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最缺乏的经济资源是什么?是企业家。在经济增长要素中,企业家被选作低收入国家最稀缺的资源,在我国也是这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家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由政府官员推动。企业听命于政府,这时只有企业干部,无企业家可言。在转向市场经济后,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便主要由自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并购低绩效的企业家行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有企业①并购低绩效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试图解决的难题.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者,企业家在此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家并购动机不纯、并购目标选择不当、并购前缺乏对对方深入的了解是企业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而这又与企业家资本运营能力不足、企业家生成机制、约束机制缺位,缺乏成熟的企业家网络和企业家团队,以及不良的企业家文化有关.对此,应从选拔有能力的企业家以及塑造促使企业家能力充分发挥的环境入手,通过建立外部经理市场、设立政府官员选拔企业家责任制、改革企业家身份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企业家网络、塑造良好的企业家文化等措施促进企业家行为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评价问题是企业家选拔和培养的核心.基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和企业家人才缺乏的现实,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企业家评价选拔制度.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目的的不同,经济学家大多从规范研究的角度探讨企业家的群体精神;而管理学家则更多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企业家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王珏在《改革导报》1999年第4期著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的基本原因有二:其一是牵涉面广、难度大;其二是缺乏改革的主体。就国有企业的改革而言,可能的改革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领导人、广大职工。但迄今为止,职工并没有真正成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主体,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具体的改革举措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或减少了其货币收入或增加了其失业风险;另一方面行政与事业单位改革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步性,使其感到利益受损,政治和社会地位失落。所以他们对整体改革的态度可概括为抽象认同、具体抵触———总体上支持和赞同改…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再只是发展的需要 ,更成为企业生死的抉择。依据国际市场竞争环境、规则的要求 ,国有企业应按产权明晰化的思路进行产权制度改造 ,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所有权主体具体化 ,使终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经营权既相分离又相制衡 ;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构建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施管理创新 ;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奠定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坚力量,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主体,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家阶层还处于一个相对艰难的成长阶段,企业家职业化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形成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在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的效率源泉之一是利用了职业企业家的专业经营管理才能,这也是现代企业能够逐渐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企业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则取决于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决定了有专业才能的职业企业家的积极性,进而决定了现代企业的效率。虽然始于1979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国有企业效率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显然与缺乏对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密切相关。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这个既有重要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虽然相关论述已经不少,但能以专著形式进…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现实情况 ,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 ;造就善于组织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培育企业的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产权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保障协调等功能。由于国有企业忽略人力资本产权及存在"搭便车"现象,因而缺乏效率。其改革方向不仅要使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与其产业定位相对称,更重要的是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源于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应于两权分离,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委托代理的产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对称安排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产生 ,源于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两权合一的古典企业制度是因为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应于两权分离 ,在企业组织中 ,企业家职能分解为所有者企业家和经营者企业家分工的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组织的效率 ,另一方面 ,也产生了分工后的协调及相应的协调成本问题 ,也就是企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中国国有企业 2 0年来的渐进式改革 ,在探索改革路径和方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缺乏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即国有企业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互动式"的特点。"互动式"政治参与强调政府行政推动与民营企业家自主参与相结合,其深层次的逻辑结构则是政治参与制度与参与主体理性的互动。本研究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出发,认为主体理性是其逻辑出发点、好的政治参与制度是其关键要素、个体与制度的互动是其实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有益有效的民营企业家"互动式"政治参与。该解释框架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将进一步深化学界对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建立与发展中国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对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没有职业化企业家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已经迫在眉睫,而企业家职业化市场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应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我国企业家职业化市场的思路,为职业化企业家提供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冗员、政府干预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方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导致经济效益不佳产生了大量的冗员,而冗员严重的企业往往不重视技术进步。其原因:一是政府的目标之一是充分就业,所以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难以裁员或减薪;二是经济效益不佳、大量冗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缺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干预过多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矛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政府和企业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国有企业有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激励机制金光远一、构建激励机制要达到的目的本文所述企业家指国有企业之厂长经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是国家指令的执行者,追求的是完成国家计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实体,是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的任用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企业家任用机制的标准,一是职位竞争对经营者产生足够的压力;二是企业家的聘用制,以利于提高其经营能力。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需要企业家任用机制的创新。对于关系国计民生、适宜公有产权的企业,其经营者的任用适合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竞争性行业中的中小国有企业,其企业家任用机制应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家是企业进步的发动机。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家能力素质模型并分析其与企业家成长周期的匹配关系,了解企业家的成长规律,找到培养和建设优秀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家队伍的方法。通过文献整理,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等方式,构建了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家能力素质模型,探析了企业家六个成长阶段的能力素质差异。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了六个成长阶段需要关注的工作动力和重点培养的能力素质,并结合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家成长过程与企业家胜任力为国有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的企业家选拔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产生途径及利弊,阐述了建立健全的企业家选拔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企业家短缺问题,指出企业家短缺的制度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有企业制度,构建包括产权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家选择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创新的,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的国有企业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