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俅是一条宋朝皇帝的忠实走狗,是一个任意鱼肉人民的残忍豺狼。正当他拿着屠刀屠杀梁山泊农民起义军时。被起义军从战场上生擒活捉而来,真是大快人心! 这样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特别是沾满了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鲜血的死敌,既然成了阶下囚,合当千刀万剐。而宋江呢?不但不触动他一根毫毛,反而“取新衣与高俅换了,扶上堂来,纳头便拜,口称死罪”,“大设筵宴”,馈送厚礼,护送下山,让他安然回京了! 宋江平日谈起高俅不也是骂不绝口,切齿痛恨吗?何以仇人到手,反而放虎归山呢?原来,宋江与他做成了一笔肮脏的政治交易,为的是让高俅在皇帝面前说句好话,早日招安。  相似文献   

2.
宋江论     
《水浒传》中,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历来论者意见不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艺术典型。他出身中小地主家庭,原是郓城县一名职掌刑名官司的书吏——押司。他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不满滥官污吏的统治,富于正义感,却又有浓厚的忠君思想;才略出众,胆识过人,仁慈长厚,勇悍狂侠,有组织能力,肯顾全大局,但迟迟不愿上梁山泊,而是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被裹挟进来,并推上起义军领袖地位的。在作者心目中,宋江是一个忠臣义士的形象,描写虽然有某些失实之处,人物的思想言行,也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但总的说,形象还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水浒传》的悲剧结局,当然是指宋江们的毁灭而言。梁山泊农民起义军的前身,原先只是四位头领,“七、八百小喽啰”的一小股队伍。在严峻的现实斗争锻炼过程中,这支队伍与官府开展了六次大规模的武装对抗,逐渐汇集成一百零八位头领,建立成完备严密的组织。到招安之时,已经发展成“十万之众”。如果不走招安道路,梁山泊起义军也就不可能导致《水浒传》式的悲剧结局。可  相似文献   

4.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这个指示,深刻地揭示了《水浒》美化投降派宋江,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反动实质。 《水浒》中竭力宣扬,精心塑造的宋江,是一个混进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的叛徒、内奸。正是这个“呼群保义”的家伙,打着“替天行道”的黑旗,钻进起义军队伍,从内部瓦解梁山起义军。他玩弄以假乱真的骗人勾当,权居水泊,积聚资本,专等招安,把梁山起义军引向投降失败之路。并为封建皇帝镇压了方腊等农民起义军,解除了宋徽宗对“四大寇”的日夜悬心,做了童贯、高俅这些反动官僚所做不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一部《水浒》,可以多次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每当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赢得胜利,俘虏到北宋王朝官军高级将领时,窃踞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宋江,每每都是慌忙离开座位,亲解其缚,卑躬屈膝,甚至俯伏于地,叩头便拜,并口口声声要让被俘者来坐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而自己“情愿让位”,甘居下位。五十八回在呼延灼面前,宋江这样做了;六十四回在关胜面前,宋江是这样做;六十七、六十八回在卢俊义的面前,宋江也是这样做。宋江在小说中的多次“让位”,初看起来似乎表现了宋江本身的一种“虚怀若谷”。但是只要稍微仔细地了解一下宋江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全部活动,就不难窥探出里面的  相似文献   

6.
《水浒》是描写我国北宋末年梁山泊起义的一部古典文学作品。梁山泊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在起义军内部,起义军首领宋江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把梁山泊起义引向了失败的道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七十一回本《水浒》中宋江在梁山泊起义中所起的反动作用,了解、汲取梁山泊起义军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当前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7.
手翻《水浒》,心燃怒火。宋江是名垂青史的“农民起义军英雄”吗?否!宋江是出卖农民起义军的千古罪人,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恶刽子手。北宋末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以及外族的入侵,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他们“斩木揭竿”,纷纷起义。农民革命斗争的烽火燃遍全国,使北宋王朝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革命大好形势下,混进梁山泊农民队伍中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宋江,为了维护、挽救日趋没落的北宋封建王朝,为了实现他个人“官爵升迁”、“光耀祖宗”、“封妻荫  相似文献   

8.
《水浒》是以北宋末年爆发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它塑造和歌颂了叛卖农民起义军的投降派宋江的艺术形象,是一曲地地道道的投降主义的赞歌。然而,历来有不少《水浒》的评论者,往往援引了一些历史资料,来强调所谓《水浒》对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巨大影响”,例如什么直接采用《水浒》中的“替天行道”为号召啦,什么把《水浒》作为“玉帐秘本”(军事上的参  相似文献   

9.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宋江是钻进农民革命队伍的投降派。他适应反动统治阶级镇压农民革命的政治需要,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以晁盖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路线与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晁盖死后,由于宋江窃取了起义军的领导权,他的投降主义路线占据了统治地位,终于把梁山泊农民革命事业引上了失败的道路。今天,通过对晁盖与宋江两条路线斗争的分析,揭露投降派宋江的丑恶面目,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坚持马列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水浒》中宋江在菊花会上的《满江红》词,露骨地表达了他的投降之志。分析一下这首词,有助于我们认识他的投降派的真面目。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烈火遍地燃烧,北宋王朝统治摇摇欲坠。梁山泊农民起义军屡败官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节节胜利。到了开菊花会时。队伍空前壮大,战将云集,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一派兴旺的大好形势。大聚义后,梁山向何处去?是乘胜前进,推翻封建王朝,还是争取招安。向封建王朝投降?革命形势越来越好,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宋江就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费尽心机地组织了菊花会,抛出了他的《满江红》词;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  相似文献   

11.
《水浒》第七十一回写一百○八人齐聚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宋江“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会上,“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之中,发生了一场望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这“菊花之会”文字不多,斗争起落也快,似乎只是一场小小插曲。然而,把农民起义军将领拉去赏菊,岂是宋江一时雅兴?作者要插入这一情节,当然更非闲笔。“菊花之会”为什么恰恰是在“大聚义”排座次之后召开?一场踢桌、问斩的风波,为什么要安排在赏菊唱曲的欢乐会上?这“菊花之会”究竟说明些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菊花会召开前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形势。菊花会前,正是一百○八人“大聚义”之时。梁山农民起义军向何处去?是继  相似文献   

12.
宋江这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乏走狗,为了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不仅在政治上组织上大耍阴谋,而且从意识形态上大造“投降有理”的舆论,他在几个紧要关头胡诌的几首黑诗词,就是这种反动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决不能轻视这些黑诗词的反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揭露宋江投降派的丑恶嘴脸,进一步看清什么是投降派,什么是投降主义路线,我们从中选了宋江的四首黑诗词进行简要的批注,供大家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山农民起义军在晁盖的正确路线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粉碎了宋王朝的多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各路英雄望风而来,革命形势大好。晁盖牺牲后,宋江窃取了梁山起义军的领导权。他迫不及待地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修正”了晁盖的农民起义路线,强制推行他的投降主义路线。为了保证这条路线得以贯彻,他利用职权,结党营私,招降纳叛,网罗豪绅地主、世袭贵族和朝廷将领,把他们拉上梁山,委以重任,进一步改变起义军领导班子的阶级成分,组成一个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黑班底。宋江拉卢俊义上山,  相似文献   

14.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等领导的中国农民起义为题材,向人们展示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大军从萌牙到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热情沤歌了宋江等一批农民领袖团结一致,敢于抗争,临危不惧,轻生死重大义,与当时的贪官污吏顽强斗争的英雄业绩.但小说最终的结局是梁山军与浙江、安徽一带方腊领导的起义队伍自相残杀,两军均死伤惨重.梁山军为了为国尽忠,做到忠义两全,与方腊所领导的起义队伍战斗,宁死不屈.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义士们纷纷惨死,在双方人马均所剩廖廖之后,以方腊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结束.虽然从表面上看,宋江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宋江的队伍在战斗中死伤过半,梁山军已经名存实亡,毫无战斗力可言,已经不复是一支军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了宋徽宗统治末期的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随着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宋江与梁山泊英雄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而随着最近吴越品水浒、tegic点水的对台戏的pk,更是使他们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及梁山泊起义,真的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么?  相似文献   

16.
《水浒》写宋江千方百计把卢俊义拉上梁山入伙以后,又一定要把第一把交椅让给卢俊义坐,演了一场让位丑剧。卢俊义何许人也?他是北京“大名府第一长者”,有着“海阔一个家业”,是一个有名的豪强地主。他仇视梁山泊农民起义军,狂妄叫嚣;“梁山泊那伙贼男女打什么要紧,我看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特地捉他”,并扬言“已准备下一袋熟麻索”,待梁山农民军来时,他便“一扑刀一个砍翻”,“缚在车子里”“解上京师,请功受赏,方表我中心之志”。他要梁山农民军“人人皆死,个个不留”,决心与农民革命对抗到底。对于这样一个人,宋江简直爱得发了狂.他煞费苦心把卢俊义賺上梁山,卢俊义被官府逮捕后,不惜千金贿赂狱吏,  相似文献   

17.
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山泊位于今黄河下游南岸,鲁中低山丘陵西侧,黄河扇形冲积平原东缘的低洼地带。它是由大野泽(巨野泽)演变而来的,因湖内的梁山而得名。梁山泊曾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生动描写了这一农民起义,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光辉群象,使梁山泊名闻遐迩,富有传奇色彩。本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在《禹贡》半月刊上,对大野泽的名称及其演替做了考订。近年,又有人对大野泽的变迁进行了有益的论述。但不尽完善,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8.
“替天行道”是《水浒》中投降派头子宋江在窃踞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后,强加给梁山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带纲领性的口号。当宋江把投降叛卖的黑班子和领导核心拼凑起来后,又把这个口号写在杏黄旗上,高高地竖起在梁山之巅。“替天行道”是个什么样的口号,什么样的纲领,什么样的旗帜呢?我们说,它完全是孔老二鼓吹的“克己复礼”的变种,是大搞投降主义路线的政治纲领,是向反动的封建王朝乞降的白旗! 什么叫“替天行道”呢?《水浒》在四十二回九天玄女授法旨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汝(宋江)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所谓“替天行道”,就是按照“天”的意志,也就是按照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意志推行反动的孔孟  相似文献   

19.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大军一到,便受招安;以至最后充当封建统治者的奴才,镇压农民起义,是宋江搞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宋江就是沿着这个过程,改变梁山泊义军的性质,叛卖农民革命事业的。充分利用《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剖析宋江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识别什么是投降派,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相似文献   

20.
梁山泊军师吴用,是这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梁山起义军从兴起,发展到彻底失败的全过程。他对晁盖和宋江的认识和态度,他的革命性和动摇性,对于这支革命队伍有着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全面认识《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就有必要从吴用的反投降斗争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吴用本来孤身一人,飘泊江湖,是寄人篱下的门馆先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