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许多报刊和其他公开出版物在表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时,都一致采用了“台独分子”这一称谓。笔者认为,“台独分子”这一称谓只是道出了这些人的行为方式,并没有道出其本质,也就是说,这一称谓并不十分准确。多年来,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就两岸关系定位问题搞了很多名堂,什么“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特殊两国论”“一边一国”等,表述有所变化,但他们推动“台独”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台独”是什么?其本质是搞分裂祖国的活动,是搞民族分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  相似文献   

2.
高尚举 《社科纵横》2008,23(7):63-65
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她是中国的一个行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投降之初,少数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策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开启了今日"台独"分裂势力的源头.台湾的起源和历史沿革是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后 ,世卫组织成为大陆与台湾在国际场合较量的一个新的主战场。台湾屡次鼓动“邦交国”提出“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 ,以帮助其以迂回渐进的方式突破联合国周边组织 ,进而达到“重返联合国”的最终目的。近来 ,由于陈水扁当局加大了政治投入 ,以及大国势力的介入 ,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斗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本通过频繁会晤台湾民进党要员、鼓吹共享"价值观"理念、"选战"暗助蔡英文、支持岛内政界对日渠道整合等手段,极力拉拢民进党向日本靠拢。特别是2016年5月蔡英文当局上台之后,安倍政权极力迫使其对此前争议议题让步,努力提升彼此经济及安保合作层次,并强化与"台独"势力的勾结。日本此举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与其"正常国家化"加快转型、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直接相关,亦与蔡英文当局"媚日反中"政策不无联系。不过,鉴于美国政府"不支持台独"的持续表态、对华关系在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蔡英文当局尚不敢在"台独"问题上公然冒进等制约性因素的影响,近期内,日本提升与蔡英文当局关系的范围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极强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 ,在与台湾分裂势力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 ,也要与台独文化作斗争。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两岸统一 ,可以跨越目前的政治障碍 ,也可以有力地打击台湾分裂势力 ,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在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实现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使台湾问题进一步凸现,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裂分子的运作下,台湾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倾向,中央根据两岸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把对台工作的重点由“促统”转向“阻独”。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进一步表明我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大陆对台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两岸关系问题的法律内涵进一步丰富。多年以来,我国对台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台湾工作通讯》2021,(3):F0002-F0002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台湾代表团的审议。汪洋指出,台海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风险挑战不可低估,但主动权和主导权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广泛凝聚反“独”促统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复杂严峻,风险挑战上升,其中“台独”分裂势力图谋利用“修宪”等方式为“法理台独”预留空间,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会从根本上冲击两岸关系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福扯,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台海方向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界台湾帮的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主席 1 998年访日时与日方领导人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和 2 0 0 0年 5月接见日本“日中文化观光交流大会使节团”时就加强中日友好发表的重要讲话 ,从战略的高度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对日关系的决心和愿望 ,为建立和发展 2 1世纪两国间“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 ,中日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长期存在于日本政界的一小股亲台反华势力即所谓““台湾帮””至今仍在活动 ,不时跳出来干扰和破坏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此 ,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马孆 《创新》2007,2(2):10-14
民进党当局出于地缘战略的考虑,在东南亚重点推行“台独外交”。一些东南亚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考虑,采取的是一种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搞平衡的实用主义政策,因而在台湾问题上不断突破对中国的承诺,使双边关系受到影响。东南亚国家应与中国联手遏制“台独”,这不仅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也符合东南亚各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与欧洲右翼势力的发展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亦有其独特轨迹。而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则与当代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的组织构成、理论走向也发生了变化,近十几年来日本经济低迷也是日本右翼势力滋生的一个背景。此外,日本右翼势力试图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信中国”,来为日本宪改和加强日本重新军事化提供理论依据。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由“街头右翼”开始走向“理论右翼”。这些变化,是我们今后应当长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这并不是陈水扁第一次入狱,20多年前,他也曾经因反抗国民党的权威统治而获“诽谤罪”入狱,之后他从一名律师到市议员、台北市长、“总统”,到台湾首位因弊案被判刑入狱的卸任领导人,这是一次并不光彩的轮回。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后,世卫组织成为大陆与台湾在国际场合较量的一个新的主战场.台湾屡次鼓动"邦交国"提出"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以帮助其以迂回渐进的方式突破联合国周边组织,进而达到"重返联合国"的最终目的.近来,由于陈水扁当局加大了政治投入,以及大国势力的介入,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斗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14.
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香港事务不得人心本刊讯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1日应询表示,香港警方对涉嫌“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者依法采取拘捕行动,体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民进党等“台独”分裂势力借机指责、炒作,颠倒黑白,再次暴露其插手香港事务、谋取政治私利、企图分裂国家的“台独”本性。  相似文献   

15.
周益锋 《江右论坛》2007,8(8):57-58
最近几个月,陈水扁当局"台独"动作频频,先是授意一批所谓的"邦交国"在联合国叫嚷台湾"入联",失败后又接着要在2008年"大选"时进行"入联公投",而此波未平,又开始提出"正常国家决议文",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但纵观两岸各方面的情况,未来台海局势走向,一定是"和"而非战这主要由四个原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西力东渐,是指西欧“大航海运动”后西方殖民势力的东向发展。其内容包含商业航海贸易势力的东来及基督教的传入。西力东渐第一次冲破了东方世界的传统秩序,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位于亚洲最东端的日本,曾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了这一冲击;但百年以后,又以“锁国”重新将自己禁锢起来。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日本开放的条件及开放后外来势力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两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95岁的洪游勉堪称台湾的“国际牌阿嬷”。75年前,她与丈夫洪建全创设太阳堂唱片行及南邦电机行;后又与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合资成立国际电化;丈夫与长子过世后,73岁的她接任台湾松下董事长,80岁退休,写下台湾家族史记录。  相似文献   

18.
论“日台条约”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张茜红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夕,日本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日华和平条约”,台称“中日和平条约”,即通称的“日台条约”或“日蒋和约”。该约包括所谓和平条约一件、议订书一件、换文两件、同意记录一...  相似文献   

19.
又称“双重外交”。在日本近代史上,是指日俄战争后,在日本的对外政策上,除了负责外交的外务省系统外,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陆军省、海军军令部等军部势力参与或主导了日本的外交政策。这种现象被研究日本的历史学家称为日本外交政策上的“二重外交”。通常认为,这种现象尤其是体现在对华的外交政策上。其中,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与主张不扩大事端的日本外务省相比较,日军不断挑起事端,并迫使中方分别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以及《秦土协定》,日本军部成为了制定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角。在1940年前后,日…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侵占时期台湾佛教的日本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陈进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了台湾,近代以来以“王法为本,镇护国家”为旗帜的日本佛教也随之传入。从此台湾佛教逐渐背离了中国佛教传统进而受制于日本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日本佛教并没有随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