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用语作为公共场合的一种语言信息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通过对舟山市党政机关及公共服务行业语言使用情况的多角度调查考察,了解舟山市社会用语的特点,目的是规范社会用语,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并以此为个案,探索当前我国中型开放城市社会用语的特点,提出语言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中的热点,在城市语言中,有一些代表城市特质的社会用语值得深入探讨,这些用语可以称作城市标示性社会用语,包括名称型用语、广告语、标题型用语等.这些标示性社会用语与其他语篇中的语句最大的不同是其话语的交际语义内容不再重要,而其标示提示性意义大于交际意义,在语句形式上有固定的程式化表达模式.这类用语在语言上有一定的特点,如店名和品牌名外来音译词较多,不用虚词等,在语用上多有隐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类用语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注意社会的规范,比如繁简字混用现象、译音中的字母词与汉字混用、缩略语不规范等都值得注意和纠正.  相似文献   

3.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公文用语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强调公文用语的规范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网络英语用语的构成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中常用的一些英语用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汉语词汇产生着影响。本文运用了一些常用的网络英语用语实例,归纳和分析了其构词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作为新时期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展现了上层建筑内外兼修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以日常生活用语描绘的中国梦又深深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社会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用语的内在契合,焕发了中国梦无穷无尽的魅力与力量。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媒以规范的语言为载体,通过不同手段的传播示范,反过来又可促进社会用语的规范,各种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窗口,不仅仅反映了有关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力度,对推动语言文字规范也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各种传媒的新闻用语很不理想,方言词、外来语、错别字以至各类语病充斥报纸、荧屏,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媒以规范的语言为载体,通过不同手段的传播示范,反过来又可促进社会用语的规范,各种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窗口,不仅仅反映了有关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力度,对推动语言文字规范也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各种传媒的新闻用语很不理想,方言词、外来语、错别字以至各类语病充斥报纸、荧屏,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深圳和香港社会语言环境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点。即语言现象复杂,粤语、客家语、闽语三种语言并存共生;英语对母语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不少英语语汇融入流行于深港的粤语之中,形成怪异的语言文化现象;社会语言环境较为混乱,大众传媒的不规范用语时有所见所闻。在这种环境中的中小学中文母语教学必然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应从改善社会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诸方面努力,提高母语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规范的商业用语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商业用语上的“文化污染”之所以能泛滥成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历史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还有政策上失误的原因和国民心理素质方面的原因,而缺乏全国统一的关于商业用语的立法,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高层次文化群体与低社会公德意识的矛盾现象。一些人自认为自己文化水平高,不重视道德修养,不讲究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缺乏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规范。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的因素和个人的因素外,学校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不够是重要原因,而这与对社会公德教育及其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本文运用对照比较法分析了英汉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并运用动态考察法揭示了部分词汇内涵的新变,旨在说明只有把英汉两种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语用习惯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有很大差异.将汉语公示语译成英语时,译者要遵循语用等效原则,树立跨文化意识,加强语言修养,培养敏锐的语感,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差异引起的信息障碍,以保障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3.
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语用行为受制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 ,由于语用中文化差异的存在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往往因使用的外语不符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而无法实现预期的交际。作为英语学习者 ,我们只有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 ,找出英语语用失误中的文化根源 ,才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从韩国申“遗”成功谈大学英语中的本民族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各类新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中,目标语文化知识的输入弥补和丰富了以往教材的不足。然而,文化的输入不应是单方面的,学外语的目的之一应该是对外传播我们的本民族文化。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界一直十分重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研究,而对外语教学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遇到的交流障碍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了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解决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外语学习标准》与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是两个不同国家有关外语教学标准的教育文件。美国"5C"标准指的是交际、文化、联系、社区和对比五个方面,它们被看成是美国的外语学习目标;中国的英语学习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内容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本文旨在通过简要比较中美课标的异同来审视我国的新课标,希望该研究能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一份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展开的语用调查问卷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态度问题作了展示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尊重别人的文化,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要懂得适时地让外籍人士了解我国的文化和语言,以消除他们因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不快,从而促进我国的对外交流事业.  相似文献   

19.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等处书写或设置的各种标牌或警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媒介,人们对于公示语这个能够展现中国国际形象,体现城市文明水平的窗口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从英汉语言的特点和差异出发对英汉公示语的表达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公示语翻译背后的语言文化影响以及探索公示语互译的策略与技巧,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核心和精华部分的习语可以说是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