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克私有财产学说是由私有财产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产生源泉(人类劳动)、占有限度(自我享用)这三位一体构成。它的现代性意蕴相应地表现为:政治学的现代性意蕴——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不再源于授命于天,而是源于劳动生产的合理性;哲学的现代性意蕴——人的必然性与自由性不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于劳动;伦理学的现代性意蕴——人类贪欲具有生产效能,不再是道德谴责的对象,反而成为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对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最初表现进行了分析,供研究这一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理想代言人的洛克顺应历史、启示未来 ,他的政治理论承中世纪自然法传统 ,以明智理性的态度、朴实简明的语言捍卫了个人权利与自由 ,他的体系也蕴涵了自由主义的政治逻辑并一直影响到当今学人。探析洛克的政治逻辑对于从应然视角揭示人性、政治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也许不无借鉴意义。一洛克首先预设“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 ,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 ,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公共福利。”1 他认为要正确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其起源…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观点认为洛克是二元论者,因为他在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来源的同时,承认反省也是认识的来源,而后者正是洛克哲学的唯心主义因素。罗森塔尔、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就持这一见解。近几年,国内有些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但是他们往往基于洛克是直观的反映论者,肯定他关于反省学说的唯物主义性质,却没有把握住它的更加积极的因素。我们主张:洛克关于反省的学说不仅是唯物主义的,而且他重视“反省”,表明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主客体在认识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6.
张鲲 《理论界》2009,(11):95-96
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本文重心不在于探讨亚里士多德实体观前后演变的内在线索,而是要着重讨论其实体学说中的潜能问题。潜能与实现,质料和形式,正是亚里士多德实体论中的两对重要范畴。而潜能,更是沟通了质料与形式,连接静止和运动。质料以潜能的方式等待自己的形式——就像化茧成蝶的那一刻,即使化蝶意味着茧的消逝,即使形式的完满同时就意味着完成的终结。但化蝶那一刻的美丽,是只属于潜能的惊艳。  相似文献   

7.
洛克的财产正义论思想可归结为一个命题:无财产,不正义。它包含了三个维度的问题:财产权的确立何以正义?财产权的分配何以正义?财产权的保障何以正义?洛克认为,财产权是个人劳动的结果,由劳动带来的排他性财产权是正当的。劳动占有财产有两个限制性条件:“留有足够的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所共有”与“不能取得超过他所能够享用的份额的公有物”。人们缔结契约,组成社会,建立国家和政府,是为了解决财产权的纠纷,对财产权加以保障。财产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政治权力不能被滥用到去侵害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8.
<正> 在十七世纪欧洲大陆的哲学体系中,实体范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时,哲学家们都以回答什么是实体问题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对世界的实质作出哲学家自己的解释。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作为十七世纪尼德兰的杰出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也首先研究了实体问题。实体学说是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和核心。他的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和宗教无神论,甚至社会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9.
洛克的自然法是理性法与神意法的统一,上帝的意志不仅赋予了个人权利不可让渡的神圣性,也同时赋予个人义务不可抗拒的神圣性.而一旦自然法的神学根基得以建立,洛克又将这个宗教背景悬置起来,使其自然法以一种完全符合常识理性的方式去构建他的政治哲学.洛克自然法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自然理性的确认而拒斥传统权威及教条,寻找到道德共识的基础,并发展出政治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0.
余凯 《兰州学刊》2008,(3):32-35
“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在分权学说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文章通过对分权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和美国联邦党人的比较分析,梳理了近代分权学说发展的大致路径:从“两权分立’’到“三权分立”,权力的划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从“立法至上”到“三权平行”,立法权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司法权的地位逐渐上升并最终取得了“司法独立”的特殊地位;从简单的权力分立到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分权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从简单的职能分立到职能分立与人员分离相结合,分权变得更加完善,也更加容易操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事物的必死性和瞬时性使得人类的生命变成了“不可承受之轻”。为了把人的生命从这种“轻飘飘”的虚无中拯救出来 ,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学说。这一学说要求每一个人对自己正在或即将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问一句 :“我是否希望它再来一遍 ,乃至千百遍 ?”并且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 ,都要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好像它会永远重复一样。这样 ,就能极大程度激发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 ,从而在主体层面赋予瞬时性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和重量  相似文献   

12.
尼采“超人”学说探析林乐香一、“超人”学说的提出及其在尼采哲学中的地位尼采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尼采目击了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及社会的许多不良现象,所以他对资本主义充满“憎恶”,使用...  相似文献   

13.
石烁 《天府新论》2022,(6):53-63
约翰·洛克的财产权学说一直是西方思想史研究的重点。在殖民语境下重新审视这一学说,有助于揭示洛克思想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互动关系。在文本内部,通过对《政府论》下篇“论财产”章的再阐释,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洛克财产权论述的殖民读法,表明洛克的财产权学说是在对美洲经验的参照之下搭建起来的,并暗含着对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否定;在文本外部,通过考察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特点与洛克在卡罗来纳殖民地的记载,表明了洛克的理论表述与他的殖民经验之间存在着张力。  相似文献   

14.
陈坤 《兰州学刊》2011,(1):82-91
塞尔试图用其社会实在学说来解释社会实在是如何与物理实在并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的,以及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本体论状态。但由于其未能区分实体与事实,从而造成了诸多含混之处,削弱了该学说的融贯性与说服力。对这些含混的澄清有利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解社会实体的方式,这种理解方式建立在明确区分实体与事实并明确承认社会实体的本体论地位的基础之上。它将社会实体理解为创制规则与行为事实的结合,并提供了对创制规则自身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马飞 《理论界》2011,(5):112-114
政体问题是西方思想史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古希腊到近代的一些重要思想家之政体学说的梳理,分析每种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找寻每种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勾画出政体学说演变的轨迹,总结他们对19世纪后的现代政体学说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个人财产权是人的自然权利,从自然法中衍生出来.政府的产生只能是基于财产权的统治权,保护个人私有财产权构成了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立法权对财产权不能专断.税赋在交纳国家财政之前属于个人财产,公民的同意是政府征税的合法性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者洛克对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就其真理类型的思想进行探讨。洛克的前辈培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真理的分类,但通过对其著作的研究,我们发现他实际上是把真理分为两类:即自然哲学的真理和宗教神学的真理。培根之所以这样分法,是同他所处的时代刚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出来,尚未彻底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有关。培根把真理分为两类,实际上是企图为自然哲学的真理争得一席之地,以便同宗教  相似文献   

18.
自然状态乃是洛克政治哲学的起点,在洛克政治哲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长久以来.围绕这一概念的误解与分歧一直不断.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乃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对洛克自然状态清晰的界定.本文试图从洛克自然状态的特征入手,主要从自然法的角度来深入分析洛克自然状态的内涵,并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展开对长期围绕这一问题的各种误解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洛克是从知识问题的探讨开始而转到对语言问题的探讨的,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知识必须以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命题的表达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在洛克看来语词指示人心中的观念,不过由于洛克认为我们无法知道事物的实在本质,我们心中的观念从根本上并不和外物相符合,也不同别的观念相一致,因此,他就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李香钻  郭战伟 《兰州学刊》2005,(5):44-45,36
洛克的主权思想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议会主权或人民主权.本文通过对<政府论>文本的解读,分析作为洛克思想基础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着重探讨其对立法权的至上性和有限性的阐述,指出其主权理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以尽可能揭示洛克思想的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