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外关系是国内视角的国际关系,其治理模式因时而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战争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手段。随着《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处理国际关系、要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国际关系被纳入法律治理轨道。涉外关系治理亦存在法律化必然性,但法律治理模式与其他模式仍存在密切的关系,内国在这一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法律治理可以采取国际法、国内法和政策协调等途径。中国涉外关系的法律治理可以称为涉外法治。中国涉外法律实施应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适当发挥法律域外适用和域外管辖的作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此基础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是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东西,内涵丰富。国际法是各国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也是通过原则、规则、制度等形式,通过法律的拘束力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规范。国家利益的表达和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下,充分运用国际法规则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趋利避害,是实现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佳穗 《兰州学刊》2009,(12):149-151
通过研究洛克比案这一事件的责任归属和法律逻辑,分析其中暴露的国家责任机制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联合国安理会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国家责任机制自身的缺陷使其在个案中产生法律适用的空白,不足以为既有国际关系中的各方力量提供有效的游戏规则,造就了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代表的强势力量在现行国际法体系的边缘,架构必要的新规则,协调利益均衡,使整个体系得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政治的影响下,越来越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并逐步向国际政治转化,明显地具有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国家利益关系的国际政治功能的一种现象。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形成是国际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但是,这种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与哪些已有的国际关系现象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或者说它与已有的哪些国际关系现象承担着相同的社会作用呢?这便是需要我们从国际关系诸多现象的相互联系中进行探讨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利益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目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坚持利益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是否贯彻落实利益原则关系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否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问题,加强利益引导,贯彻落实利益原则,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本文主要是论述如何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利益原则。一、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一)协调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所协调的各种利益关系中…  相似文献   

6.
霸权主义是帝国主义所推行的对外政策,列宁曾多次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但是,伴随着霸权主义的出现及其肆无忌惮的活动,不谋求霸权的呼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也日益高涨。特别是近些年来,不谋求霸权已形成为现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的基本原则。 不谋求霸权作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对国际关系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换句话说,现代国际关系必须建立在不谋求霸权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而调整国际关系的国际法规范也不能与它相背离。不谋求霸权原则与国际法的其它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87-193
利益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观念之一。关于什么是利益,人们的说法不尽相同。这对于协调不断尖锐的利益矛盾、重构公平和谐的利益关系等都是不利的。因此,正确回答利益是什么等理论问题,已成为当下学界的当然使命。从总体上说,学界对利益的解释主要有三,即"利益好处说"、"利益需要说"和"利益关系说"。虽然,这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一些值得斟酌的问题。因为,利益不是"好处",也不是"需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人与需要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通过人与需要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关系伦理视闽中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伦理追求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是近代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主要包括三个历史向度,其最新发展趋势是以"类伦理"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伦理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内在要求与我国对理想国际秩序的诉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多元共存与和平竞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自身利益与他国利益相协调的利益观.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与政策,对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际法的体系问题,在我国的法学者中间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丘日庆认为现在存在共同的国际法和社会主义国际法两种体系,前者调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及资本主义国家相互间的国际关系,后者调整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国际关系。周子亚认为现在只存在共同的国际法体系,社会主义的国际法体系尚是萌芽。林欣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法体系”(“教学与研究”1958年第1期)一文中则反对有共同国际法体系,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国际法体系。上海国际法学者为此于二月十五日与二十三日两次集会就上述不同论点展开争论。参与座谈者绝大部分都不同意林欣的看法,认为这是抹煞事实。周子亚自己修正了他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国际法体系尚未形成的见解而同意了丘日庆的论点。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际法体系是否存在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司法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需求的强化与国际法体系的不断拓展及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国际性法庭不断增多。这一现象给国际司法体系带来了多样性、适度的有益竞争及提供了“试验场”的作用,但也使得国际法体系的合法性受到冲击并造成国际法体系的分裂。在主权国家水平林立、尚未对诸多国际法问题达成共识的国际社会,考虑到国际性法庭不断增多导致的国际性法庭之间判决的不一致性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有必要坚持国际司法体系的组织化。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可以借助其能从国际关系全方位的角度来考虑国际法的发展而不受到专业性限制的独特地位和特点,在维持国际司法体系和国际法体系的一致性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对国际性法庭不断增多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强化国际法院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刘美武 《理论界》2012,(3):162-163
本文从国际关系交往的利益逻辑出发,抽象出国际关系的利益行动模式,指出自由主义价值观与国际关系利益逻辑内在同构。通过对自由主义价值源流嬗变的考量,提出核心价值的命题;在定义核心价值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提炼出和平、独立、平等、正义适格国际关系核心价值;以和谐世界理念统一国际关系核心价值,阐明了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核心价值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国际法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也能够得到加强并实现创新。为此,本体哲学思想可以被引入国际法哲学研究中。目前,在中国法哲学领域内对本体概念的使用,主要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直观性地借用,另一种是解释性借用,最后一种则是引用旧有的哲学的本体观。国际法的本体,是关于国际法本质的抽象存在,是一切关于国际法的现象与意识的来源。国际法本体论,是关于国际法本体的理论,是国际法法哲学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只回答“国际法是什么”、“国际法的基本架构如何”以及“国际法如何作用于国际关系”等最为本质的问题。在国际法哲学研究中引入本体与本体论概念,可以凸显构建国际法理论的两大基本元素。将国际法本质问题与非本质问题的研究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透过国际关系现象把握国际法的本质,更好地促进国际问题的解决与国际法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国际法中软法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法不属于国际法正式渊源,它对任何国际法主体均不具有约束力,但是事实上它又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法中软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国际交往中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软法。  相似文献   

14.
经济伦理学论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一、立论依据经济与利益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目标;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涵;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注意力的焦点及行为动力所在。1.经济问题说到底是伦理道德问题。因为经济行为目标和动力是利益与利益追求问题。而利益和利益追求只能在人际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才能现实。又因为,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完美性。因此,经济现象与伦理道德现象是共生和共存的。伦理道德及其运行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正、反作用)直接影响利益关系的协调,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经济的发展要避自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混乱或经济…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责任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它是促使国际法主体履行国际义务,维持国际秩序的根 本保障。随着国际关系的迅猛发展,现代国际责任制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关系和欧洲的经典外交特别是国际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三个半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法律秩序作用的增强,和约对国际法的影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和约条款及其与国家主权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及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外交关系法等的发展,论证和约不仅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而且是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权与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与人权问题不仅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个主要范畴,也是给当今国际社会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热点。在诸如主权原则、人权概念、二者的关系,人权的国际化趋势与国内管辖权的矛盾,以及由此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造成的冲击和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挑战等方面,人们确有深入思考、探究和冷静应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前沿问题,对于国际法的遵守问题的研究直接启发了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理论,并为国际制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同时,对遵守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重塑国际法的基础理论,因此,西方学者对于国际法的遵守问题的关注,代表着新兴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交叉学科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莫凡 《江淮论坛》2009,(6):81-86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兴起促使多元利益格局形成,这一格局成为价值认同道路上难以跨越的卢比康河。欧洲认同也面临多元国家利益难题,但是他们通过拓展欧洲国家共同利益推进了欧洲认同。与欧洲认同相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困难的症结是由分工产生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因而可以借鉴欧洲认同的经验建构利益机制,通过拓展人民共同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具体而言,利益共享、平衡和保障机制缓和个人利益冲突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统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调适价值观冲突,利益导向和整合调控机制拓展共同利益形成价值认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就可以通过人民共同利益之桥跨越多元利益卢比康河。  相似文献   

20.
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可以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相对彻底性,在亚洲结束则具有非彻底性.这是冷战在亚洲和欧洲结束的具体历史状况以及现实发展造成的.冷战机制在欧洲和亚洲的存在和结束状况是冷战结束两种模式的基本根源.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划分有利于人们对国际关系中冷战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