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2013年,郴州市财政给予4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资兴市连坪瑶族乡开展"逢十"庆典活动,市直有关单位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对连坪乡给予了重点扶持。市民宗局指导连坪瑶族乡将庆典活动与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结合,启动乡综合文化中心建设、街道民族风格改造等十大庆典项目,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300万元、产业发展投资800万  相似文献   

2.
李攀  欧青华 《民族论坛》2013,(11):49-51
二十年栉风沐雨,连坪瑶族乡告别了贫困和落后;二十年艰苦奋斗,连坪瑶族乡走向了繁荣和富强。今天的瑶乡,经济长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连坪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连坪瑶族乡地处风景秀丽的八面山脚下,是林业大乡,也是南竹大乡,南竹一直是全乡的主导产业,也是连坪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南竹主导地位不动摇,把南竹当作"一乡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3,(11):47-47
连坪瑶族乡是1993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建立,位于资兴市境内东部风景秀丽的八面山西南坡,西连白廊乡和著名的东江水库,北接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与桂东县青山乡和汝城县南洞乡毗邻,南邻东坪乡和龙溪乡。  相似文献   

5.
绿色海洋,瑶族风情荡漾 沿青连公路,从市区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连坪瑶族乡境内,蔚蓝的天空下,满眼都是绿色的海洋。一条条通村公路蜿蜒在群山怀抱,一栋栋新房安享在群山的怀抱,一辆辆车、一个个人转眼消失在群山的怀抱。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2,(4):9-9
3月15日,炎陵县召开了龙渣瑶族乡扣‘造“百户瑶寨”项目建设办公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及县委统战部、财政局、旅游局、文化局、环保局、旅游局、规划局、龙渣瑶族乡、民宗局等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一个晴朗的冬日,两岸峰峦叠翠、瀑布飞泻;幽深的峡谷中,清溪碧流,时缓时急,一只乘载6人的崭新橡皮艇顺流而下,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站在两岸的瑶族村民,个个忍俊不禁,直呼:“龙古嘟!龙古嘟”(瑶语:好的意思)。这是常宁市委书记谢恒斌、市长肖长河等领导率领计划、旅游等14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专程到蒲竹瑶族乡现场办公,考察确定开发天堂山西江漂流项目的设计、施工时亲眼目睹的情景。位于革命老区──常宁市西南部的蒲竹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全乡辖13个村,111个村民小组,19…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3,(8):63-63
经过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程序,日前,湖南省发改委正式公布湘西地区开发第四轮拟定省规划产业项目189个,其中湘西自治州产业项目44个、张家界25个、怀化57个、邵阳55个、永州8个,项目涉及工业、农林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物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我到洪江、会同、靖州、通道四县(区)的林业基地,就当地的竹木产业进行专题调研。一路上,满山满岭的竹木郁郁葱葱,绿色撩人。竹木是大自然赐给大山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何开发利用好这笔财富,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大课题。我认为只有把这篇文章做好了,目前还很贫困的山区才能够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我想这也是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提出“把怀化建设成为湖南最大的竹木加工基地” 的目的所在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作为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  相似文献   

10.
日前,吉首市武陵山民族文化产业园进入湖南“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园区名录,成为湘西自治州唯一入选的文化产业项目。武陵山民族文化产业园位于吉首市乾州新区文峰山境内,项目建设占地6.1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5.2亿元,已被列为湘西自治州文化产业1号工程,集会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博物馆、旅游产品加工园于一体,将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提升,推动吉首市文化产业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皓  董树滨  曹听德  叶新福 《民族论坛》2006,(2):F0002-F0002
炎陵县龙渣瑶族乡成立于1985年,是株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中瑶族、畲族占总人口的52%。近年来,龙渣瑶族乡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把瑶乡建设在成全省一流民族”的目标,坚持“注重乡情,突出特色,争取支持,加快发展”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2.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里,既有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有各民族长期积淀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革命年代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为桑植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桑植丰富的旅游资源包含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三个主题,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可塑性。从自然风光来看,有被誉为亚洲第一洞的九天洞、八大公山国家级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指引和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通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田开春 《民族论坛》2005,(10):50-51
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传统的观光旅游阶段,生态旅游系统还没有完全纳入旅游开发与管理之中,这将会阻碍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也不利于开拓欧美高端客源市场。如何抓住湖南西部开发的机遇,进行生态旅游建设;如何围绕生态旅游建设进行旅游开发模式的转型,做大做强张家界旅游产业,使这独特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是目前张家界市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制定生态市建设目标,统一思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张家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以生态市建设为契机,做大张…  相似文献   

15.
吴晓峰 《民族论坛》2006,(10):62-62
近年来,新晃县依托独特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按照“生态旅游立县、文化产业兴县”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休闲娱乐业等为补充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良好局面。一、实施科学定位,确立发展战略享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之美誉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县——打造夜郎文化”战略,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摆到了突出位置,形成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生活为石堤镇发展油茶产业带来了契机,石堤有正在开发的马拉河旅游探险风景区,今后石堤茶油也将成为一种畅销的旅游商品。”石堤镇党委书记张长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水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其蕴含的治水、管水、护水、节水、亲水理念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维吾尔族水文化为例,分析了维吾尔族水文化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提出:水文化倡导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这正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旅游产业倡导健康、文明和绿色旅游,这又是传承传播水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的融合既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贯彻绿水青山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水文化+旅游”专项会展活动、重点打造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水生态旅游项目、落实水文化教育、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等,是促进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产区,这里也有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东北地区就开始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将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了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定位是否准确。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势产业定位模式,不仅可以加快该地区小康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借鉴。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优势产业的甄别,应以“独、大、专、强”为价值判断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应:筛选、论证、储备、申报一批项目,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梯级开发几大水系,挖掘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优势产业;立足特殊原材料,发展资源延伸的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牧业及其加工业。  相似文献   

20.
打破界限,优势互补,合力营造大湘西旅游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湖南西部(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历史上称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是把湖南建设成旅游大省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进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整合大湘西的旅游资源,统一这里的旅游市场,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打造大湘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湖南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大湘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点景区集中,互补性强,品位很高,推进西部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