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比中国(1961-2010年)和日本(1946-2010年)的历年出生人数发现,中日都交替地存在婴儿潮世代和婴儿低谷世代,且历年出生人口数量均呈现极为相似的“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M型轨迹。当中日1961-1990和1946-1978年婴儿潮世代和婴儿低谷世代在20年后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两个国家1981-2010和1966-1998年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同样的轨迹特点,并且两者的第二个峰值均小于第一个峰值。依据中国和日本过去所经历的人口世代以及对未来人口世代演进的推算,反演过去并推测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中国人口红利期是婴儿潮世代处在劳动力阶段;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红利消失期是婴儿低谷世代处在劳动力阶段,以及婴儿潮世代逐渐步入退休年龄,生育率保持低水平等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关系,有助于研判宏观经济趋势性特征,并基于人口世代因素针对性地制定预防2015年之后中国可能面临的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及人口红利消失等等问题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控制人口的工是卓有成效的。主要表现在:中央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一以贯之;人口的出生年、自然增长年有了明显下降;人们的生育行为开始转变,少生优育开始成为我国居民的人口意识之一;广大城乡居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和人口总数长期被高估。国家统计局和人口学者用假定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来推测出生人数和生育率的方法是不可靠的。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用年龄别存活率推算1990年8岁及以上人数,与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几乎完全一致。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用年龄别存活率推算2010年20岁及以上人数,判断2010年人口普查存在5.2%的重报率。2000年人口应该只有约12.2亿,而不是普查表上的12.426亿和普查公报的12.658亿;2010年人口应该只有约12,8亿,而不是普查公报的13.3972亿。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掌握我县人口发展趋势,做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现依据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试对我县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分析。一、妇女生育出现了新特点据我县人口志记载;“自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至1964年,本县婚嫁平均年龄保持在男20岁,女18岁以上”。在1964年以前,我县妇女生育模式特点表现为:生育高峰期长而分散;育龄开始早结束迟。即在18岁开始结婚生育,一直到40岁后才逐渐结束生育。七十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开始下降。1981年我县分年龄组生育率(见表一)。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人口老化趋势为养老保障提出了要求 人口控制的结果,是年轻人口数量的相对减少;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事业发展则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这使老年人口数量又相对增加,农村人口老化之趋势已非常明显。据有关人士测算,山东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在20世纪末将达到7%以上。到21世纪30年代,将提高到17%左右,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将达到近1300万。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近几年城镇化的推进使城镇与乡村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但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中国必须关注的三大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金字塔底部在加速收缩,19岁以下年龄段人口性别比失衡,婚龄期女性短缺现象将在"十二五"时期逐步显现.中国的人口收缩--尤其是城市户籍人口收缩,进一步吸引了人口的乡城流动.这种流动近期的表现特征是:初中及以下年龄段流动人口开始减少,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流动人口开始增加,大学生也加入到流动人口的大军.在流向上,人力资本较高者继续集聚到东部沿海,人力资本较低或年龄较大者则趋向于回流或在户籍地就近转移.在性别上,男女两性趋于均衡.中国人口流动加剧了人口集聚的步伐.大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将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增加.流动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会加速偏远地区村庄的空壳化乃至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三步走”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态势和特点,"五大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总量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10多年后劳动年龄人口即可达到最高峰值;本世纪中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已临近最高峰值;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新的高峰。以人口零增长为战略目标的人口发展战略,根据"着陆"方式的不同,分别可称之为"硬着陆"、"软着陆"和"缓着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软着陆"方案的基础上,这个方案并不要求生育率继续下降,相反,在稍有回升后才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的生育政策选择为:全面不分城乡,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结婚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一方为独生子女者结婚,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现在也可以实施,城镇可暂缓几年,2010年以后组织实施为宜;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不分性别普遍生育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目前大约有1亿零300万人,占总人口的9%左右。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老年人口将达到1.34亿人,占总人口的11.7%左右,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2.8亿,占总人口的20%左右。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字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过去的10年中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一是生育率已经接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二是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三是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四是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在经历了人口迅速转变之后,中国的人口变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曾经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国情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都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初由留日学生开始传入中国,其中1898-1917年为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萌芽时期;1917-1927年为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期;1927-1937年为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期;1937-1949年为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的高潮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五四时期传入中国不久,就开始影响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其特殊的重要性,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其特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快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增长模式。70年代以后,由于认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又初步实现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增长模式。与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相联系,中国人口已经开始由成年型步向老丰型。按照国际上常用标准,把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划分老龄型人口的标准。但也有学者把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作为划分老龄型人口的标證准。考虑到我国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0岁,我们这里采取后一种划分标准。但为了做国际对比,有的地方也采用前一种标准。据调查,中国60岁及其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12.
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新情势进行了理论的和对策性的研究。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低生育目标的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趋于完成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问题的终结。首先,中国低生育的实现有其特殊性,是不稳定、不平衡、也不彻底的,生育率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其次,伴随生育率的下降和转变,我国人口问题的焦点开始从高生育率带来的挑战转向人口老龄化及其它和低生育有关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这样的人口问题转型期。从人口再生产规律角度看,中国人口控制的目标并非简单地越少生越好,也非生育率越低越好。最优的生育率调整是超前有序的。由于低生育及其新人口问题的出现,人口转变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开始受到挑战。本项研究是对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一、欧洲国家生育率下降的历史及其机制变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开始不断下降,到1999年欧洲总人口为72,822万,比历史最高的上一年减少了5万多人,到2003年,总人口已减至72,634万,比1999年少了188万人,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这预示着欧洲人口总量已经步入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14.
嬴秦徙民论     
人口迁徙是中国历史上习见的现象。在客观上,人口的运动对促成人口均衡分布,提高人口素质,保证社会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其作用非常显著。此外,在促进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强各地区间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人口运动也具有不可忽视、甚至是十分必要的意义。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王朝前身的秦国,很早就开始推行有计划的徙民政  相似文献   

15.
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总量经历了从1亿人以上下降到1亿人以下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与2010年相比,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为-10.04%,其中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为-16.87%,成为全国人口负增长最严重的省份。在东北地区38个地市级行政单位中有33个人口负增长,11个边境地级市总人口10年间下降接近1/5,黑龙江省两个地级市人口增长率低于-30%。与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相比,东北地区出生人口下降速度更快,人口负增长进程更明显。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判断,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劳动力老化严重,特别是在农村,5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一半。缓解或减缓东北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一方面应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另一方面应减缓人口外流速度,有效降低人口负增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1982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老龄问题大会,确定把60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按照联合国规定,60岁以上(含60岁,下同)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地区和国家,称为“老年型”地区或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从70年代以后,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相继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从本世纪末开始,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1975年到Z000年每隔25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几乎增长1倍,这个期间世界总…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最近三十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一直是东部高于西部,而且区域差距不断拉大;从人口城市化的增幅来看,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所差异,在2000年以前,东部的增幅高于中西部,进入2000年以后,中西部后来居上;人口城市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统计口径变化共同造成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及其增加幅度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86年在过去历年测算的基础上,曾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年龄表中3~30岁女性人口,用自编1981年中国女性寿命表存留率计算生育年存留人数;用1981年1‰生育抽样调查的年龄别生育率,将1981~2000年各年交叉对应的21—29岁生育高峰年龄段,进行生育力单位人数折算;用折算所得生育力单位人数,对2000年12亿人口控制要求进行了测算。这一测算结果,曾在内刊刊登。现在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手工汇总主要数字已由国家统计局公布,主管部门编制的1981年中国人口寿命表亦由中国人口年鉴(1985)发表。近日根据这些新数据,对12亿人口控制要求,重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老年人问题》课题组根据查阅并分析研究了历次人口普查中的有关资料、档案,以及于1986年5月对1926年6月底前出生的550位市区常住户口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知: (一)福州市区老年人口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1982年,60岁以上(含60岁,下同)老年人10.8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57%,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成年型阶段;1985年,60岁以上老年人12.13万人,占总人口的10.2%,已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中国1979-2010年的人均GDP增长模型并辅之以序列平稳性、协整关系和序列相关等检验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获取了显著的人口红利,而城市化与对外开放等制度条件因素则进一步放大和提升了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文章认为,促使乡城迁移人口由"半城市化"状态向彻底城市化状态的转变以及增加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企业对外竞争力等措施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继续获取人口红利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