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道家除了作为先秦诸派思想中以“无为”而为世人所熟知的派别,影响后世以外,还有其思想体系中所蕴含“道法自然”的自然法的思想体系更是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社会道德责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对他人的社会道德责任、对家庭的社会道德责任、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对国家的道德责任。这四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目标,养成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体化,是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坚持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以及红色传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三全育人”机制有机结合,激发全员的政治认同意识、激活全程的铸魂育人力量、激励构建全方位的思政实践育人格局。推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实践,需要通过目标、内容、载体和机制的系统构建,打造生动的、贴合新时代特征的实践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篇文章对湖北民间艺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智慧结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以及生活经验值得大力发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上是对民族特性的价值保存。论述了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高校中传承下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这两种倾向与价值推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乡土文学"价值观念的双重变奏的话,那么,废名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乡土文学观无疑属于后者,而在废名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趣味性、自然观、文化意识与现实关照则更是乡土文学创作实践中的特立独行。如果以社会政治理论分析为主的文学批评观来看,无疑是保守与落后的文学观,但是我们如果从审美角度审视废名的文学创作,则可以从中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在现代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转型,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传统文化重构现代审美的可能,对传统转化与西方思想冲击位移进行更好的梳理辩驳。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革命内涵和鲜明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命脉,也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高校应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内涵,开发整合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党建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党员自觉传承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是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国家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在社会保障中应起着主导作用;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文章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必备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展开教学,承担着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思想和教学资源。通过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思想,能够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蕴含在文化之中。文化自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观,指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且能够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觉水平,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在文化自觉视域下寻找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的途径,提升文化自觉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于晴 《人才瞭望》2016,(4):183-185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价值观念,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这方沃土,更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打造学生精神力量、深化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基于此,指出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一课堂、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优秀师资、拓展传统文化校内平台、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等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最终实现其德育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周易》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长达五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其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周易》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更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周易?蒙》卦中蕴含的教育理论来获得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指出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来临,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实效性还是不够。因时而化,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中的时代价值。本文建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研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学资源,探索实施融汇新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团推广、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环境营造中,为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和普适性的实践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也为军队铸魂育人增添了丰富的养料。在青年官兵注重个性、追求多元思想,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差异较大的今天,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铸魂育人的强大正能量,这对于把青年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梦、强军梦上,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线,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人才工作和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的准确定位,充分反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内  相似文献   

16.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供人们日常使用和观赏的器物,更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器物造型,纹饰图案,名称谐音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陶瓷中蕴含的博大精神的寓意文化,以更好地欣赏陶瓷珍品,发扬悠久的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和气生财”、“一团和气”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对创建和谐型组织,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及其主客观条件。毛泽东文化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理论准备期、思想形成期、思想成熟完备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历史特点:政治性、开放性、科学性。以及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我国建成体现和谐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进行支撑,这就是和谐文化。这里所讲的和谐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以和谐作为整个文化脉络的中心,其中蕴含了和谐的思想及价值等。这一思想是指引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中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定,为了尽早的建设和谐社会,就应当有一个明确、统一、先进的文化结构这就应该正确处理好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继承、借鉴与科学创新的关系,强化国民共同体的政治、文化认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设计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流动的、向前的,而设计的意义在于是体现文化思想传统的较好方式之一。一个时代文化的历程是漫长而短暂的,而传统正是集各个时代文化思想的大成者,设计的传统化与时代感是血脉相承的,将时代融合于传统、传统体现出现代感,这呈现的是设计文化的一种流动、一种前进、一种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