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女性,在远古时代普遍受到尊崇,被人们奉为神圣而顶礼膜拜。苗族至今还把领袖人物尊为“仡奶”。自从男性登上统治的宝座之后,便剥夺了她们的权利,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儒家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公开反对妇女受教育。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受害尤为严重。解放前,湘西苗族妇女受到初等教育,粗知文化的万不及一。建国初期,提倡男女平等,广泛发动妇女入学,积极培养妇女干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惜,这一趋势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特别是在近些年来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苗族妇女受教育面越来越小,成为苗族和苗族地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苗族妇女正在愚昧无知中悄悄沉论,这不能不令人忧虑和沉思。下面是我仅就一个县调查所得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丘北县树皮公社沙子坡苗寨,最近发生了一件新鲜事:苗族女社员李成珍一家都穿上了皮鞋。这在城里是普通事,可是在当地,苗家穿皮鞋,还是第一次呢! 解放前,这里有句俗话,叫作“桃树开花,苗族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苗族的盛大节日活动中,最令人兴奋的不是跑马、斗牛、斗雀、吹笙舞蹈,而是苗族妇女的服饰衣着。一眼望去,满山满岭,红、黑、白、蓝的颜色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苗族妇女服饰,若要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占三类中的大多数。姑娘们穿着的是已经过改革的便装。头上仅戴传统花帽或以花格帕围  相似文献   

4.
昨天是奴隶,今天作主人。过去給地主当过丫头、坐过地牢的苗族妇女郭桂珍,現在已成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委員会委員和班枝花人民公社社长。这一根本变化,用她自己的話来說:“要是沒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我怎能有今天!”郭桂珍原来住在貴州省貞丰县一个叫毛岩大灣的苗寨里。她两岁死了娘,接着父亲又被地主逼死了,九岁就靠自己拾柴过日  相似文献   

5.
动我者唯天然之美——记中国著名漆画家乔十光□黎曦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妇女都善于刺绣,水平最高者,我认为是苗族,堪称第一;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妇女都喜欢银饰,用量最多者,我认为也是苗族,堪称世界之最。———乔十光上述引言只是乔十光对中国南方这个美...  相似文献   

6.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支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支牛耳朵.这是我家乡看牛孩子唱歌比赛时一首四句头山歌,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原来作者是苗族还是汉人,可无从知道,因为同样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县实在太多了.凡是到过中南兄弟民族地区住过一阵的人,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特别显著.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杂彩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随处可以看到苗族妇女们那沉着大方、飘逸洒脱、美若彩蝶的百褶裙在摆荡,其质料就是苗族妇女自纺自织的麻布。  相似文献   

8.
知识荟萃     
你知道苗族的芦笙吗?芦笙,是苗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乐器。每当苗寨欢庆佳节的时候,由几十支、几百支芦笙组成的笙乐队,吹奏起各种乐曲,盛装打扮得苗家姑娘们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苗族妇女与"麻"之间的互动—互构关系,揭示了"麻"与妇女在切冲苗族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更凸显出妇女在民族文化的创造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没有前呼后拥 ,没有夹道欢迎,7月29日 ,“扶贫司令”、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彭楚政回到了家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彭副司令员首先来到了自己的扶贫联系户、河西镇河南村苗族妇女张承凤家里。十多年来 ,为了这家“穷亲戚”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彭副司令员从教育他们转变观念,到帮助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问题,方方面面为其所想、为其倾力。如今 ,张承凤一家已过上了富裕生活。正在家里喂猪的张承凤的女儿彭育群 ,见到突然出现在门口的彭伯伯 ,惊喜得一时语塞 :“彭伯伯 ,您……您这么忙 ,怎么有时间来了!”“我有空 ,就回来…  相似文献   

11.
1993年2月,我曾第一次到过驰名中外的贵州威宁石门坎。那时,就受到过强烈的震撼,那么一个边远和荒凉的地方,却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苗族文化的复兴圣地”,并创造了西部苗文。在这片土地上,竟然出了4位博士、20名厅级干部,称得上贵州的一代精英,这无疑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据说那时海外来信,信封上只要写个“中国石门坎”,就能收到——看起来就这么简单,其实却很不简单!难怪1988年于伦敦出版的《中国西南——不合拍胤迹》一书,就用了占全书1/3的篇幅来介绍石门坎。  相似文献   

12.
早在六十年代,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已搜集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对苗族地区的民间文学,做过较为全面的、深入的普查、搜集工作。可惜,由于十年的动乱,这一有意义的工作被迫中断。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第二次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前夕,贵州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的《苗族古歌》,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预示了贵州民间文学工作将继六十年代出现一个新的可喜的局面。这本古歌,无论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13.
我和苗绣     
曾丽 《中国民族》2010,(3):58-61
接过父亲终其一生心血收藏整理的苗族服饰,转眼已7、8年了。父亲曾宪阳被誉为“中国苗族服饰收藏第一人”。而身为汉族的我,常常被收藏界误以为是地地道道的苗族。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在苗族文化浸染中,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民族。无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光总是离不开苗族服饰,尤其是她那惊艳世界的苗绣。关于苗绣,我想,不仅仅一本书两本书就能讲完的。对于我来说,恐怕我要花上一生的时间去给所有在我的博物馆里,被这些美丽精致的苗绣倾倒的人们讲述这一文化遗产的来历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2,(3):42-44
遗产发现地:保靖县 苗画源自湘西苗族妇女绣花的样稿。 最早苗族妇女绣花的花样也是使用剪纸。及至清代末期,一位叫王正义的精通绘画的花垣苗族人,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上,代替了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这种画在布坯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流畅又具有情感,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5):42-44
<正>遗产发现地:保靖县苗画源自湘西苗族妇女绣花的样稿。最早苗族妇女绣花的花样也是使用剪纸。及至清代末期,一位叫王正义的精通绘画的花垣苗族人,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上,代替了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这种画在布坯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  相似文献   

16.
贾婷 《民族论坛》2012,(18):47-49
本文通过对舟溪苗族社会文化的描述,分析传统性别分工对两性关系的影响,以此来揭示舟溪妇女与纺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苗族妇女无论在传统的性别分工中,还是现代的苗族社会中都发挥着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飞跃,拥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趁工作之便,到了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听说这个县的高洞公社野季寨子的苗族社员割罢新谷,“吃大新”,要放牛打角。这可是难逢的机会,于是我立刻赶去观奇助兴。那蜿蜒的山路上,走亲戚、看斗牛的苗族社员可真多。他们一般都身着一色蓝布衣裤,而妇女们却穿着右怀开襟短袄,戴周围镶彩色花边的绣花围腰,头上的蓝布帕子搭成尖形,缠着两条绣花飘带,走起路来一扇一扇,象飞一样,煞是好看。那些走亲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地将苗族非遗文化与服装的主题设计法相融合,先对苗族非遗文化特点和主题教学法的特色作了简单阐述,再将主题教学法贯穿设计教学之中,使苗族元素创新设计课程有了一次大胆的改革,这既是非遗校企合作的一次深度融合,也是服装设计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以土家族、苗族两个民族为主体的自治地方。除了土家族、苗族外,还有白族、瑶族、回族等二十四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为六十七万三千二百二十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三。他们大都是聚居的。在聚居区全部使用本民族语言,因此,有许多妇女、儿童不懂汉语。在这些地区如何搞好双语、双文教学,提高苗族人民文化,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州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苗族本身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苗族人口资料表明,美国苗族是一个既年轻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在这一社会的成员中,较年轻的人所占的比例每年都有所上升。因而,苗族青年前途如何,将最终决定着苗族在美国定居的情况。正如在本项研究进行过程中苗族人同我讨论青年前途问题时曾指出的那样,教育和文化调适(culturaadjustment)这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