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对"民族"(Nation)有不同的解读.19世纪末,欧洲的"民族"主要是指公民或国民的总称,因此,欧洲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民族国家"的公民主义或国家主义,这与我们理解的民族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概念产生于20世纪前后,其来源是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一是强调现实的法律政治关系,公民身份来源于权利与责任、义务,与血缘、历史和文化无关;二是强调血缘、历史、文化与公民身份或国民身份的必然联系,单一、纯洁的血缘是获取公民身份的唯一条件.有效消解中国的民族主义,一要清晰地理解"民族"与公民的概念;二要理性地理解集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关系;三要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四要实现现代化;五要建立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六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是最终消解民族主义,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民族主义浪潮使世界地缘政治版图进一步碎片化;导致的恐怖主义,构成当代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重点;民族主义的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生存状况和合法权益重视与保护.展望未来,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排外主义浪潮、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经济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这三个发展方向将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变量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新功能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洲一体化自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不断扩展与深入,一方面是西欧主权民族国家对超国家体——欧共体乃至欧盟的主权让渡,一方面是相伴随的西欧民族主义的当代演变——后民族主义——的发生。尽管欧洲一体化是一个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欧盟从量变到质变的真实前景;尽管作为一种混合形态或过渡形态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后民族主义——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有不确定的发展方向,但欧盟的一体化实践和西欧后民族主义的发生,提供了欧洲社会经过数百年的主权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发展后实现超越自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然而,是什么促使人们去想象并成为共同体的呢?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舍勒认为怨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因此可以说怨恨是民族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民族主义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在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一度走向极端.20世纪后期,民族怨恨与民族主义产生了新特点.要遏制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就要构建多元共存的现代文化,加强民族国家治理,构建稳固的民族国家认同,宽恕历史积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章程的规定 ,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应于2 0 0 1年内召开。经学会领导研究 ,此次学术讨论会主题是 :“2 1世纪的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具体内容包括 :1.全球化、多极化世界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超国家地区联盟 ,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及其对 2 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走向可能产生的影响 ;2 .当今世界热点地区民族冲突的历史原因及发展前景 ;3 .当代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与 2 1世纪的多民族国家理论建设 ;4.中国西部大开发与跨界民族研究 ;5 .世…  相似文献   

6.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泓 《世界民族》2004,(3):1-13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张扬国家利益与维护民族个性的民族主义表现得更为顽强 ,超国家权力的扩大与成员国权力缩小的矛盾日益凸显 ;欧盟的建立并非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 ,欧盟不能代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纵观19世纪以降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系谱论”民族主义观与“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系谱论”民族主义观试图将“进化论原则”与“民族观念”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线索中审视某一民族并分析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则强调民族主义研究有其特有的方法论和可能性的历史前提。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虽然依托于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但是在民族共同体范围内的“民族自决”、“民族身份认同”却与政治场域中的“公民权利”、“公民身份认同”发生内在性冲突。系谱论民族主义观侧重于从民族有机体“自然演进”的角度在“时间维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则强调要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性建构”的空间维度化解这一矛盾,但结果证明,两种民族主义观念都无法顺利走出民族主义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8.
叶江 《世界民族》2006,2(5):1-8
本文重点介绍和解读安东尼·D·史密斯相关著述中的几个关键性术语,以便于国内读者和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首先,史密斯认为“民族”和“族群”都是某种人们共同体,但后者通常没有政治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公共文化,甚至没有疆域空间。在史密斯以及目前西方学界的研究中,一般是从“民族”和“族群”两个层面来剖析人类共同体的演进及其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民族与国家很少完全重合的实际情况,史密斯用“民族的国家”(nationalstate)取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第三,史密斯提出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的宗教”,而民族主义的“神圣事物”就是“民族”(nation)本身,其“神圣性”表现为四个方面共同体、领土、历史和命运。即使在全球化的作用下,民族主义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正被认为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是民族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甚至是西方族裔政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因为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发展的整个历史形影相随,又与各种政治思潮盘根错节。民族主义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变身: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公民民族主义成为推翻封建王朝的利器;在风起云涌的反殖民主义浪潮中,独立性民族主义成为第三世界民  相似文献   

10.
徐长恩 《民族研究》2023,(4):1-19+135
以国家为中心,围绕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近代民族主义视域中的民族国家,归之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范畴。近代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发展不平衡伴随着民族主义,使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往往成为导致国际关系乱象的源头。“国家利益”使民族主义更加错综复杂化。基于立国、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视角,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所持的“弃短取长”立场,为我们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国家,国际秩序与经济全球化等命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巧运 《民族学刊》2016,7(1):54-60, 110-11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是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从文化和情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民族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过程,民族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的人造物,是一个被想象成享有主权且边界有限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兴起给当代社会造成了很多问题,通过对《想象的共同体》的研读和分析本文针对民族主义的边界与排他性的特征,尝试从王权政治的中心与包容性来探索消解民族主义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马德普  龙涛 《民族研究》2022,(1):32-47+143-144
在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社会,种族主义盛行不衰的重要根源之一是西方文明,尤其是英美文明中的个人主义。现代西方种族主义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而个人主义均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种族主义的发轫阶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助推黑人奴隶制的制度基础从宗教差异转变为种族差异,并促成了宗教神学话语的理论论证。在启蒙运动阶段,自由主义思想家对种族主义的辩护,使他们所宣扬的社会契约实际上成为自由平等幻象下的“种族契约”,契约论所蕴含的政治个人主义孕育了公民民族主义,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公民民族主义的竞争性和支配欲与民族国家的排他性为种族主义提供了动力,使得西方的自由民主建立在种族清洗的顶峰之上。在奴隶制被废除和殖民统治瓦解之后的阶段,以文化种族主义和色盲种族主义为主要形式的当代新种族主义,借着反种族主义话语的掩饰,将维护白人特权的种族主义潜藏于文化差异或个人主义话语当中。个人主义是种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这一认识对于认清西方文明的内在困境,消除种族主义,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卢梭看来,专制王朝国家造成了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因此他予以强烈的抨击。通过"社会契约"学说,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论"的国家组织原则;通过人民主权,卢梭构建起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在这个共同体内,人民主权使公民依恋着祖国,热爱着祖国,保证着民族共同体的稳固存在。卢梭的民族主义理论充满着民主共和的内容,使之成为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思潮是改变中国历史上各类差异共同体关系的最根本的思想。对于多民族中国来说,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从王朝国家向现代主权国家的政治转型,而且关系到各民族人民对新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国民身份的确立。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主张经过了从汉族国家、同质化国家到多元一体国家的递进性转变,反映了国人在构建民族国家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而受民族主义影响的地方社会在撕裂中实现着重构、整合。近代中国的民族与地方社会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把握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国族构建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平教授从民族政治学的视角展开对多民族国家中的族际政治整合研究,具体来讲,从国族与民族国家的讨论进行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预设;从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族际政治整合的时代线索;从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来展开对民族政治整合的反思;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谈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从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提出进行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实践探讨。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方面,主张将"民族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朝向"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在族际政治整合方面,力推将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出发点及核心点。在边疆治理方面,提出边疆治理的区域主义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想的民族主义论述的是民族与国家应当一体的理由,而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却难以实现民族与国家的一体。由此,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困扰了人类社会数百年,并引起各种民族冲突。本文作者从分析文化民族、政治民族与法律民族的关系入手,试图为民族主义建立一种框架,并认为基于政治民族和法律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终将取代基于文化民族之分的联邦主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族群和社群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了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但是,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活动空间范围需要位于该空间(或社区)中的人们的集体建构与有效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抑或散失、瓦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该共同体的民族、族群或社群的意识消长、竞争力大小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民族与社群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并有可能朝着"民族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方向发展.族群的认同虽然也会随着情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同,但它基本上是"文化"层面的,而且往往是运用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去谋求利益或效益,亦即它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的生存策略.但是,在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重合和民族社区、族群社区与社群社区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族群的"文化"认同亦有可能转化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和民族性之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和民族英语nationalism一般译作“民族主义”。这与欧洲的,例如法语的nation原指“民族”有关。nation一词的语源来自拉丁语nasci(产生),英语是经法语而来的。但是,现今英语里的nation具有“国家”、“民族”等双重意义,特别是用于“国家”之意的场合更多,“联合国”(united nations)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另外,被认为19世纪欧洲政治理念的,即所有nation(国民)都应有自己的state  相似文献   

19.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以市场诱因为核心的政治民族主义传播范式在和平时期渐趋僵化,儒家民族主义传播范式更好地弥补了文化连续体缺失的状况,相应地带动了民族认同的强化。本文认为,转向之后应通过仪式性的特殊文化符码来复活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想象共同体的构建及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在人类社会引发了两大政治潮流:一是民族独立运动,即寻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民族力图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二是国家整合运动,即民族国家力图以共同的国家认同为基础,有机整合国内各民族,从而建立一体化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民族与国家之间就出现极为复杂的政治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在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国家整合与保障国内少数民族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