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联合国1995年3月6日至12日召开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与社会和睦作为主题,并通过了会议《宣言》和《行动纲领》。《行动纲领》要求各国制订消灭贫穷的综合战略,并把1996年定为“消灭贫穷国际年。”李鹏总理出席了会议并  相似文献   

2.
男女平权     
本文着眼于对人权和妇女权利运动两者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总的看法,详细考察对妇女和社会进行分割所造成的某些影响,提议建立统一的确定行动的人权理论,这一理论适用于整个人类——妇女以及男人——如今不但是必需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一理论的出发点和法律根据是由联合国对有关妇女权利的运用和享有而逐渐加以认可,这种妇女权利,即“在与男人平等的基础上运用和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权”。这种权利因《关于消除歧视妇女的一切形式公约》的通过而达到顶峰。联合国宪章肯定所有人  相似文献   

3.
日本环境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自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会上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环境与发展行动纲要》,阐述了地球环境和经济发展如何保持协调一致的问题,对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有重大影响。《里约热内卢宣言》的第10项原则规定,要促进、鼓励国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21世纪环境与发展行动纲要》第36章也强调了“环境开发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在美国《环境教育法》(1970年1…  相似文献   

4.
1996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消除贫困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去年12月18日作此宣布时敦促所有国家遵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的承诺,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帮助贫困者改善生活,并再次强调贫困问题影响着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它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300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不再造不可及。那么,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呢?目前,备受国内外夫任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一、“可持续发展”的要义我们知道,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又称“布伦特兰报告”)以来,特别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94年9月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之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转换之际的最重要命题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定义,所谓“可持…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在林林总总的 2 1世纪预测学说中 ,日本学者村田逞诠先生从产业技术史的角度对 2 1世纪的预测特别值得一提。村田先生的理论可以叫做从“信息化社会”向之后的“新化学化社会”转变的理论 ,也可以说是2 1世纪新化学化社会的理论。村田先生是在 1 990年公开提出“信息化社会之后是新化学化社会”的概念的。其系统的思想发表在 1 992年的《化学经济》上。之后 ,于 1 995年出版了《宏观文明论———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的系统化》一书。他所采用的是从“已知领域”推论出“未知领域”的类比推理的方法论 ,从“信息…  相似文献   

7.
潘家华  陈梦玫  刘保留 《阅江学刊》2024,(1):60-70+172-173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推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对目前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了评估,可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很多目标进展不足,其中就包括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宣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围绕“双碳”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双碳”战略与SDG13(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精准呼应,并与其他SDGs密切联系,其关系大致可以分为靶向对应、协同对应、权衡对应三种。因此,在二者落实过程中,应强化靶向作用机理,放大协同效应机理,弱化拮抗效应。“双碳”战略推动落实SDGs,在认知层面,应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双碳”战略的正确认识;在实践层面,要针对“双碳”战略与SDGs重叠的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工作;在落地层面,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开展零碳转型的试点工作,为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首先得感谢你们对《巴黎协定》的报道。”这是邹骥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也是采访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虽然从事气候谈判工作长达16年,但他觉得国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程度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大家对气候变化还是有些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咱们的空气质量这么差,雾霾这么重,就是气候变化的问题。其实这两者虽然有关系,却不是一回事。”邹骥笑道。2016年11月,《巴黎协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相似文献   

9.
1981年12月13—17日在阿尔及尔举行了一次“文化和思想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的国际专题讨论会。讨论会由联合国大学和阿尔及利亚共和国教育和科学研究部联合举办,是联合国大学科研项目“变化着的世界中的社会文化发展方案”的一个部分,该科研项目的协作主持人为联合国大学巴黎中心的主任A.阿布德尔-马列克博士。出席大会的有联合国大学校长、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中央情报、教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近 2 0年 ,国际社会科学界及相关组织在欠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认识上 ,经历了由“增长”主题向“发展”的转变。尽管对“发展”解释不一 ,但目前至少在两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所谓发展 ,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 ;发展的价值指向是“人” ,所产生的结果应该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代表性的理论除了弗朗索瓦·佩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义提出的“新发展观”外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发展的目标》论文 ,同样应看作这一认识转变的重要反映 ① 。但在 2 1世纪降临之际 ,欠发达国家依然面临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8月 2 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举行了今年的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讲———“国际对外发展援助” ,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教授。首先 ,周弘教授简单回顾了国际对外援助的发展历史 ,从标志着现代国际援助起点的《马歇尔计划》 ,到科索沃战争后启动的《东南欧稳定公约》 ,直至今年 3月在联合国发展酬资大会上达成的“蒙特雷共识” ,对外援助政策在国际和地区性冲突的善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且深入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接下来 ,周弘教授从提供渠道、…  相似文献   

12.
曾鸣 《东西南北》2014,(19):35-37
“联合国官员”提人记 看着眼前名头唬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特别通行证》、《全世界维护世界和平联合联络工作证》,从警近20年的杨海波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 “杨海波是哪位?让他快来见我们!”2014年5月17日下午4点35分,湖南岳阳监狱,一高一矮两名中年男子径自闯入。  相似文献   

13.
经典文献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哺育,在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的光辉著作,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和治学的阶梯。《社会工作》从2007年第1期开始,开辟“经典文献”栏目,专门介绍这些著作,拟从国内到国外,每期介绍一部著作,欢迎专家学者向我们撰写文章。每篇文章1000宇左右,欢迎投稿。投稿邮箱socialwork20030163.com;来稿请注明“经典文献”字样。  相似文献   

14.
程国赋 《学术交流》2005,2(3):159-163
五戏曲和小说一样,在古代被视作“君子弗为”的“小道”,甚至被正统文人斥为“俚俗淫靡游荡无益”。到了近代,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才对它们的美学意义和学术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梁启超等人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小说自身的地位。天谬生、蒋观云等人也十分重视戏曲的社会教育功用,视之为救国救民的良方妙药[55]。王国维对戏曲的重视,更多的是以学者身份从事研究,而不是向社会呼吁。从1908年到1912年的四年之间,他先后完成了 8 部专著,即:《曲录》、《戏曲考原》、《录鬼簿校注》、《优语录》…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东西南北》2012,(17):11-11
34% 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际开发署专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在《bmc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以2005年的数据为例,北美人口虽然仅占全球人口的6%,体重却高达全球人口总重的34%。而总人口占到全球人口61%以上的亚洲,所有人的体重加起来仅占全球人口重量的13%。研究者指出,美国36%的肥胖率是达到这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果全世界人民都在体重上向美国人看齐,所需能源至少要增加481%。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际妇女会议综述晓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中就已阐明:“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1990年5月,联合国经社现事会通过决议,建议于1995...  相似文献   

17.
世界信息社会高峰会议(WorldSummitontheInformationSociety ,WSIS)第一会期于2 0 0 3年1 2月1 2日结束。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引导信息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原则以及展示如何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的“路线图”。来自超过1 75个国家的与会代表签署了《原则声明》(DeclarationofPrinciples)。声明指出:“构建信息社会的诸多单元是由于对研究成果的分享而使其成为可能的科技进步的产物”。在会议通过的第二份文件《行动方案》(PlanofAction)中写入了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国家作出的承诺,它们包括:为所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在其支付能力之内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这一论述是我们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理论依据之一,同时,又蕴涵着无产阶级的人权观。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了人 的生存权是中国的首要人权 生存权,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权利。当今世界公认的人权理论都确认,生存权不仅包括人的生命安全不受非法剥夺和侵害的权利,而且包括每个人为维护生命存在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应该获得基本保障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在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同时,特别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条件”,“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人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需的社会服务”。此外,《经济、社会、文化公约》还确认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读到《社会》1985年第三期刊载的王建胜的《“关系网”正名》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有些不同的见解。“王文”中引用了马克思关于人类本质的论述,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就是王文所理解的“关系网”一词的理论根据。以此出发,王文把“关系网”同“社会关系总和”相混淆,把二者等同起来,因此又产生出“关系网”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产物,以及“关系网”永恒存在的必要性等等观点。但是,我认为,作为人的社会本质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与我们目前所说的“关系网”是有根本区别的。第一,“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全人类性和抽象性,“关系网”则具有地域性、个别性和具体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类本质的错误看法以后,提出了人类的本质,即“人  相似文献   

20.
我的建议     
我手头只有1982年第1、2期《社会》杂志,故只能就这两期刊物谈谈我的看法。据我所知,《社会》是中国目前第一本,也是仅有的一本专载社会学文章的刊物,它在向国内外各界人士介绍社会学、提供社会学发展信息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象西方学术刊物一样,让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研究项目、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但《社会》也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