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是见证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全面改革的第一年。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回顾五年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入世”开放承诺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集中研究金融服务贸易的“入世”承诺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入世”承诺对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金融服务贸易“入世”开放承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不断进展,中国“入世”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本文着重分析了“入世”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指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入 WTO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是对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入世直接对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造成冲击 ;二是对孕育新的政治文明的影响 ,入世既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有利于促进政治权威的世俗化 ,同时又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形成挑战 ;三是对新时期政治稳定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 ,入世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三个文明”建设 ,有利于政治稳定 ,另一方面又给我国的政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业开放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本文在对“入世”以后三年过渡期内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入世”后过渡期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我国企业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对中国市场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进一步开放,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外资品牌抢滩中国,而原来的保护民族产业的国家政策又将逐渐减少,新一轮的中外企业品牌大战将进入高潮,我国企业必须面对“入世”后的竞争,采取提升自己品牌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的角度看我国加入WT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必将给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进而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活。本文认为,从政治上对中国加入WTO进行深入思考是认识、把握我国“入世”带来的影响,从而趋利避害的关键,并在分析中国加入WTO的政治意义和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和挑战,也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应对入世,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首先是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品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应对入世,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要充分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资料信息     
澄清对“入世”的误解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程的加快,有关“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讨论日趋热烈,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误解需要加以澄清。误解之一,有人将“入世”等同于大幅度削减关税税率和拆除非关税壁垒,进而认为我国经济将遭受严重冲击。实际上,能否有效保护国内经济的关键不在于维持一个多高的名义关税税率,而在于完善关税制度。误解之二,有人认为中国“入世”后,不得不逐步拆除对一些幼稚产业的保护机制,由此我国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将不是高度化,而可能是…  相似文献   

9.
文彬 《学术研究》2000,(2):29-3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入世”)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金融服务行业首当其冲。在“入世”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这使刚刚发展起来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中国入世后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探讨加入WTO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影响。我们认为 ,讨论入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影响 ,首先要从理论上回答全球化对中国现实政治进程的影响 ,要弄清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价值的总体走向。换言之 ,我国意识形态不能只是被动地面对入世的挑战 ,而应基于中国政治价值定位 ,根据意识形态的功能 ,创造性地面对入世现实。在这一前提下 ,文章分析了入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影响 ,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