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的光辉词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注释者不少,各有好的体会。但多注意词篇本文,对词题《答李淑一》的“答”字则多轻易忽略。在细研毛主席词篇本文的同时,倘能参读毛主席对李淑一同志的有关介绍,仔细领会这个“答”字的深意,就可能对《蝶恋花·答李叔一》的崇高思想感情,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些。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同志给毛主席写信问候,并附寄她于一九三三年写的《菩萨蛮·惊梦》。毛主席于同年五月十一日给李回信,并寄词《蝶恋花·游仙——赠李淑  相似文献   

2.
赋诗与歌诵     
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三·〈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中说:赋诗就是歌唱入乐的诗,诵与歌意义本同,所谓“不歌而诵”,不过是汉人妄生分别的区解。他举例说: 但歌诵原是互文。先就动词方面看,……‘公使歌之遂诵之’……可见是同义的。再就名词方面看,《小雅·节南山》说“家父作诵”,《四月》说“君子作歌”,《大雅·崧高》和《烝民》说“吉甫作诵”,《桑柔》说“既作尔歌”,可见是同义的。但这些话都靠不住,俞平伯先生已商榷之。作为旧话重提,今为撮录其要,参以己意,辨之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彦和《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之解诂有极端化、简单化、模式化倾向。“博徒”词义自《史记》之后发生细微之变化。应当根据《文心雕龙·辨骚》之文意以定“博徒”之具体涵义。此博徒亦当训英杰,但又不同于完全褒义之英杰,即非正途出身之英杰,实属历经曲折而终入正途之英杰。《文心雕龙·知音》之“博徒”用为贬义不可作为《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也必用为贬义之证据,二者应依语境不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通典·州郡典》十四卷,颇为详尽地记录了唐玄宗天宝初年各州郡的地理情况和户口数字,并与两《唐书·地理志》所载户口数各各不同,是研究唐代人口史的重要资料。对其户口年代加以确定,很有意义。有的同志参照《新唐书·地理志》所言“天宝元年”之数,推断《通典》所载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之户口数。经过分析考证,我们认为《通典·州郡典》所载户口当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之数,而两《唐书·地理志》所载户口则系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之数。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现略陈管见,以就教于诸位同志。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黎廷瑞诗》在整理中的标点及校勘尚有若干问题,作为献疑,归纳为15条,以供讨论。其中包括整理时因工作底本(《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芳洲集》)之误,点校者不察,沿袭底本之误而误者,如"铜狄摩"误作"铜狄磨"等,大多属音形相同或相似而误。有标点断句之误者,如《东坡志林》,误作"东坡《志林》";又如杂言体《禽言》中的"衍字"、"字的倒置"以及标点断句之误等。此外,有改动底本未出校者。文中均一一作了辨证。  相似文献   

6.
在璀灿有如夏夜星空的文学艺苑中,特别能扣动人们心弦的首推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我中华民族在文学艺苑中,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独艳的文艺之花,最早的当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和《鄘风·载驰》。《无衣》全诗表现了战士们慷慨从军,团结友爱,共同抗敌御侮的豪迈感情。但与《载驰》所显示的内容比较,未免有些逊色。《载驰》所表现的是一个弱女,闻祖国之丧,弃钗而起,排  相似文献   

7.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寿”的说法.“中寿”具体所指,说法不一,姑不论.至于“拱”字,几乎所有的本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注为“合抱”,有的更注为“两臂合抱”.这些注,其实都不准确.古代比拟树木的粗细往往用“拱把”.“把”是只手一匝,也就是一手合围,“把”与“握”义同.“拱”是两手合围.如《后汉书·崔骃传》:“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  相似文献   

8.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毛主席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写的回答柳亚子三月二十八日《感事呈毛主席》一诗的不朽名篇.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当时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政策,表现了无产阶级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的战略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广阔襟怀.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长期以来这首诗的主题意义,却被歪曲篡改,用来打击迫害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他们颠倒历史事实,将柳亚子读了这首诗因而写出的几首感激的和诗,当作柳三月二十八日的诗,又将这几首和诗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等句歪曲为柳向毛主席索颐和园,主席不给,柳大发脾气;进而说,三月二十八日的《感事呈毛主席》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无产阶  相似文献   

9.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是一首情歌邓劲夫明有甚差,价地其枝。天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附有甚差,硝帷共华。天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限有技楚,传推其实。天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这是《诗经、桧风·照有甚楚》。对它的思想内容,《毛诗》解释说:“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 ,认为对于管仲及《管子·水地》中水本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应予以重新评价 ,提出《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古文化发展史上,音乐与文学总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古希腊与古印度的“史诗”,原本都是可以合乐歌唱之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勿庸置疑也是能唱的。《墨子·公孟篇》曰:“弦诗三百,歌词三百”。《史记·孔子世家》曰:“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对于我们研究《诗经》在当时的应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古代一些文献中,“诗”就含有“歌词”之意,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曰:“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汉书·艺文志》曰:“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由此可见,《诗经》除了是我国第一部可供诵读的诗之总集之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文学总集,第一部歌词总集。  相似文献   

12.
《邶风·谷风》与《卫风·氓》篇,是《诗经》中两篇著名的“弃妇诗”。它们产生在同一个时代、地域与生活背景之下,而却有着不同的思想主题、性格表现与艺术手法。本文从背景、主题、形象、艺术四个层面对这两首诗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礼·地官·大司徒》职事条述及邦国之制云: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度)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这段话本身存在着很大问题,第一,它与《礼记·王制》所说“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合,孰是孰非,或二者皆非,须作  相似文献   

14.
与藏族英雄史诗《岭·格萨尔》有着密切关系的史诗《昌·格萨尔》(又称《冲·格萨尔》)是流传在我国四川木里藏族和云南宁蒗等地普米族中、用木里藏语和普米语讲述的《格萨尔》史诗的名字。在喀拉昆仑山西部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地区,也流传着当地布鲁索人(BuRuso)用布鲁夏斯吉语(BuRusHAski,又译为“祝夏语”。本文以下称“祝夏语”)讲述的《昌·格萨尔》。 《昌·格萨尔》于1935年首次在奥斯陆公诸于世,这虽比1716年在北京刻版印行的《岭·格萨尔》蒙文刻版七章本要晚二百多年,但在藏文史籍中提到“昌·格萨尔”这  相似文献   

15.
《诗经·周南》第七篇《兔置》与《诗经·齐风》第二篇《还》,都是着意写田猎之事的诗作。两首诗的思想和艺术各有特色,皆可谓我国古代田猎诗之佳作。两诗在时间上虽有一定距离,但对后世文学产生一定影响却是一致的。两首诗的写作时间,前者为周武王时所作,即公元前一○六四年以前;后者为齐哀公时所作。哀公是齐太公的曾孙,是齐的第五代君主,名叫不辰。执政期间,没有值得颂扬的德政,周夷王听信纪侯的谗言而将哀公烹死。《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哀公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的咏雪词《沁园春·雪》是毛主席诗词中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情况,过去不很清楚。现在经过大家的调查研究和有关同志的回忆核实,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一、关于这  相似文献   

17.
《诗经·周南·螽斯》主题辨龙建春《诗经·周南·螽斯》的主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三:韩诗认为是歌颂贵族子孙贤良(《韩诗外传》卷9),齐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众多(《后汉书·苟爽传》),毛诗则认为后妃“若蠢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毛...  相似文献   

18.
《诗·小雅·十月之交》,《毛诗》、《郑笺》便有分歧。本文辨析“艳妻”、“皇父”二词,寻史实外证,绎诗辞内证,辨疑皇父为共伯和。复审辞气,疑此诗为两诗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9.
《史记·刺客列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五人的事迹既综合于《刺客列传》的总题之下,形成一个相互交融、辉映的刺客群体,同时又各自独立成篇,自成一方天地。但在五人的传记中,唯有荆轲的事迹委折详尽,具有严肃而崇高的悲剧精神。一荆轲是战国末年名闻天下的刺客,他的有关事迹在《战国策·燕三》中有很生动详细的记述,《史记·荆轲传》可说基本上沿用了《战国策》的材料,但司马迁至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提高:第一,变叙事为写人,这也是《史记》这部“纪传之祖”最突出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学习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时,不能不想到宋代的两位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不能不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词。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词人的气质相似,风格略同,然而,无论是思想,还是词的表达方法,词的文采等方面,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既是对古人词的借鉴,更是以创新为主,超越为其必然的结果。毛、苏、辛词均被誉为时代艺术高峰,时间流逝近千年,后者终于还是超过了前者,成为名篇佳作,千古绝唱。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