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海洛因戒毒人群的高复吸率和新型毒品戒毒人群的不断涌现,需要认真反思中国戒毒理念,以往针对戒毒人员的急性治疗理念已经不能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康复。因此,要以"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视野,以康复理念为指向,将长期康复的触角延伸到戒毒个体、家庭和社区,通过增强戒毒个体周围的力量来增加戒毒人员的康复资本才是中国未来戒毒理念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纪 《学术论坛》2005,(10):185-187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传承中创新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4.
“艺术终结论”:问题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艺术终结论"肇始于黑格尔,丹托的"贡献"在于"发现"并"印证"了艺术终结时刻的到来;德文"终结"一词不单意味着"死亡",它具有复义性:既有"取消"、"结束"之义,又与"开始"、"再生"相互联系在一起;"艺术"这个术语是近代启蒙现代性的产物,而现代艺术的创新意味着对以往艺术的颠覆,使"艺术"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艺术终结论"不仅仅是现代艺术的危机,更是现代性的危机,彰显了西方现代人对于自己的处境与遭遇的生命追问;艺术是个人主义的专区,不是纯粹的媒介事件和现象,我们不能将其命运简单地交付给时代;艺术应担当起将沉沦的个体从物化的文化氛围中解放出来的重任,以维护着人类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青藏高原一个新型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格尔木市的两个"新月社区"入手,以民族学、人类学思路探析了近年来青海湟水流域"新月人群"大批西迁的原因及他们的生计模式;分析了生计与这个族群之间的关系及现代化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经济历经重建阶段、快速增长、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中国艺术经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双针,从民间交易向专业市场不断演进,市场交易规模逐渐扩大,逐步成长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回顾其发展,中国艺术经济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展望未来,中国艺术经济将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兼顾传统与创新、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中,展现中国艺术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颐 《江海学刊》2012,(2):99-103
社区是城市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问题,必须首先进行理念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比较中外社区的异同,树立"中国社区"的理念;进而从城市社会管理全局的高度,明确社区在社会系统运行和管理中特有的功能;再根据"管理体制必须满足功能需要,体制和功能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应有的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我国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实践来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对此,应从倡导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来加强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艺术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三个阶段.当前国内大多著述将艺术的特性定义为审美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非功利性,实际是将现代艺术用以概括所有艺术.现代艺术的自律性反思早期艺术的功利性,后现代艺术的消费性和他律性又在颠覆现代艺术的自律性,每一次艺术的转变都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推动其审美功能发挥作用并改造艺术的表征,而这种力量就是除审美功能之外艺术所具有的恒定特性——反思与颠覆.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市场、社会扮演的角色来看,我国在实践中已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民间组织型"、"政府、社区互助型"、"政府、社区、社会互助型"五类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生成本质上反映着国家、市场、社会不同性质力量之间的互动与配置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功能。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创新与类型化发展,也反映出了现代国家开始突破单一治理模式,在多元力量共存的乡村社会治理中,探索形成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多元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