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前国际经济不确定加大的背景下,物价波动态势和未来走势再度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本文基于景气指数的方法,构建了一致物价指数反映价格波动态势,并且,构建了先行物价指数,反映物价的未来走势。不仅如此,文章还在模型中引入先行物价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进行模拟和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在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测的模型中加入先行物价指数这一解释变量可以显著地提高预测精度,基于此模型外推我国CPI走势,认为我国通货膨胀在2010年将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波动态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33部门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定量测算大宗商品下跌对中国物价水平的最大潜在影响,发现进口采掘业部门价格一次性下降50%的情况下,将拉低国内CPI、PPI1.10和3.63个百分点,并且对重工业的价格影响要大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从历史结果看,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物价的传导效应呈现上升态势,CPI从1998年的0.17提高到2011年的1.10。政府可以通过降息降准、提高资源税、淘汰过剩产能的方式缓冲输入通缩的冲击,保持物价总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物价出现了一轮以食品价格为主要推动力的物价结构性上涨,本轮价格上涨呈现工业品价格指数(Pel 即Producer Prlce Index的英文缩写)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走势相对独立的态势,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企业成本上升压力难以消化,价格传导机制失灵.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雁  田飞 《统计与决策》2016,(1):124-127
为了探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选取1978~2012年出口额、进口额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咨询》2012,(6):31-31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由于有各年间价格变动因素,不能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情况。扣除价格因素就是消除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影响,使之更为可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扣除的物价因素不一定就是CPI,不同的统计指标扣除物价因素所用的价格指数是不同的。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使用零售价格指数扣除物价因素,工业增加值使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扣除物价因素,第三产业中的部分服务业的增加值使用CPI中的分类指数如交通价格指数、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指数来扣除价格因素。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波动性势必会上升,给稳定通货膨胀带来新的挑战,价格波动从PPI向CPI传导是否显著以及是否需要将PPI纳入通货膨胀目标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引入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框架,将PPI指数细分为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深入研究了二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以及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短期内存在PPI和CPI之间双向价格传导,二者互为领先指标;长期只存在从PPI到CPI的价格传导,PPI是CPI的领先指标.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应当将PPI指数尤其是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纳入通货膨胀目标,在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减少政策时滞.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过后,飞速上涨的房价和物价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文章选取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CPI指数和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借助协整回归、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参数模型,对后危机时代我国房地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物价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物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物价波动导致金融危机过后房地产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判断金融变量与金融增长和物价变动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联系,本文选取了3个样本期:1953-2001、1953-1987、1978-2001的相关金融与经济变量:M0、M1、M2、国内生产总值GDP、贷款总量L、固定资产投资Ⅰ、零售物价指数P(具体数据略),应用格朗杰(C.W.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金融变量与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价格对市场物价影响明显,根据估算,农产品在CPI中所占直接权重约为22%,包括以农产品为直接原料的农副产品所占权重达到37%,农产品价格直接显著影响CPI变化趋势。其次,农产品价格波动还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CPI产生间接影响,导致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以及教育娱乐文化用品等价格变化。近年来,湖南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如粮食、肉禽、鲜菜等价格持续上涨,绿豆、大蒜、辣椒、大葱等过去人们关注不多的等杂粮价格短时间内非常规上涨,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稳定物价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  相似文献   

10.
PPI与CPI关系及我国通货膨胀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PI和CPI关系是宏观经济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通过TS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方法对1993年1月-2010年7月定基PPI和CPI进行分解,得到趋势、季节、不规则和循环因素。发现两者的趋势、季节和不规则因素间的传导和“倒挂”不显著,增强了用循环因素研究两者关系的科学性。研究发现,(1)两者间传导和“倒挂”交替出现,分别经历两个周期,均在第二周期波谷处逆转。传导和“倒挂”时隔有明显周期。(2)2003年前PPI向CPI传导的原因为投资膨胀、卖方市场等。2003年后PPI与CPI“倒挂”的原因除投资膨胀外,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粮食和住房价格上涨等。(3)针对当前通货膨胀特点,提出有别于要素价格管制和货币紧缩政策,可解决物价的长期深层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戴翔等 《统计研究》2018,35(6):56-67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存在着名义增长和真实增长两种情形。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名义出口面临“天花板约束”,而破除约束的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实现真实出口增长。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在整体和细分层面上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4年制造业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层面,以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为表征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深入发展趋势,但中国在样本经济体中排名较为靠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制造业出口内含国内服务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含国外服务增加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破除出口“天花板约束”,依托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具有广阔空间和余地,也是可行的路径之一,但需要区分制造业出口内含的服务增加值来源结构。即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弱化制造业发展对国外服务业的依赖,对确保上述路径可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武等 《统计研究》2021,38(3):71-88
剔除第三方效应测度双边价值链嵌入度,考察其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间关联。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使中国制造业陷入低增值率出口与中间投入高比例进口的困境,进而削弱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扩张的联动,加强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紧缩的联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经济周期呈扩张联动低于紧缩联动的非对称特征。该现象在金融危机前突出,危机后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相对而言,融入全球价值链大幅削弱了中国与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的发展中国家、非欧盟国家经济扩张的联动,又大幅加强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欧盟国家等危机多发国经济紧缩的联动,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要规避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稳增长的阻碍,中国须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份额,并着力降低中间投入进口比例。本文发现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非对称特征,并基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解释成因,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实施稳增长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带来了中国蕴含能源进出口的增长,在定性讨论出口贸易对中国能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编制中国1992年至2007年序列(2000年不变价)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法定量测算了中国各部门完全能源强度和蕴含能源出口量.研究表明:中国为间接能源净输出国,其中非能源商品出口结构和总量是间接能源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物价涨势较高,居民的切身感受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值产生偏差,各界人士对CPI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总结与回顾中国CPI编制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多方位讨论了中国CPI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CPI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引起公众对CPI质疑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消费者对CPI编制框架和理论的不理解、CPI编制现实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平均意义的CPI指数并不能代表不同阶层对物价变化的感受,由此造成了消费者感知差异。  相似文献   

15.
Book Reviews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Haynes–Stone model and attempts to clarify how the model can be justified as represen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quantity is demand determined and price is supply determined.” It also argues that the applications of such a model as was done by Haynes and Stone might not have resolved the controversies related to the Phillips curve and the supply function of exports (or imports).  相似文献   

16.
重大离散事件可能引致进出口贸易时间序列发生结构变化。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既定样本结构变化的单边检验值,对200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额月度序列进行结构变化检验,结果显示:2001年加入WTO、2002年爆发SARS疫情、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0年CAFTA正式启动等离散事件没有使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结构变化;2004年粤港澳CEPA正式实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2011年"欧债"危机加剧等离散事件的出现,则使中国外贸时间序列出现向上或向下漂移。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猪肉、毛猪、猪饲料、玉米等月度价格数据,考察主要省份及全国猪肉产业链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并对各省份价格波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猪肉、毛猪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猪饲料、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主产省猪肉价格相对于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游产品价格波动成为下游产品价格波动的格兰杰成因,下游产品价格波动未必是上游产品价格波动的格兰杰成因;几乎所有区域猪肉产业链各变量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述了季节调整与统计环比指数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X-12-ARIMA与TRAMO/SEATS季节调整原理,然后运用X-12-ARIMA程序对中国1997年1月至2010年5月CPI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再运用TRAMO/SEATS方法解决季节调整程序中中国春节因素问题。接着由季节调整后的数据计算得到月环比CPI,对月环比CPI和同比增加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月环比CPI领先同比CPI。最后利用TRAMO/SEATS程序建立ARIMA模型(210)(011)进行了24个月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4个月内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上升,不会发生大的通货膨胀,但是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9.
CPI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依赖性逐步提高,若干资源性商品需求增长,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增长率有所提高,而近年来,中国大宗进口商品的价格不断提高,对CPI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变量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大宗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对CPI的影响情况,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权数是影响CPI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基本分类价格指数计算中的权数缺失和高层级价格指数计算中权数滞后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将销售量作为权数的"联合比"法对基本分类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可以大幅提高其精度;高层级价格指数计算所用权数的滞后性同样会降低CPI的精度,且主要存在高估CPI的系统性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