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叶洵灶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出现了奇迹,从而造成16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中最为伟大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哥伦布四次西航到美洲。但这两位举世闻名的航海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远航的目的性质、规模及影响各不相同。本文就此作一比较。一、身...  相似文献   

2.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15世纪初他率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环球世界航海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先河。他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72年,比麦哲伦提前一个世纪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创举,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据说,现在郑和尚有一支后裔在泰国生活,正与我们计划拍摄的“天南海北南京人”要求不谋而合。2002年12月23日,我率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一个摄制小组,踏上了去泰国寻访郑和后裔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期间,曾率领中国船队,冲破万里波涛,七下西洋,直达东非海岸,先后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经历途程之远,持续时间之长,招致国家之多,影响世界之大,在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对我国古代的航海交通、对外关系、对外贸易、文化交  相似文献   

4.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这一壮举并没有像同时期的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那样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历史和社会根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和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张民服郑和是十五世纪初期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七下西洋的壮举,启动了世界航海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东西交通发展史上、在沟通地域间和民族间的联系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郑和远航的风帆,中国与...  相似文献   

6.
从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九年间,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航亚非。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至今已经五百八十周年了。五个多世纪来,人们不断探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因,但终因原始资料早被焚烧殆尽,缺乏最有力的依据,而不能统一看法。持踪迹建文说的有之,持耀兵异域说的有之,持发展外贸说的更不乏其人,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这里,我不揣浅陋,想通过一些历史事实的回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7.
今年七月十一日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五百八十周年,我们隆重地纪念这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郑和原姓马,云南昆阳人,少年时入宫充侍卫,明成祖赐姓郑,世称三宝太监。明成祖朱棣王朝,国力兴盛,大开海禁,建立友好邦交,钦命郑和为正使,率领商船队下西洋。船队由宝船、战船、粮船、马船、坐船等大小船只共二百余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从一四○五年(明永乐三年)至一四三三年(明宣德八年)七次远涉重洋,历时  相似文献   

8.
郑和下西洋时期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世纪的前三十年,即1405年至1433年间,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出现了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郑和是我国杰出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使团中有些重要成员是穆斯林,郑和下西洋又多次访问了亚洲沿海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获得较大的发展,与郑和航海促进了伊斯兰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传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五世纪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4年),前后二十八年奉使七下西洋,在国内外留下了不少遗迹和遗物。这些史迹文物为我们今天研究郑和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儿我们辑录了几块碑刻,计有《故马公墓志铭》、《明武略将军太仓卫副千户尚侯声远  相似文献   

10.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舟师停泊候风扬帆的港口,也是郑和航海遗迹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的功业,在太平港江畔,原郑和船队官军祈报和贶圣之所的南山行宫、南山寺故址,建立起了一座郑和史迹陈列馆。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上半叶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但它没有象稍后的哥伦布发现美洲那样形成越来越强大的扩张潮流。本文拟从明政府及当时各阶层居民的追求的角度,探讨它的性质及其突然中止的原因。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我国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1、出于政治目的。这又可分为踪迹建文,耀兵异域,针对帖木儿帝国等几种。2、出于经济目的,具体说是为了经营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2.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组群结构”的力量,成功地实现了向海洋进军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动用远洋船舶100余艘(最多的一次达208艘),随行者总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访问的国家和地区,少则20个左右,多则40余个;航程“十万余里”。可见七下西洋中的每一次,都是一个宠大的航海系统。而整个下西洋伟业,无疑更是一个庞大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智利发布了—枚哥伦布头像的邮票。票面把这位伟大的西班牙航海家错绘成毫无须髯的少年。1903年,意大利发行的一枚纪念哥伦布的邮票,票面上的哥伦布手拿望远镜遥看远方。可是当时望远镜还没有发明。1903年,法国邮政部发行的—枚玛利安娜(法国的象征}像的邮票。票面上的农妇顺风撒种违反农事常理,  相似文献   

14.
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一件十分值得纪念的事。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已就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的、影响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里我只想从纵的角度,即通过比较元、明时期的对外政策来考察郑和之举在明史上的地位和对明代社会的影响,以期对于郑和下西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国与东非各国间交往日益频繁,友谊持续发展。但这种友谊非自今日始,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创始者,应首推明代杰出的外交家、航海家郑和。郑和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9年之间,率船舶数百艘、水手士兵等近三万人,七下西洋(即今我国南海至印尼婆罗洲以西之地,即印度洋,明初称西洋),历经三十余国,名震中外,史不绝书,但多集中于东南亚和南亚,本文利用现有资料,阐明郑和一行远航东非以及与东非海岸人民建立的友好关系。郑和船队于1413年首次到达东北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而‘地理大发现’中的瓦斯科·达·伽马第一  相似文献   

16.
郑和出使西洋,比之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及达·马伽海上航行,时间早半个世纪以上,在船队规模、人员多寡、船只大小、装备、装载物资数量,都超过好几倍。哥伦布当年的航行,在地理上、历史上都有开创新世界和新世纪意义,至今美国人民及美洲其他国家移民,均以每年十月十二日为“哥伦布日”,用以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而中国对于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业绩,四五个世纪以来,均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1485年决定移居西班牙。西班牙女王为哥伦布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宴会上,有一位客人很不服气地对哥伦布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大陆本来就在  相似文献   

18.
论郑和的多元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是15世纪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在近30年时间内,他七下西洋,遍访30余国,迎送各国使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他的多元宗教信仰对其航海和外交事业的发展,起了布道铺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流传近五百年了。其实,美洲新大陆是航海家阿美利戈首先揭示的,而哥伦布一直视美洲为印度(世界东方)。那么,为何航海英雄哥伦布没能认识美洲呢? 一 人们认识未知事物,必须经过感性认识达于理性认识、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难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拿旧世界人们认识美洲新大陆来说。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件,从大量航行探察中获得充分的惑性认识,再经主观努力提高到揭示其新大陆属性的正确的理性认识。那么,  相似文献   

20.
云南自古以来就跟中东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云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赛典赤·赡思丁来自中东的布哈拉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 ,跟中东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云南具有跟中东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旅游往来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