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纪念中印建交五十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对外交流合作办公室于 2 0 0 0年 4月 6日在北京举行“中印经济文化交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中国前驻印大使程瑞声先生、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培钧先生和印度驻华大使南威哲先生、商务参赞班浩然先生、文化参赞钱伟伦先生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中国和印度于 195 0年 4月 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已经半个世纪了。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印之间五十年来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成就、经验与教训热…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印建立外交关系 5 0周年 ,中印两国政府和人民都在庆祝这一伟大的事件。作为一个印度研究者 ,我感到无比振奋 ,现在谈谈近半个世纪来中印学术文化交流和民间文化交流的情况。印度是中国的近邻。远在二千年前 ,中印人民之间就开始了友好的往来和交流 ,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种交往开始于秦初 ,到两汉时逐渐频繁 ,在隋唐时达于高潮 ,宋元时更加深入 ,进入近现代以后 ,又有了曲折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内容。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无论其规模还是内容 ,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都是无可比拟的。举凡印度人民的精神和物质上的传大创造都传入了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 ,二者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贸易交流和文化联系。事实上 ,除了人们熟悉的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外 ,中国西南还有一些以云南为桥头堡和联系链的对印交通道路。以这些通道为桥梁 ,曾形成了云南与印度历史上较密切的往来关系 ,对双方特别是云南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二者间的这一交流关系也曾对中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过一定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以商贸和科技交流为中心 ,对中国云南与印度的交流历史作一粗略的梳理。一、滇印间交流通道的开辟云…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都以自己辉煌的古代文明著称于世。我们这两个国家自古以来就象太平洋与印度洋一样互相毗邻、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美好的一章。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象法显、玄奘那样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的先人,他们为中印文化交流史留下了不少象《佛国记》、《大唐西域记》那样的专门著作。这给我们今天对于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专著之外,在另外一些学者的别的著作中,也保存了许多中印文化交流的资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中印等发展中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纷纷加强对非洲政策的力度。中印两国在非洲事务上的互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印度有自己独立的非洲政策,中国因素不是印度制定其非洲政策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中印在非洲事务上的共同利益大于矛盾冲突,存在合作的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国土毗邻,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两国就开始了不断的文化交流。通过中印两国使者、僧侣的互相交往,我国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到公元六世纪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哲学、语言学方面,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卷帙浩繁的文学文献则介绍不多。本文仅就“五四”运动前后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学者对于印度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梵语文献翻译的概况作一简单介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8.
去年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00周年,逝世45周年。这位毕生致力于中国大众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也曾经作为中印两国交往的友好使者,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曾经两次访问过印度,同甘地、泰戈尔等当时举世瞩目的印度名流有过几度交往和接触;他曾经写下为数不多但却十分深刻地反映当印度社会状况和政治斗争的诗歌和论文,同时还积极主动地把中国介绍给印度,让印度人民更多交地了解现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印能源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能源政策重点各有侧重,即印度仍然以保障能源供应为第一要义,而中国日益需要考虑环境资源的约束,近年来政策重心明显转向节能和提高能效。能源市场化改革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是中国注重市场与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而印度更致力于建立理想的自下而上的市场调控模式。就能源决策管理体制而言,中印两国努力建设高级别的集中能源管理体制,但是印度的步伐相对较慢、难度也更大。中印两国可以在缓和能源资源竞争、开发能源技术、交流市场管理和制度建设经验以及推进多边能源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的先人为此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印度文学对我国文学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泰戈尔的诗歌对我国诗歌的影响是显著的例证。在这个过程中,汉译印度文学作品起了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一向主张 ,文化交流能促进交流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 ,能增进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 ,总之 ,一句话 ,能推动双方社会的前进。在全部世界史上 ,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 ,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典范。众所周知 ,自远古以来 ,中国和印度就一直是好邻邦和好朋友。甚至在先秦时期 ,即在东周时期 ,我们已经能够在诸如《战国策》和《国语》这样一些中国典籍中 ,主要是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 ,找到印度影响的一些蛛丝马迹。在屈原的诗歌中 ,特别是在《天问》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印度的一些影响 ,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学术界的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印度社科理事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四次中印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化的相互作用”。中印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相似的国情,现在又都面临着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现在中印两国学者会聚一堂,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刻而广泛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得到了印度驻华大使任嘉德(H.E.Mr.C.V.Ranganathan)先生的热情支持;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的具体关怀和指导,也得到了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资助与协作。尽管这次会议时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尽管中印两国贸易绝对额增长迅速,但是双方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以及贸易的互补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SMART模型测算的结果显示,中印FTA的建立会让中国和印度同时获得贸易增长带来的好处,并且减让前关税水平越高的产品将获得越大的贸易增长。为此,中国与印度应该携手共同推进双边FTA建设,具体采取的对策包括:推动中印多层次交流、不断提高两国市场的透明度、尽快建立贸易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临时保障机制、优先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积极推动中印贸易投资便利化等。  相似文献   

14.
元代来华印度僧人指空事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中印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往来,尤为频繁,对彼此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过去有的研究者认为:“宋仁宗以后,回教徒侵入印度,扫灭佛教,故自是以后,中国史书无复梵僧东来之记载,而中国亦无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25日,作为“中印友好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主办了一次范围小但规格高的全国性“中印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30余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西藏等省市区重量级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与会。印度驻华大使馆公使罗国栋先生拨冗莅会讲话并回答了部分与会学者的问题。与会学者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印文化交流: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印度文化的嬗变:传统与现代”、“增强中印文化交流与中印关系:问题与对策”等三个议题展开研讨,着眼于探讨文化交流在未来中印关系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和印度正在迅速崛起为海上大国,两国不仅海洋互动频繁,而且海洋权力和利益也同步延展,两国关系中的安全困境逐渐由内陆边疆不断向海洋延伸。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背景下海洋权力不对称、威胁认知偏差、民族主义沉渣泛起、外部行为体介入是中印出现海洋安全困境的动因所在。中印在海上竞争加剧、敌意螺旋上升,严重影响中国营造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建设中印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缓解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17.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美]王洪宇(音)对于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来说,中印关系的改善无疑具有重大意义。80年代后期,长期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问题已不再成为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障碍,双方由对峙转为对话,两国关系也由紧张转为缓和,这一切都为中印关系的改善创造了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印度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发展政策是相似的。中印两国均受到苏联的影响,都采取了苏联式的内向型发展战略,重视重工业,重视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生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两国实行这一战略的重点有所变化。两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也相似。按世界银行的统计,以1952年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在1952年的人均收入为50美元,而印度1950年为60美元。1987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先生阁下和夫人 ,尊敬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阁下 ,贵宾们和朋友们 :师尊罗宾德罗纳特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伟大的爱国者和伟大的贤哲 ,也是中国伟大的朋友。中国和印度是邻国 ,至少在两千余年来一直是好邻居。我们在包括哲学、宗教、艺术乃至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内的不同领域里不断进行交流 ,从而使我们两国的文化丰富起来。我认为 ,这是中印传统友谊的基础。泰戈尔推进了这一传统友谊。在十九世纪末叶 ,他还是一个青年之时 ,就撰写文章愤然谴责英帝国主义向中国输送鸦片。一九二四年 ,他应邀访问中国。在北京…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腾飞 ,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双边贸易额逐年大幅上升。但近几年来 ,在中印经贸关系发展中 ,反倾销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商品受到印度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 ,使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