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小脚女人江冬秀与西装教授胡适的婚姻,被称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张爱玲对这样的奇事很好奇,就去了胡适家,回来后说:“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我听着更觉得熟悉。她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周质平 《中外书摘》2008,(10):15-17
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他和江冬秀的结合,是个典型的“父母之命”。然而,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却又是向“吃人的礼教”抗争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久而敬之这句话,也可以作夫妇相处的格言。所谓敬,就是尊重。尊重时方的人格,才有永久的幸福。1955年,张爱玲在纽约初见胡适和江冬秀后,写下:他太太带点儿安徽口音,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态度有点儿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  相似文献   

4.
虽然没有车子,买不起房子,但我们要结婚了。婚礼和钻戒也省了吧,去民政局领张结婚证,只需要花九块钱。我们把这样的结婚叫"裸婚"。  相似文献   

5.
共和鼓吹厥功多,今日纷纷骂共和。甘把中华诸幻相,教人看破竞如何。——《海上光复竹枝词》  相似文献   

6.
福柯说过,我们现在拥有的人际关系形式,如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等,是少得多么可怜啊。从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实践来看,在婚姻关系之外做出新的选择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和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的身影让很多人对褒贬不一,本文重在探讨胡适对政治的态度而不是其政治态度,在知识谱系转换和学术转型时代,对于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和功能做了期待,即如何寻求政学分途又需要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绣文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招赘婚姻的形成原因和社会后果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探讨了社会性别机制如何在招赘婚姻中发挥作用以及招赘婚姻形式对新型社会性别关系建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浩 《伴侣(A版)》2014,(4):20-20
曹浩老师: 您好!我跟老公是奉子成婚。我老公由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性格比较倔强,说不得骂不得,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错。结婚后他算是有所收敛,至少对我不像以前那样,一生气就关机消失。  相似文献   

10.
这个男人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他也许会坏脾气、邋遢、不记得你的生日,可这有什么要紧?他是你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为什么你们不能像陶虹和徐峥那样快乐生活呢?  相似文献   

11.
聂冷 《老年世界》2010,(7):21-21
1910年9月某日,美国邮轮“中国皇后”号于上海吴淞港鸣响了起航的汽笛。 “呀,这不是胡洪驿(胡适原名胡洪辟)吗?”“哟,是竺可桢呀!你怎么还没死呀?”  相似文献   

12.
我不知道我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否会让许多人怒发冲冠,但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是.在国外(大概是美国吧),许多男人女人都忙于网上偷情。或许是这份精力和爱情的转移,他们本来剑拔弩张的现实婚姻反而得到巩固。套用一句男人的话就是.和网上的美眉玩一番感情游戏后回家看自己的黄脸婆倒有几分可爱了。  相似文献   

13.
胡适与青城     
贾勋 《老年世界》2007,(17):4-5
数年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寄来的函件上,我发现了胡适的名字。而且,还标明这是在中国作协特制的传世孤品,即由数千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及海内外著名华人作家签名的巨型青瓷艺术瓶上的签名。这生前签名真迹,据说是通过胡适的亲属或其他渠道获得的。能够这样对待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这显然是中国作协的郑重之举。  相似文献   

14.
爱情与婚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爱情与婚姻之间是不是可以划等号,本文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简要地谈谈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权力视角:当代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形态与婚恋价值观紧密相联,是婚恋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在婚姻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当前,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婚姻形态出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发展态势。本文以上海A城区已婚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存在的价值元素和维系基础中,当代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婚姻价值观和婚姻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存在和发展态势,其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当代青年性权力的觉醒与扩张以及对物质权力和精神权力最大化的追求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珞巴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优秀成员,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北至雅鲁藏布江、南达中印传统习惯边界线的喜马拉雅山区。本文试从珞巴族的婚姻与家庭的发展、氏族外婚和等级内婚、家长制家庭三方面进行简要叙述,从而对珞巴族的婚姻与家庭有一个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女性大世界》2006,(4):18-18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说婚姻是坟墓。那么你是要去祭奠爱情吗?但是。如果爱情始终都在。婚姻又是什么呢? 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觉得婚姻如果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爱没有了?那么,没有爱的人为什么很多都结婚了? 我想再问一个问题:不,还有很多问题,不只是我,我想还有很多人有很多问题,都是关于婚姻的,一直有问题要问,一直可以问下去。今天,我们就列出一些问题,需要你仔细地问自己。答案没有对与错,只是要你在困惑的时候回答这些问题就好。或许,慢慢地。你会发现。爱情就是婚姻的问题,婚姻像是爱情的答案;而爱情与婚姻无关。婚姻又从爱情里来。于是,这又像是新生的困惑和问题,其实,爱情和婚姻或许都不是问题。而没有答案,最好!  相似文献   

19.
1861年7月14日,王士珍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村。牛家庄在正定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是个大村子。王士珍的祖上是从山西逃荒来到正定牛家庄村的,在牛家庄定居下来以后,王氏祖先慢慢走上了渎书路。王土珍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到王士珍那一代,早已家道中落,贫闲不堪了。  相似文献   

20.
两地分居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些两地分居的夫妻是如何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我在这里,但你不在我身边,”那么,距离真的会产生美么,或者还会滋生些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