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永兴 《社区》2008,(32):24-25
某单位的外贸部有两位年轻人,一位是日语翻译,一位是英语翻译。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单位领导的眼里,两人都是未来的外贸部经理候选人。对此,两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较劲,你追我赶,每年的业绩完成得均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
学习日语口译是为了使学员成为应用型日语口译人才。学好日语口译对于学员胜任国家机关(如外事办)、企事业单位、国资企业的日语交流、日常生活、旅游日语翻译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日语口译的学习。但有不少学员反映,应考日语口译有难度。为了帮助大家应考日语口译,我根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位学者,当他声名显赫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他最感激的人是谁。这位学者深情地说,他最感激他的第一位老师,是那位老师引导他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变成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这些话被一些人传到了那位老师那里,但是那位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并没有表露出一丝兴奋与激动,仍然平静地生活。有人问他,你曾经引导过的学生如今显赫了,最感激的人也是你,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呢?老人缓缓地说:“我忘记了我所帮助过的人,所以我并不会因谁显赫而记起他。”一个记得,一个忘记,一个牢牢记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个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两者实在都是心怀大智之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日语翻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翻译的重大影响,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的发展,深入研究了机器翻译技术的演进,包括神经机器翻译和深度学习的应用,阐述了文化和语言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文化和日语的语法结构。目的是增进对日语翻译技术的理解,为未来的日语翻译工作和日语翻译方面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和友人在一间咖啡室聊天,隔座来了两位20多岁的丽人。她们都穿着60年代的服装,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打扮。 穿白色直筒裙的那位,一边落座,一边带着艳羡的语气说:“没想到你的男友这么酷,这么有型!” 另外那位穿着Twin-set粉红针织上衣及窄脚裤的,则面露得意之色说:“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谁都不理不睬,却只对我一个人好。” “那是因为你的魅力无法挡嘛!”穿白衣的女子说。 我听了几乎为她捏了一把冷汗,忍不住想马上告诉她:“这样的男人绝不是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大学陶谷新村一间寓所里,93岁的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珍藏着两幅照片。一张照片记录了70年前在巴黎大学为中国人举行的一场博士论文答辩会,台上那位青年学生就是年仅25岁的施士元,参加答辩会的是他的导师、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以及其他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另一张照片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张师生合影,有中国“居里夫人”美誉的著名科学家吴健雄坐在她的老师施士元先生的身旁,这是她每次回国都来看望恩师的记录。两张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也联结着3位  相似文献   

7.
《成才与就业》2012,(7):20-21
欢迎你!2012我梦想我专业我自信中外合作,成就你升学、就业、留学的梦想招生专业及人数商务日语简称"长乐商日"专业代码40701学制3年招收70人(男女兼招),另加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10人(不限区域):黄浦20人、徐汇8人、静安5人、浦东12人、长宁4人、普陀8人、闸北2人、虹口2人、杨浦2人、闵行3人、松江2人、宝山2人主要课程:职业高中基础课程、日语(基础、商务、口语等)、基础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办公日语、日语视听、日语阅读、日语口语、商务礼仪。就业方向:日企秘书、日语翻译、日语导游、国内升学、留学日本。  相似文献   

8.
婚姻比较学     
她刚结婚,与两位要好的女生相约,趁都没孩子时,结伴带老公去旅游。可在旅游途中,她看到对方的老公是忙前忙后充当护花使者,一位给老婆背包拎袋,一位吃饭夹菜,入室倒洗脚水,简直呵护备至,可自己那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走路两手空空,相机都让她提着,吃饭是自顾自的,入寝是她给他倒水拧毛巾。有时,她也提醒他学学样,可他一笑了之。为此,她有些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9.
王艺凝 《新少年》2023,(9):48-49
<正>大家都知道,在艺术层面上的“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前两位大师的名字在如今可能更为人熟知,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却是三人中地位最高、名气最大的画家。拉斐尔全名拉斐尔·桑西,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画家。在他还很小时,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出入各种皇室贵族的交际场合,培养了他出色的教养和礼仪。  相似文献   

10.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宦。临入席时,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那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出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言论。”  相似文献   

11.
最好的安慰     
<正>很多年前,有一位女孩子,刚刚失去了自己的至亲。那是个冬天的夜晚,家里进进出出都是帮着办丧事的人。她独自一个人跑到后院,坐在一张条凳上看着院子里光秃秃的柿子树发呆。这时,一位平常和她很少说话的男同学走了进来,和她并排坐在条凳上。她以为他又要说那些安慰的话语,它们已经多到让她感觉到厌倦,所以她没有开口。那个男同学同样沉默不语,两个人就在冰冷的冬夜里并排坐了很久。最后还是那位男同学打破了沉默,他指着面前的柿  相似文献   

12.
春天的杭州西湖边,明媚秀丽,风光如画。三个秀才不期而遇,结伴漫游。互相询问姓氏,年龄大的那位说:“二位贤弟,我吟一首诗,敝姓就在这诗里,请二位听好:“山中狮子牡丹花,蜂巢千子母当家;三位一体是我姓,众卿朝拜尽荣华。”他一说完,那二位便笑着点了点头。年龄次之的那位接着说,“我的姓是:顶天立地英雄汉,拦腰横打一扁担;若是封门去种田,上下出头把理辩。”年龄最小的那位秀才迫不及待地说:“二位大哥,请听我的:三人结伴一路行,一条大道穿正中;追根寻源本一祖,三人乃是同根生。”他的话音刚落,三人不禁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三人同姓“王”。  相似文献   

13.
为父亲理发     
我所在单位的一位同事会理发,因为经常看他给别人理发,时间一长,我也学会理发了。在我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同事之间相互理发也是很平常的事。我给不少人剪过头,有的是单位的同事,有的是邻居,可他们不是每次理发都找我,不知是他们不好意思总找我还是觉得我的手艺太一般。只有父亲,我给他剪  相似文献   

14.
冬日的童话     
这是一件真事。现在都过去四年了,可是每当我想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我父母的单位承担了某铁路的勘查设计工作。因为环境的恶劣,死人是经常的事。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是那天早上11点左右,从铁路线上传来消息,我们单位的一位总工在线上翻车死了。这个人在线上算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的死非常可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所以很多中国人想当然地认为即使耳听不能懂,但只要用眼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乎得出一个结论:日语一定很好学,不少人因而加入到学习日语的热潮之中。作为一个学日语者,本人经常被问及日语是否好学这个问题,而经过反复考虑,我的答案总是令提问者迷惑不解,不用心就学不好,因为抛开其他问题不谈,光是汉语和日语里字形相同的汉字就令许多人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早在20年前,刚上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日语的我,对学习日语充满了兴趣,也曾天真地认为日语里有很多汉字,翻开日文书报连蒙带唬也能猜出个大概…  相似文献   

16.
位置的高度     
朋友去了一趟日本,回来后向我们谈起了他的见闻——那天,朋友在日本坐公交车。当他上车的时候,发现车上的乘客除了一对母,所有的位置都是空的,但那位母亲却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朋友很奇怪,问位年轻的母亲,有这么多的空位置,怎么让孩子坐在腿上?那位母亲回答说,她孩子坐车是免费的,不好意思占国家的一个位置。  相似文献   

17.
新闻日语采取了大量省略各种句子成分的写作形式,从而使得报道文章简洁、紧凑。然而这样就给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那么新闻日语的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含义呢。本文从日语翻译的文化策略角度,论述了新闻日语中谓语省略现象中隐含的文化含义,以及在翻译中如何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辆载有十多个游客的小中巴正在美国的内华达州行驶着,突然,一位游客要求导游停车。导游问那位游客有什么要求,那位游客说他别的要求都没有,现在很需要方便一下。他这一说,有些游客也提出相同的要求。于是客车在适当的位置上停了下来,可是周围没公厕,到哪里方便呢?正当大家目光在扫瞄可方便的去处时,一位美国游客发话了:“别找了,别找了,喏——喏,不是州政府吗?到州政府方便一下!”大家经这一提醒,都说:“啊呀,不到这儿方便还到哪儿方便呢?”“方便处在眼前,还找啥呢?”于是,一群人如同赶庙会一样,说说笑笑,大摇大摆地到州政府解决个人的排…  相似文献   

19.
我时常觉得自己也出生在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身边有那位让人难以忘怀的解放军叔叔。那位叔叔仅22岁就化做了永恒。而今,他应该是70岁的高龄,可一辈一辈的人都永远这样地称呼着他——雷锋叔叔!四季里,只要我感受到一缕缕暖风,就会想起春风,想起三月,想起这位伟大的叔叔。  相似文献   

20.
有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前几天见面分外亲热。寒暄过后,他将他在单位遇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生活中的苦恼给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我几次想插上一句话都很难,只有倾听的份儿。事后他给我来电话,说那次倾诉之后,他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一扫过去精神之苦闷,感到格外痛快。经验告诉我们:当遇到不平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发泄的渴望,想找人倾诉一番。人们将令人烦恼、怨恨、悲伤或愤怒的事情发泄出来,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发泄和倾诉,是人们谋取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美国内战时期,林肯总统曾写信给他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