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试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的“绘画美”,是新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在新诗美学发展中具有开创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一一九二六年五月,在《诗的格律》这篇重要的新诗论文中,闻一多第一次使用了新诗“绘画美”这个概念。他把绘画美作为和音乐美、建筑美同等重要的诗歌美学要求提出来,他说: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种认识,这种提法,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是前所未见的。不过,《诗的格律》一文的论述重点是建筑美。对于“绘画美”,只肯定了它在三足鼎立的新诗美学中的独立地位,而沒有能进一步展开。新诗的这个重要美学课题,主要是由他的其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提出要对中国新诗进行民族化建构。所谓“民族化”,意指对古典文学传统进行现代的转化。闻一多根据中国律诗和西方格律诗的内在契合,进行格律重建,创建了新格律诗理论。本文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个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对新诗格律的民族化建构。  相似文献   

3.
论闻一多“格式”论的贡献和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月派格律理论的核心是“格式”论 ,其中闻一多的“格式”论是代表。其主要贡献是 :肯定并强调字句整齐的格律体新诗形式 ;阐明字句整齐这种格式的构成原则 ;提出创造新诗格式的一般原则是“相体裁衣” ;指出新诗格式具有“建筑美”的特点。其主要局限是 :忽视了字句对称的格式 ;强调格式中字数的整齐而不是顿数的整齐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大雨对新诗格律的探索在时间上仅仅稍晚于新诗史上最早进行格律试验的陆志韦,是新诗史上最早认真考虑新诗格律问题的少数几个诗人之一。孙大雨新诗格律理论的核心是他的“音组”说。孙大雨的新诗格律理论为中国新诗提供了一种既符合诗歌普遍的格律原则,同时又适应现代汉语自身特性的格律设计方案。同时,他又将自己的格律理论应用于创作与翻译实践,留下了相当数量可谓圆熟的新格律诗文本。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关于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现代唯美主义的纯形式追求。从其《律诗底研究》到《诗的格律》之间,深蕴着贯通二者的美学思维轨迹──中国新诗不能全盘西化,而应具有和谐的格式和韵律这一东方古典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海鳞爪     
一.“戴着脚镣跳舞”并非闻一多首倡留意中国现代文学的人,几乎都知道所谓“戴着脚镣跳舞”一说.五四文学革命后,一些新诗作者过于倾心于“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以致产生不少味同嚼蜡随意走笔之作,从内容到形式均明显丧失了诗歌应有的审美特质.为此,著名诗人闻一多撰文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新诗“不当废除格律”的主张,并详尽阐述了他所认为新诗格律应该有的“三美”要求.即必须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戴着脚镣跳舞”就是闻一多在阐述他的新诗理论时所提到的一个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以自由诗为主流,但格律化的创作时起时伏,也从未真正中断,在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还分别形成了两个关于新诗格律化的讨论高潮. 20年代新月派倡导的格律化运动是新诗格律化的第一次尝试.当时不加限制的口语化创作充斥诗坛,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一文强调新诗格律化的必要,提出以格式、音尺、平仄、韵脚来作为诗歌格律的基本衡量尺度.除听觉方面的格律外,他还特别强调视觉方面的格律,即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突出音乐美以外的建筑美,试图为新诗发展确立严密的规范.[1]  相似文献   

9.
论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诗是“音乐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艺术。闻一多在创作实践中对新诗的抒情美、形式美作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开拓。一九二六年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就是对新诗形式美的理论概括;而音乐美则是诗歌形式的本质特征,诗歌的其他形式要素统摄于音乐美。 “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在语言艺术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离开了音乐美,就没有好诗。“古人诗即是乐”。诗在其源头上,与乐同为一体,是以歌唱的形式流传。直到今日,诗歌仍然是一种可诵性的语言艺术,往往更重视作用于听觉感受。音乐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质。黑格尔说:“音乐和诗有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用同一种感情材料,即声音。”郭沫若说:“人类的语言发明之后,一种兼含着明确意识的音乐出现,它便是诗歌。”他们从不同角度一致肯定了诗与音乐的直接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0.
创造新格律是20世纪中前期中国诗歌理论的重要一脉。何其芳是中国新诗理论第二次“创格”的主要代表,他的格律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建新格律的动因,是基于中国新诗与中国优秀诗歌传统脱节;二是主张以“节奏的规律化”为核心,创建新格律。在那样的一个特殊年代里,何其芳的格律诗学只能是一个虚拟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11.
客观真理论与相关哲学原理相冲突,不能合理地说明意识论、真理论与谬误论之间的关系,造成哲学体系内在的矛盾。真理问题具有厚重的人学意蕴和坚实的人性根据,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属人的问题。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真理,人的本质怎样,真理的本质就怎样,真理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上博(二)《民之父母》9简“”字的释读,学术界颇有分歧,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如字,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为“语”,或释为“诗”字异构,或释为“辩”字异体,或疑为“语”字异体。文章辨析各家之说,断以己意,在较为详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为“语”之异体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浅谈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思想主张修习禅定,其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其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本文主要通过对枯山水庭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砂、石景观及其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来阐述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5.
孔门训勉学者,为学固须博学、慎思.究明学术之"体"外,尤当体现其"成德达材"之"用",进而,发挥其"经世济民"之功.是以,宋初胡安定先生倡"明体达用"之说.明末李二曲先生承胡氏之意,而谓:"儒者之学,'明体适用'之学也."儒学不仅体大而思精,本末分明.其"务本尚德"之教化,旨在引领世人由"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之道,明白而可行.儒家大道,亦广为后世运用,发挥于政治、教育、艺文、工商管理等方面.儒学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学术之主流核心,亦成为历史最悠久、影响层面最为广阔之学术思想.且直接影响于周边诸多国家,而形成所谓"儒家文化生活圈",更随华人之侨徙,而远播于世界各地.故而除论析儒学之"体"与"用"之大端,呼吁儒学同好,为学除当究明其"体"外,尤须体现、恢宏儒学之大"用",以成就"经世济民"之功.  相似文献   

16.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7.
自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提出以来,国内学界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其中,针对"以人为本"的"人"之含义问题,学界形成了"类存在意义上的人"、"人权意义上的人"和"无产阶级执政理念上的人民"这样三种有代表性的论点。细品之下,每一种观点都有着可以磋商之处,抛砖引玉,略加述评,以求教于学人。  相似文献   

18.
论区分假借和通假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和通假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第一 ,假借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假则是一种不规范的用字现象 ;第二 ,假借字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不同 ;第三 ,假借字的本字和通假字的本字不是同一范畴 ;第四 ,假借字与本字和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不同 ;第五 ,阅读古籍过程中 ,假借字不会造成障碍 ,通假字则会造成极大障碍。因此 ,我们必须明确假借和通假所指的内涵和外延 ,区分二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文学的表现手法、创作风格、思想内涵、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体来讲,它主要有以下六种涵义:(一)有所承举日兴;(二)托事于物曰兴;(三)取义曰兴;(四)触物起情,节取托意曰兴;(五)文已尽而意有余曰兴;(六)言之有物曰兴。  相似文献   

20.
学界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缘由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出现本土知识与世界其他知识对接或对话问题;另一步面,由于整个国家及世界话语情境的变化,旧的知识需要批判与反思,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被重建.汉语的"民族"概念已经固化和内化,不能与"族群"概念随意置换,更要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民族"和"族群"概念进行过度泛化.汉语中强调"民族"概念是为了始终体现国家建构的历史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