主张,而后者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压力必然对民族国家执政党的政治行动产生影响,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需要国外政党的合作,更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支持,具体而言,这种合作与支持是通过超越民族国家的政党与社会的功能整合、通过地区认同、全球认同与全球治理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影响力以及在执政背后的深刻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杨名 《理论界》2008,(12):60-62
发展经济是为了让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安居乐业,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生活的方便快捷。但是由于未能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生产力极度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极不和谐的情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离不开生态平衡。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寻求有效建设途径,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