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亮 《东西南北》2011,(5):42-44
与陈永青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性格直爽、豪迈,也不乏温情、细致,与其他“镖师”不同,陈永青绝无一句“黑话”。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09,(3):62-62
王扬才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政工干部,退休的他热心于公益事业。担任社区志愿者以来,他运用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不辞辛劳,积极开展“大墙”内外的帮教工作。他的帮教事迹得到了监狱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表扬,展现了一位老同志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夕阳风采。  相似文献   

3.
梦想是蜥蜴的尾巴,被切断才会更鲜活。有一位美国人,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此生,他要做一个富人,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和资产。他一直为这个梦想奋斗着拼博着。上苍不负有心人,30岁那年,他挣到了百万美元,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他继续奋斗着,雄心勃勃,因为百万美元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千万富翁,他确信他有这个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冯 《东西南北》2010,(4):64-64
人世间的事情永远是公平的,得到了就会失去。大回姓回,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嘴大耳朵大,人叫他大回。叫惯了大回,反倒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大回是能人,专攻垂钓。手里一根竹竿,就是钓鱼竿;一个用针敲成的钩,就是鱼钩;一根纳鞋底子用的上了蜡的细线绳,就是鱼线;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漂。  相似文献   

5.
我问他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将来能找一座山,有一片自己的庄园.盖三间小木屋.他可以在里面安安静静地看书…我忍不住嘲笑他.这是多么幼稚的世外桃源梦想啊。他却很认真地说。只有做不到的人才不敢去想。对我来说.只要去做了.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先救谁     
一家工厂失火了,工人全部逃了出来。忽然听到楼上有孩子的哭声,大家又喊又叫,却都犹豫着不敢进,只有他一个人冲了进去。 他看见了一只已经被烧着的摇篮,赶紧抱起孩子,刚要下楼,又听见哭声。四下浓烟滚滚,怎么也找不到孩子。火势越来越猛,他抱着孩子刚走下楼梯,楼板就轰一声塌了,他的头发也被烧着了。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称皮尔森教授(C.A.van peursen)是具有360°视野的真正的哲学家,他也是我来荷兰有幸接触到的几位知名教授当中的一位。自从读了他的已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文化战略》之后,想把他介绍给中国读者、中国哲学界的愿望油然而生。在一次招待会上,偶然的机会,皮教授  相似文献   

8.
Herbert A.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西蒙在这篇文章中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生活的看法.通过他的叙述,读者能够窥探一位学者对某些问题所作的别具一格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08,(7):19-19
如果没有这场大地震的话,这时候的四川应该是风景最美丽的时候,一位医生和他的亲人一起来四川旅游,一场地震夺取了他9个亲人的生命。亲人永远地留了下来,他也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灾区最缺的是医生。当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3天3夜没有休息了,"北川待了两天两夜,这里呆了一天一夜,只要我能救,我就会尽量多救一个。"记者问:"你现在救了多少伤员出来?"他说:"我大概救了27个吧。"  相似文献   

10.
陆勇强 《东西南北》2008,(10):26-26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目标,他的面前就会有路。有一个少年,在正当读书的年龄里,他离开了学校。好听的说法叫"辍学",其实就是失学——他读不起了。他到城里去找活儿干。城里有那么多等着再就业的人,哪里有什么好活儿等着他找?他很清楚这一点,也没做什么绚丽的梦。所以,当一家快餐店的老板答应让他试试,他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那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那是一份工资很低,但却很累的工作。他不挑,也不说什么,即使有时一天要跑近百趟、送几百份快餐。  相似文献   

11.
M受助记     
2008年10月10日,M兴奋地来到了社工点,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掏出了崭新的身份证给我们看,高兴地说:“我终于拿到了身份证了,总算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看着M激动高兴的样子,我们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12.
喻欢 《社会工作》2009,(1):49-49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诚时,他对我笑、拍手、跺脚,还握住我的手拍手。他妈妈说他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会说话,就是不停的在拍手、跺脚。我说,这也是阿诚的一种表达方式呢。我笑着对阿诚说:“你是在说你喜欢姐姐对不对。”  相似文献   

13.
悖论与语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悖论 1.0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指由肯定它真,就可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又可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这类命题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A蕴涵非A,同时非A蕴涵A,A与非A等值。 1.1悖论的原型语句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大意是:一个克利特岛人说,克利特人说的都是假话。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得认为这还不算严格意义的悖论,因为虽可从其真推出假,但从其假不能推出全部真,因此他把这句话改成“我说的这句话是假话”这种形式,并将它作为一个难题向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提出挑战,这就是所谓的“说谎者悖论”。“说慌者悖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02,(4):43-44
在湖南省邵阳市社会福利院,常可以看见一位60岁上下老者的身影在院里院外忙活着,他可不是来这里休养的,他是这里的当家人——邵阳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赵纯华。赵纯华自1990年任职以来,每天都是这样没里没外地忙活着,他和全院干部职工一道,艰苦创业,锐意改革——  相似文献   

15.
永不懈怠     
沈园 《东西南北》2008,(6):31-31
生活永远都不能停止努力。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多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刚当上乐队指挥时,他有些洋洋得意,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没人可以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有一天排练,达姆罗施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当他准备派人去取时,他的秘书突然说了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了。"秘书的话把达姆罗施弄糊涂了。他愣了一下,随口向乐队成员问了一句:"你们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相似文献   

16.
上海和香港中层管理者工作伦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社会》2004,(7):15-21
工作伦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韦伯的著作中。在《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论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A·Levin认为"这种伦理被定义为  相似文献   

17.
宫学萍 《东西南北》2010,(12):42-42
认识一青年才俊,刚刚30岁出头,年薪就接近百万。 即便优秀得如此出类拔萃,也不能保证他日子过得舒畅。他整天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忙得把娶妻生子的大事都耽误了。  相似文献   

18.
【案例】 李先生,男,37岁,大学本科学历。他原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工作,收入较高。一年前,因为一场意外车祸使得他不得不做手术双腿截肢,工作也因此丢掉了。  相似文献   

19.
检察院接到一封举报信说:“厂长扬言叫我一辈子下岗……”1997年6月的一天,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控申举报接待室接到一封署名A的来信。信中说,去年他以一个有责任心的该厂职工名义,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该厂厂长格某的经济问题,最近仍在厂长位置上的税某扬言要他“一辈子下岗”,这些带明显报复性质的威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位的厂长要让手下的职工“一辈子下岗”,这是易如反掌的事。问题是厂长都某究竟有无经济犯罪问题?职工A反映的情况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职业敏感,控申科的检察…  相似文献   

20.
《天津社会保险》2011,(5):19-20
王瑞刚,在年轻同事面前,他的确称得起"先生"。因为业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每当年轻同志向他求教时,总是耐心讲解,孰不知,他的经验源于他的刻苦学习和钻研,稳得住神、静得下心、舍得下功夫是他的特点,他就是靠勤于思考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费用审核经验。自2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