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 2021年收录文献为样本,对国内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研究在2002年后发文迅速增加,但研究学者团队和机构合作整体情况较弱.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民族地区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开发、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等.总体研究内容广泛,却还没有形成系统.未来在围绕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新转化、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基础上,可加强中观、宏观层次经济学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一、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山区,以其自然环境的奇特优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渊源、人文景观的内涵浑厚、民俗风情的纯朴浓厚等优势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就拿湘西州来说吧,该州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区,地处湘、鄂、渝、黔边界,雄奇秀美的山水风光、光辉灿烂的文化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使湘西州的旅游资源久负盛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湘西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长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毅 《民族论坛》2003,(10):63-64
所谓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有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很好的开发成旅游产品加以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展示、宣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扩大所长期以来,基于民族地区的现状,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来振兴民族文…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民族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是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梳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创新发展对策提出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景观、景点极具地域特色,一直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发展、完善、凝练及提升过程中,仍存在"旅长游短"等诸多问题;应在遵循旅游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探寻产业层面优化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侗族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会同、黔阳、溆浦和邵阳市的绥宁等县,其中怀化市是侗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占全省侗族人口的90%以上。侗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忌讳、传统节日等。侗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资源,充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如何理解民族旅游成为当前推动该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考察,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了新的结论.我们认为:民族旅游就是旅游者以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8.
民族旅游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民族认同”的相关理论,试图探讨民族旅游对于西南少数民族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下,旅游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中愈来愈发挥其重要作用,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看,民族文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在资源。如何发挥旅游经济中民族文化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争议不断的“民族”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作者的观点.按照中国人的理解,以生物性、血缘性及传统文化为认同依据的民族在古代就存在了.中国的民族出现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即出现阶级划分和地域认同是民族形成的标志,这样,民族就形成于部落及其联盟瓦解的基础之上了,也就是民族与早期国家的形成基本同...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蚋和比较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固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广西民族地区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旅游扶贫功效的发挥必须保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选择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方式、协调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提高贫困人口人文素质,方能有利于广西民族地区贫困缓解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民族旅游文献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发现国外对于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的文化变迁以及民族艺术品的转化与复兴等四个方面.而国内对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族群身份与文化认同、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复兴等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既有来自主流社会的建构,也有地方族群的自我认知.在旅游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之间的交往接触引起地方民族对我者和他者的文化判别,进而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考量.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主作为一种旅游发展中的特殊方法,强调社区居民的利益优先权和决策参与权,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社区自主构建也完全体现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和保护.由于受条件局限,社区自主还需要政府在管理、规划、人力资源、资源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一种以物为媒介的关系纽带。而在民族旅游诸事务中,民族旅游纪念品成为众多因素和复杂关系附丽的物品。人类学对物的民族志研究以及所形成的知识谱系,在分析特定物方面具有范式意义。其中民族志对物所秉持的原则值得特别提示:有些东西可以赠送,有些东西可以出售,而有些东西不可赠送、不可出售,必须保留。民族旅游纪念品包含着以民族作为装饰的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关系繁杂,需要细致地加以厘清,谨慎地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相继出现,造成旅游村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失调,严重威胁了村寨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指出旅游经济活动所具有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环境的公产物品特性等因素是引起旅游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和根本原因,并就此提出解决旅游村寨环境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直接涉及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开发、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开发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以保护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实用价值、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通过法律保护可接触性文化遗产,通过引导、教育社区民众以保护不可接触性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旅游节庆的主题创新、开发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元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对民族旅游节庆的运作模式和机制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