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作云先生在《诗经恋歌发微》一文中列举了二十三首恋歌,认为它们与上古时期暮春三月男女会合、祭祀高禖、祓禊求子的风俗有关①。这已为众多的学者所首肯。但是,笔者似感意犹未尽。对于部分恋歌所反映的民俗礼俗,还可以再提出两个疑问:一是祭祀高禖、祓禊求子风俗的性质是什么?这种风俗为什么都是在春季三月进行?二是“诗三百”的  相似文献   

2.
略说华夏“社”文化□戴存仁在我国的文史典籍、文学作品中,常记载有“社”文化的内容。如今,农村不少地方还可见到社庙,还保留了社祭的风俗。这是华夏“社”文化风俗的产物。一“社”字的本义是掌管土地的神。《说文》对“社”字解释为:“地主也,从示土。”“地主”...  相似文献   

3.
"妇见舅姑礼"是婚姻中新出嫁的女子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的标志,舅姑皆亡者则在新婚三月后行"庙见礼"。唐代"妇见舅姑礼"相比于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法律上来说,唐代视未行庙见礼的新娘为妇,对在出嫁后三个月内死去的女子或称之为"夫人",或称之为"妇"。唐代公主婚姻中的"妇见舅姑礼"也经历了一个从不执行到受重视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居住、生活的云南丽江一带,自古盛行“三朵节”的风俗。(详见本刊本期《“三朵节”的由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中甸白地“白水台”表演歌舞、赛马、进行野炊、丽江坝子有妇女“见丹节”、“牧童会”等活动。纳西族人民家家户户盛装前往,热闹非凡。这一风俗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  相似文献   

5.
傩俗初论     
傩事活动之肇始就具有了信仰民俗的性格。民俗即是民风、习俗和风俗的意思。“民风”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即古代王者巡狩之礼,以诗观民风而知得失。至汉代,“风俗”已普遍通用。《白虎通义》引《尚书大传》云:“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汉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与俗,对讲互文。在民间的习惯、风气、土俗的意义上,用“民风”、“风俗”来概括,屡见于古代典籍。但将民间的风俗作为一门独立人文学科——民俗学,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则很晚近。1846年英国学者W·J·汤姆斯提出了Folklore这一学术专用名词,原含有“民众的知识”及“民众知识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如“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c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这门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Folklore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我国学术界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至20年代初,始将“民俗”作为学术专名用语。从民俗学角度来考察傩事活动的整个发展过程,无疑是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文信息》2007,(12):49-49
涠洲的三婆庙建于1732年(干隆三年)。她有三姐妹,老大在福建,老二在澳门,老三(她)即在岛上,三婆名叫林莫娘,她活着的时候经常帮助海上一些遇难的渔民,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便给她修了一座庙。岛上供奉“三婆”是在每年春节、二月初二、三月二十三(诞生目)、八月初二,届时的祭祀活动非常热闹。  相似文献   

7.
妈祖,姓林名默。“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北宋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故民间的道教迷信十分盛行。每个地方出一二个巫祝并不奇怪。如果巫祝具有一点“特异功能”,则更见其神异。妈祖看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民间流传“伏机  相似文献   

8.
对于金圣叹的评价,一九六二年我写过《从“哭庙案”看金圣叹》(《光明日报》三月二十四日)和《也谈金圣叹》(《文汇报》十月十六日)两文。以后,公盾同志即在《不要美化封建反动文人》(《新建设》一九六三年七月)中对我加以指责。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孙家洲邬文玲早在先秦时期,风俗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仅有对各地的物产、方言和音乐等各种外在的、有形的风俗事象的记录,而且出现了某些片断的、但却是导夫先路的论俗之见。尤其是儒法两家着眼于风俗的作用及其与政教、法令...  相似文献   

10.
葛洪《抱朴子·外篇》不仅对汉晋“风俗凋敝”的情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归纳,也对当时“道微俗弊”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风易俗的设计。葛洪《抱朴子·外篇》的社会风俗批判思想揭示了汉晋风俗的发展态势及基本原因,具有特殊的思想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开山功德主为己任”——徽商在经济方面对佛教的支持清代江登云等撰写的《歙风俗礼教考》载,古时的徽州人并不崇尚佛教:“徽俗不尚佛、老之教,僧人道士,惟用之以事斋醮耳。无敬信崇奉之者。所居不过施汤茗之寮,奉香火之庙。求其崇宏壮丽所谓浮屠老子之宫,绝无有焉。”但是,明万历时为什么会在徽州,发生轰轰烈烈的尊佛开发盛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的“风俗诗”,是指选取风俗题材并集中表现风俗事象、凸显风俗文化的诗作,它与以风俗事象起兴和借风俗素材抒怀的诗歌有质的不同。中国诗歌发达的《诗经》时代和唐宋时期的诗歌创作表明,风俗诗历史悠久,数量宏巨。作为裹藏着民族文化基因、情感之根和时代精神的风俗表征的“风俗诗”,拥有其他题材的诗歌所难以承载的厚重内涵。风俗诗自鸣天籁的艺术风神,也为追求自然高妙境界的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唯有独立意义的“风俗诗”,才能使这一类诗歌恰切归位。  相似文献   

13.
徐国荣  薛艳 《学术研究》2006,(3):136-138
《焦仲卿妻》是否作于“汉末建安中”,学界尚无最后定论。本文从汉代诗歌中所见的妇女婚姻生活和家庭人伦关系入手,结合汉代的相关风俗,考见汉诗的话语方式与风格形成,说明《焦仲卿妻》与汉代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汉末建安说”作一旁证。  相似文献   

14.
汉代,在大一统的背景下,社会风俗和观念及其内容、内涵等均获得较大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崇拜神仙、祭祀物品、求吉纳祥、辟邪驱恶等作为汉代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文化等关系较为密切,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考古资料所体现“崇神祭物”与“求吉辟邪”的社会风俗及其观念、内容等十分丰富,对研究汉代社会风俗乃至汉代社会内容均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卷五·文帝纪》 (元嘉二十六年)三月丁巳,诏曰……(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97页)按: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曰:“下有乙丑,各本同。按是月丁卯朔,无丁巳,亦无乙丑。四月丙申朔,二十二日丁巳,三十日乙丑。”考《南史·宋文帝纪》亦有是岁“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宫”之记载。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校勘记》云:“按元嘉二十六年三月丁卯朔,无丁巳,四月丙申朔,二十二日丁巳。疑‘三月’为‘四月’之讹。”见此与《南史》载是年三月丁巳事皆误,然核之情理,二史《校勘记》疑“三月”为“四月”之讹,亦未审。考二史所载之…  相似文献   

16.
刘巴墓光绪《巴陵县志》谓巴陵地名是因葬刘巴的坟墓而命名的,“刘巴墓,在府城西巴山庙后。”此乃录之《明一统志》:“刘巴墓,在岳州府城西门内巴山庙后。”而同治《巴陵县志》则称“巴山寺在城西门外,即巴山古刹。”巴山庙即巴山寺,也叫巴蛇庙。明初原在西门城内,后因西门濒临洞庭湖,屡遭湖浪冲击,湖岸严遭崩塌,墙基内徙,故巴山庙位于西门外,即今岳阳楼城门外下湖处。有“巴山巷,今为大西门通城外西十字街。”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家》1987年2期刊载姚伟钧同志《中国社会风俗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姚文)一文,涉及“社会风俗史的文献资料举要”、“社会风俗的概念、来源及其特点”、“社会风俗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风俗与礼俗”请问题,论列宏富,其所辨章学术、发明于人者亦多。但宏富之余,难免鞭长莫及,即文中某些观点,愚意实不敢苟同。谨作此小文,与姚君商榷,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相似文献   

18.
原万寿尚书庙自然景观秀丽。前;临坞尾街为商业闹市,后被河道环绕双向流入闽江。树荫蔽日,环境优美。故福州人有“玉带坏腰尚书庙”的描述。民国初年,填河建路后遂定名为“玉环路”。万寿尚书庙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由阳歧祖庙分炉。虽经清道光和民国初两次重修,但仍保持明代的建筑程式和艺术风格。庙内奉把着南宋末与文天祥齐名的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的造像。福州人民十分景仰这位先贤的崇高气节,先后在阳歧、新亭、万寿、龙潭、竹林等处建有庙宇。因陈文龙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所以后人通称这些庙宇为“尚书庙”,他也被群众称为“…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临别小姑时所说的四句话“新妇初来时,小姑娘扶床。今日被驱遣,小站如我长”,颇让古今学者费解。因为根据诗中的叙述,兰芝“十七为君妇”,与仲卿“共事二三年”后即遭遣归,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二三年里,小姑是无法从“始扶床”时的四五岁小女孩突然长到和兰芝一般高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宋刻《玉台新咏》、陈府诗集》删去中间两句,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亦认之,这样就变成了“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然而,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造成了上下句语意突兀不畅。我认为这是由于‘叫\姑如我长”一句中有误…  相似文献   

20.
受政统、道统、学统及庙统等诸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教化功能的祠宇与两宋时期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融为一体,祠祀便构成书院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许书院生徒能够养成对师道和学业的敬畏感、树立对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确立“传道济民”的求学目标、达成“希圣希贤“的理想人格以及增进忧国忧民的担当意识,从而与官学中的“庙学合一”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