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6年以来,张家港市大力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集约化经营有了新的突破:1、集约经营迅猛发展,经营面积成倍增加。至96年秋播结束,全市农业集约化经  相似文献   

2.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我国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且有加剧之势,迫切需要解决。那么,两极分化的根源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怎样对待两极分化?这些问题是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回答的。有的学者侧重从分配的角度研究两极分化问题,认为必须在再分配领域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这虽有一定道理,但停留在分配领域的现象层次上研究两极分化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问题的根源应该到生产领域去寻找。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农业绝对地租规定为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这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的。那么,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时,农业绝对地租是否还存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末,绝对地租的来源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构成时,虽然租种土地还必须支付租金,但它已不是范畴意义上的绝对地租了,它来自利润和工资的扣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工农业资本有机构  相似文献   

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理解“社会存在”的概念,对准确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史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社会存在”?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目前一般解释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不依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通常主要指的是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这种解释并没有恰当地表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一概念的原意。一、“社会存在”不等于“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农业再生产理论中,土地利用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把马克思关于农业再生产中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生产力发展的科学原理,运用于我国实际,对合理利用我国的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总是离不开土地,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  相似文献   

6.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必然要促进土地流转经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原因,指出现实中土地流转经营存在着土地流转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乡村组织行为不当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讨农业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准和最适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推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坚决避免强制性“合并”土地;坚持因时因地制宜,适时适度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坚持农业规模经营的家庭经营为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不少学者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是肯定的,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土地规模经营并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且学者们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在政策层面上,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导向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延安精神,实际上回答了三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延安精神是怎样产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在新的时代,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下面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延安精神是怎样产生的?胡锦涛同志说:“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13年。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孕育了延安精神。”那么,延安的13年,究竟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三条:一、在这里产生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土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土地流转能够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以破解细碎化难题?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对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负向影响在土地细碎化为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背景下具有稳健性与时间上的持续性。土地流转并不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对后者有显著负向影响。甚至对规模农户而言,土地流转在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土地流转仍受到诸多限制,况且土地流转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营,甚至加剧了土地细碎化程度,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中的热点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将两者联系起来。低水平的土地所有制基础是土地承包经营不利因素产生的根源 ,不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战略。建立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制 ,农村生活社区化 ,逐步取消自然村落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主流理论认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不是规模经营主体替代小农户,就是小农户完全排斥规模经营主体。这种单向论都是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普世化的结果,缺乏扎实的经验支撑。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具有多向性,即小农户、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将长期并存,并形成了大规模经营主体主导、中等规模经营主体主导和小农户主导三种农业经营结构。这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我国更可能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小农户与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长期并存发展的局面,三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将构成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兵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一书是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胡宜挺教授所著,2020年2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出版。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者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农产品安全形势严峻等形势下,如何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近几年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行各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提出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涉及到:按劳分配的“劳”是什么?对“劳”如何计量?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计酬办法和分配形式?弄清这些问题,无疑对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责任制,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以“联耕联种”为代表的个案考察,深入分析新型农业服务模式的经营机制和组织方式。在经营上,新型农业服务模式以家庭经营为核心将横向规模化中的高管理成本“化整为零”,同时通过外部规模化增加农业经营过程的分工和专业化,增进农业经营的迂回性,并通过组织化来减少从外部引进分工和专业化时的市场交易成本,实现“化零为整”的规模化效益;在组织上,新型农业服务模式以政府尤其是村级组织力量来进行组织和推动土地的集中连片,克服高交易成本,同时以农户为中心,保持农户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减少了阻力,提高了农户积极性,并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由此,新型农业服务模式实现了在不进行经营权流转情况下的规模经营,并从农地规模经营拓展到农业服务规模经营,为土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另一种阐释和实现途径,并促进了农户生计发展、农村社区活性化和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程度上,证券公司之间的持续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能力的差异,实质上就是发现和实现公司价值能力的差异.那么,公司价值发现的基本方式或途径是什么?公司价值的来源和内容有哪些?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离不开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是挖掘、发现和确认公司价值的基本途径.行业研究日益成为体现公司经营水平和在业界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全面提升行业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更应是证券公司的重要竞争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论”,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一些同志对此似乎持有保留态度。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现在又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实质上这是不是“创造”和“发展”;还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怎么又讲“科学技术第一”呢?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保留”和“疑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前途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不能回避而又异常敏感的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又直接关系到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改革根本把握的正确与否。江丹林同志的新著《马克思的晚年反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以下简称《反思》)作为我国第一部研究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学术专著,对此作出了新的探索。研读之后我深感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农业遗产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遗产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是农业遗产、为什么保护农业遗产以及怎么保护农业遗产?如果说第一个层面解决的是农业遗产本体论的问题的话,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层面解决的主要是农业遗产价值论以及农业遗产保护方法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