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古村落园林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园林景观已为数不多 ,文章对其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古村落园林” ,并从我国城镇古典园林与“古村落园林”相对比的角度入手 ,对“古村落园林”的界定、特点以及进行“古村落园林”研究的意义等三个方面 ,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以求拓展和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各国园林风格的并存、融汇和发展是当前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各国园林风格中的设计手法、技巧、元素发生着快速多样的变化,使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富于创意,并更加成熟。岭南园林具备兼蓄并收的特点,在经过多元化园林风格并存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创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从材料及人对材料的主观感受角度对法国巴洛克园林的设计和文化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对绿篱的隐匿效果,石材的粗糙与平整的质感,森林、水与天空营造的崇高氛围,花坛带来的柔和感受,以及刺绣花坛与服装时尚的关系的研究,归纳总结了材料对法国巴洛克园林的意义。园林的文化意义有赖于材料所营造的场所氛围,而不仅仅是风格样式。对风格样式的符号化理解掩盖了园林材料带给人的现场感知效果,忽视了园林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园林诗与古典园林相伴相随了二千多年,二者在"情景交融"中相汇,在相互观照中不断发展.园因诗盛,园因诗传,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园林诗的审美观照.中国古代园林诗对古典园林的审美观照主要表现在向园林注入意境之关、章法结构之关、虚拟景物特性之美.融汇时代精神,将这些美的因素注入园林的设计、建造当中,是当代中国园林建设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园林工作者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园林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赵红梅 《中南论坛》2007,2(4):89-90,95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主要从园林历史和园林类型两大方面对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得出中日园林既有相同之点,又有不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一样是多起源的,中西园林艺术在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折射出不同的审美思想和设计哲学,如"自然之本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秩序和控制"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然而,由于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对中西方园林各自的主人来说,基于人类在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的需求,中西方园林的造园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偿与完善,从而满足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无论规则式还是自然式园林都为创造"世界花园"提供了基础,一定程度以理想家园的形式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园林学界对古代是否存在公共性园林一直存有争议,结合古代公共性园林的内涵、称谓、功能、来源等相关史料信息,从历史文献研究角度展开分析。论证得出,古代公共性园林是古典园林中的特殊类型,融合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追溯古代公共性园林的历史渊源,能够补充、丰富本土古典园林体系,扩展园林史研究范围。从古代公共性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切入,还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共性园林,对传承传统文化、重拾文化自信、重振民族精神有着积极意义。最后,古代公共性园林追求高文化与低消耗相结合的简朴生活,满足了基本精神需求还不破坏生态环境,对现阶段环境保护和公共园林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从原始美中注入了艺术美的画境;分析了山水画与文人园林这两种艺术之间相互借鉴的关系;并基于对苏州园林的考察,分析了花鸟画与文人园林这两种艺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清代南北园林分别以士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为代表。清康乾以降,士人由园林退回书斋,由艺术转而专注学术,江南园林声伎渐趋衰落,士阶层引领戏曲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皇家园林演剧却蔚为兴盛,清宫帝后大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引导了戏曲发展的主旋律。在南北园林演剧此消彼长以及戏曲审美雅俗嬗变的背景下,北方京剧逐渐取代江南昆曲占据了剧坛的主导地位。从士人园林到皇家园林,从昆曲到京剧,园林不仅在清代戏曲的发展中持续参与着戏曲艺术的构建,而且南北园林中各自形成的戏曲生态与接受主体,对清代南北戏曲的嬗递演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构建节约型园林以促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其中,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园林材料对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我国目前园林材料中硬质材料运用的现实状况基础上,提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的设计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醇王府花园是现存北京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研究醇王府花园的植物景观,对其园林景观保护和恢复工作及对现代园林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总结了醇王府花园的现状,分析了醇王府花园历史植物景观特点,并对其保护和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英国自然风景园传入欧洲大陆后,人们对风景园的认识不再单单是对如画风景的欣赏,而是考虑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的景观规划理念。以吉拉丹在法国埃麦农维尔庄园的实践和平克勒在德国穆斯考花园的实践为代表性案例,分析了规划者的规划思想、手段与实例的影响,论证了欧洲自然风景园中的景观规划理念与实践,讨论了两个案例之间的异同点。以两个实例为代表的景观规划在延续风景园的发展主线的同时,展现了多元的规划视野。欧洲景观规划以风景园为载体,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改良,带动了区域的全面发展。最后提出了对中国景观规划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园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观念中桥的作用及国桥的类型,并对园桥空间的特性及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湖南园林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既有中国园林文化的共同属性,又有湖湘文化的地方特质.面对人民群众对园林文化的新期待、新要求,湖南园林文化发展要遵循园林文化发展规律,注重园林文化建设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及绿色湖南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充分发挥园林文化在城乡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加强园林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3大类型之一,佛教寺庙园林又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寺庙的常规布局是“四合院”的形式或在此基础上的变体,大多存在一条主轴线。植物与建筑相结合,更好地烘托了宗教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本文介绍了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特色和常用的植物种类(以北京、浙江宁波为例),为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园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出发,对植物园的创建、发展、趋势,以及它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阐述。认为植物园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民众素质等方面,植物园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社会决定了植物园将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地论述了植物园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对认识植物园及其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情小说是明代中后期盛行起来的一种小说类型,在诸多世情小说代表性作品中普遍设有一个形貌鲜明的私家花园,一系列花园物象成就了世情小说独有的美学意蕴和艺术效应,不同类型的花园形态也影响着情节的建构,从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叙事表达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通过花园的兴衰存亡、结构布局来构成情节之间的粘连、阻断、重构、排列等。花园的形态类型具有兴衰、对称与重置等形式,这些形式决定了情节之间的开合、对称与重置,使得情节结构与文中花园形式构成一致,花园担当了故事空间与形式空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运动中出现的忽视地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本文从地方园林文化的传承问题入手,结合“汇芳园”的修建及特点,探求历史园林文化与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如何继承和发展地方历史园林文化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现代设计文化之中,形成以特色地区为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总结了“汇芳园”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对潮汕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地方历史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庭园与中国园林和绘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汉唐开始 ,日本输入中国园林文化 ,最初形成池泉园 ,再结合国土环境 ,创造了枯山水 ;在宋元时期 ,中国画风对日本影响极大 ,一批绘画造诣精深的造园家把中国绘画艺术融入日本园林之中 ,在室町时代产生、发展和成熟了书画式园林风格。书画式庭园是用枯山水的形式表达的 ,最初是立式枯山水 ,后来发展为平立结合的枯山水 ,最后成为平式枯山水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基础,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新内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