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现代著名学者D.D.高善必的《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是其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向为我国从事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所推重。季羡林先生认为该书“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并盛赞其作者“一空倚傍,独立创新”的精神。他进而指出,印度和世界学术界给该书以很高的评价,因而将其“译为汉文,实有必要。”该书行文简约,不足二十万言,但内容却涉及印度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和艺术诸方面,勾勒了印度从原始时期到封建社会前夕的历史轮廓。作者力图从生产发展和经济活动的角度来探寻印度古…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各族群众都有自己的宗教,特别是在古代及中世纪,人们通过宗教或凭借宗教,创造出许多辉煌的精神财富,并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历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宗教领域,古代印度勤劳智慧的人民更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奇异的创造才能,他们乐于把旺盛的精力与杰出的天才贡献给宗教事业.“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信仰宗教倒是不可思议的。”印度是世界上宗教信仰最虔诚的国家,真正以宗教为主要事业、为宗教牺牲金钱甚至生命的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大。  相似文献   

3.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优美的舞姿,是盛开在世界艺术园林中最瑰丽的花朵之一。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舞蹈艺术的是《梨俱吠陀》,里面记载了体操、弓术、音乐和舞蹈等各种娱乐活动。古代印度有一种学艺称为仙学,其中也包括舞蹈艺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拜尼尼曾提到过“舞蹈者”及《舞蹈经》二词。大约在公元前后出现了一部重要的论著《舞论》(Natya-Sastra),此书为婆罗多牟尼所著。这部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印度在几百年间发展起来的舞蹈、音乐以及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4.
古代印度哲学派别繁多,经典浩瀚,曾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到了近现代,印度人民是如何继承和发扬古代哲学传统和思想遗产的,又是如何以哲学思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社会发展和民族未来的追求呢?黄心川先生所著的《印度近现代哲学》一书(198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教材。在外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中,我国学者对东方各国哲学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对近现代东方哲学思想的探讨更为罕见。从这方面看,《印度近现代哲学》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我国哲学研究园地填补了一个空白。多年来,我国虽然出版了几部研究印度哲学的著作,如梁漱溟的《印度哲学概论》(1918年出版),黄忏华的《印度哲学史纲》(1936年出  相似文献   

5.
本书系国家教委“七·五”高教教材规划项目,由华中师范大学印度史教研室《简明印度史》编写组编著。全书约37万字,由湖南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印度的概况、研究印度史的意义和所依据的史料。全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介绍远古至18世纪中叶的古代印度,共分12章。本篇回溯了新旧石  相似文献   

6.
李群 《南亚研究》2012,(1):130-142
徐梵澄在印度语言文化和宗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印度古代典籍的译介和研究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在对奥义书和“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译介和研究方面,他是迄今为止国内成就最为突出的学者.他立足于中国文化,进行中印比较文化研究,旨在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国土毗邻,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两国就开始了不断的文化交流。通过中印两国使者、僧侣的互相交往,我国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到公元六世纪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哲学、语言学方面,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卷帙浩繁的文学文献则介绍不多。本文仅就“五四”运动前后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学者对于印度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梵语文献翻译的概况作一简单介  相似文献   

8.
在拙文《古代印度原应是有历史的》里面,我曾说古代的印度本来是可能有史家和历史著作的,然而却终于没有。其中的原因尽管会有多种,但最根本的,我以为,是在印度独特的宗教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印度人,尤其是印度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影响。这些影响起了多重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典长诗的典范《罗摩衍那》《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其现存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四或三世纪直至公元后二世纪。它是印度古代的又一部规模宏大的叙事长诗,与《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罗摩衍那》为后代的古典文学开了先河,尤其成了长篇叙事诗的伟大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罗摩衍那》是印度人民对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唐都学刊》2002,18(4):26-30
2 0世纪的中国学者看到中央澳洲土著的图腾感生信仰与中国古代的感生神话有表面的相似性 ,故而对其作了图腾主义的解释。但考虑到图腾制度的复杂多样性和不普遍性 ,中国文化的现实主义主旋律 ,以及中国的感生神话出现在文明时代等因素 ,中国的感生神话实际上并非图腾信仰的反映 ,而是体现了“宠神其祖 ,以取威于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学者之所以误把中国古代的感生神话当作图腾崇拜的反映 ,是受古典进化论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梵我一如”的演绎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照 《南亚研究》2001,(1):67-72
在古代印度 ,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想方法。到奥义书时期 ,这种神秘的思想方法逐渐理论化 ,系统化 ,从而形成了古代印度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思想。其中“梵我一如”是在奥义书中提出的哲学命题 ,成为奥义书的哲学精华 ,同时也是古印度哲学的精华。它影响到沙门思潮甚至六派哲学的形成 ,以及今日的印度宗教。所以 ,想了解印度从古到今的宗教与哲学之思想内涵及其背景 ,对于“梵我一如”之思想的学习与把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奥义书以前的“梵”与“我”之意义1、吠陀时期的“原人”以及“我”的意义一般学者把吠陀时期划分在大约公…  相似文献   

12.
印度宗教的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其99%以上的国民信仰宗教。本文以时间为线,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印度宗教的分期问题。文章认为,印度宗教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初期”、“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近现代时期”和“当代时期”。同时,文章还对印度教和佛教等印度本土宗教进行了概括性和阶段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郑土有先生的《晓望洞天福地——中国的神仙与神仙信仰》一书最近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系《羊角丛书》之一,其主旨是从中国人的神仙信仰这一角度分析积淀在中国人身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研究中国古人的神仙信仰。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神仙信仰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二部分为“神仙世界的建构。”第三部分为“神仙信仰的历史发展轨迹”。第四部分阐述了“神仙信仰的三种表现形态”。第五部分论述了“神仙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地位”。第六部分是对中国历史上的神仙信仰进行批判和反思。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中国神仙信仰的研究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一是打破了将神仙放在道教中来研究的传统方法,大胆地把神仙及神仙信仰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是一种具有创  相似文献   

14.
印度近代哲学发端于18世纪末,它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又不仅仅是古代哲学自身单独演化出的形态;它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也不完全是这种冲击造成的体系。从根本上说,印度近代哲学是印度从沦为英国殖民地到取得民族独立这近二百年间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产物。一、印度近代哲学的产生 1、西方文化的传入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路是在15世纪末。最先来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随后,荷兰人、英国人、丹麦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等相继而至。他们来印度的最初动机是发展欧洲大陆与印度的贸易或进行探险。但当他们觉察到展示在面前的是一个处于涣散和没落状态的帝国  相似文献   

15.
印度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印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天文学更是世界古代天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本文仅从吠陀文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对印度古代天文学作一粗略的窥探。吠陀文学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记录,其形成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问。“吠陀”一词的一般含义是指“知识”。吠陀文学共有四种,即《梨俱吠陀》、《耶柔吠陀》、《沙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为古老。而每一种吠陀又有各自相应的本集、梵书和奥义书(或森林篇)。另外《吠陀支节录》亦属吠陀文学。该著作中包括纪律、仪典、字源、音韵、天文和语法,也就是吠陀的六个续编部分。该书的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1200年。另一古籍《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描写俱卢族人与般度族人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16.
崔连仲先生所著《从佛陀到阿育王》出版后,我很快就读到了。可能因为是同行,对于它所叙述和讨论的这一段历史也感兴趣,加上在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982年)和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1990年)以后,又是相当久没有见到印度的断代史了,我读这本书时便  相似文献   

17.
《南亚研究》2007,(1):37-37
阿马蒂亚.森的论文集《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于2005年由企鹅书局出版a该书共收入作者近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撰写的16篇论文。全书分为四辑,标题分别为“直言与异议”、“文化与交流”、“政治与抗争”和“理性与身份”。阿马蒂亚.森以“穷人的经济学家”而著称,  相似文献   

18.
据联合国出版的《联络通报》(英文版)、印度出版的《印度经济评论》、《印度经济杂志》(英文版)、法国出版的《第三世界评论》(法文版)、《财政和发展》(法文版)连续发表的经济论文,以及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探讨亚非拉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专著,可以看出,近年来,不发达和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亚非拉学者的普遍注意。泰国学者蓬那·维格那叻曾这样说:亚非拉学者一致认为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国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因明是古代印度“尼也耶”派,即“正理”所创立并在后来不断发展而趋向成熟定型的逻辑科学。它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一样,也是关于推理、论证的科学。印度学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指出:“实际上,正理的意义就是逻辑,也就是正确推理的科学。它在许多方面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相类似,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基本上的不同,……”他对因明与亚氏逻辑关系所持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但他并未对此作  相似文献   

20.
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洪 《学术交流》2004,23(11):19-22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文化又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哲学的视野。印度文化底蕴丰厚,浸润着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修炼瑜伽、克服私欲,使人的灵魂或本质"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追求"梵我如一"令印度人极端敬神;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崇尚"精神解脱",使印度人关注来世,逃避现世;"践行达摩"、实现解脱,让印度人安于现状、消极宿命。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