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内容更加开放、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做到“敢于亮剑”、力争实现“虚实结合”、真正形成“从独白走向对话”,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提出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内容,注入了新鲜活力。在高校思想政治中,要努力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中,本文探讨了主要的原则与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化、教育的公平化,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智能原住民”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危机、教学内容未与智能时代结合、教学模式的智能道路还不明朗等。为更好地使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智能社会”大背景下“以人为本”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更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的“隐性流失”作为辅导员队伍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也对辅导员本身的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如何避免辅导员队伍的“隐性流失”,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和负责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对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进入新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渐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环境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立足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针对当前形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高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创建科学的管理系统、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利用好“三个平台”、树立自身形象、加强网络教育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党组织提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针对中国梦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高校纷纷进入全面网络管理及教学的转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时面临着深刻的“大考”。在新形势下,我们看到构建新时代高校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有着清晰的演变规律,经历了“借用-整合-融合”发展阶段。融合阶段下LAMS体系,是依据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新时代高校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型。它包括个性化学习、数字化交往、智能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四位一体,具备了导向功能、纠偏功能、评价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思政课”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对多元文化带来的诸多“变化”保持客观态度,始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于人、于社会、于时代的意义责任“不变”。“大思政课”创新实践就是要整体上把握育人的“事”“时”“势”,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路径,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思想,其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关注度、接受度和认同度。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致中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关系,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最持久的力量,“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思想指引。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时代所需。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特定的逻辑进路,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旗帜鲜明,讲好马克思主义道理;强化使命担当,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史为鉴,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走向未来,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得“90后”大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一些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应借助“微媒介”,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探讨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所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下,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育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应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心理育人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认同感与接受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其还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使思政工作“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成为可能。心理育人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理念方法上的借鉴,增强育人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充分结合。基于此,本文将具体探究心理育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不易被察觉的、隐蔽的一种教育方法。学生的情感、意识、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受这这种隐形教育的影响。本文从探索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出发,这对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有效性是衡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在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行为表现上都出现了新的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应地面对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越来越复杂的新情况,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实现其有效性,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发展人才的培养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念、内容和方法将成为学界和高校重点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想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其突出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才能够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得到迅速的普及,这让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严重地冲击每一个处在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体系。网络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它给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模式,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此情形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找出有所创新的地方,积极建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行政负责制,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式与主动性交流方式,以此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让其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等。  相似文献   

19.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也改变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习惯和老思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它与世界同步,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一种体现,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在这个信源碎片化的世界里,我们要掌握“第二媒介”,要走进“第二媒介时代”,将“第二媒介”合理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之中,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在数字媒体化的时代里,紧贴实际,育人为主,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寻求一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