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不就比我有钱嘛,我就让你身败名裂,有再多的钱也过不了安生日子!”仇富心态使一些人失去了理性,然而法律终究要还人以公道。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对一个中国人说“你撒谎成性,眼下就在说谎”,与对一个英国人说,“你真幽默,满脑子都是俏皮话”,有着同样的效果。一望而知,这肯定是一个外国人而且尤其是讲英语的外国人所说的。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我们内心的愤慨,使我们愤怒于这种公然的恶意中伤。这种“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不能不愤怒”的情绪,我当然也是不会缺少的。 . 我读到这说法时,中央电视台还没有“实话实说”的节目哩,现在却是有了,无疑又增加了一个驳斥“无耻谰言”的例证。在我们这里,小孩子都要接受“做诚实孩子”的教育,稍老一点的人都学习过大庆人“三老四严”《其中就有三老,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真正自我都是有磁性的,对别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通常说某人“个性很有魅力”,其实是指他没有压抑自我的创造性和具有表现自己的勇气。“不良个性”也可称为“被压抑个性”,其特征是不能表现内在的创造性自我,因而显得停止、避免、禁锢、束缚。受压抑的个性约束真正的自我表现,使个体总有理由拒绝表现自己、害怕成为自己,把真正的自我紧锁在内心深处。正如前面所述,每个人自身都蕴藏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未被激发或受到压抑,对事情过于谨慎和“考虑”得太多,就会限制了个性的发挥和表现。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你实际上就能获得成功。一且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1,(2):32
书写简历是你应聘的第一步。书写一份“漂亮”的简历,你的应聘已成功了一半。 一、精心设计版面。任何一封求职信从拆开到阅读都有一个“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的过程,而往往打开求职信从第一眼开始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会使人忍不住多注意一眼。除了排版精美之外,再加上用电脑打印的字体选用得当,疏密有致,肯定是会“讨人喜欢”的。顺便说一句,投寄履历应尽量少用复印稿,否则的话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二、精心编排顺序。最常见的简历,是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就像你经常填写的履历表或者你加入任何一家公司时填写的雇员登记表。简历内容…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赚钱法。过去有“吃白相”揩油的,有“才子+流氓”敲钱的,有“大师+骗子”行商的,现在又有了“钓鱼”的,用周立波的话就是“倒钩”。他捂着胸口装头疼,求搭你车。上车后他拿钱给你,你拒绝就硬塞给你,你一接受就拉手刹拔你钥匙,一些人就把你铐起来,这叫人赃俱获。  相似文献   

6.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有一次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说:“是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答:“我把脑袋给你。你错了怎么办?”颜回道:“我  相似文献   

7.
工作越来越难找,是不争的事实,找到工作后,面临的新事物对自己原有知识往往也构成挑战,这或许是大多数在职人员共同的体会。要让自己适应工作需求,避免使自己“贬值”,很多人必须不断地“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正如流行在职场的一句名言: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你一句话刚刚出口,就被对手死抠住你口语中的个别字眼加以歪曲理解,即无理诡辩,把你所说的正理说成歪理,而他的歪理居然成了正理了。这会使你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而他占了你的便宜后则趾高气扬。举个例子:一个德国人坐在北京地铁的某车厢中听到广播说:“各位乘客,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请将您的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吧。谢谢您的合作。”于是,这位德国人就不解地问同行的中国女士:“没听说哪个国家虐待老人和孩子呀,怎么这美德只是你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呢?”这位女士不好回答,没有吭声…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中国人说:“人有七灾八难。”我对自己说,灾难来了,你这只苹果被上帝咬了,那么,你就承受吧。  相似文献   

10.
姜菁  潘靓 《职业》2009,(6):4-6
“我觉得一个老板成功与否,关键看跟随他一起出来打拼的这些人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老板、成为富有的人。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准。你一个人名利双收、家财万贯了,可跟着你的人却什么都没有,那你就不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所谓老婆     
所谓老婆文/陈耀明所谓老婆,就是婚前叫“宝贝儿”.婚后叫“姑奶奶”的那个人。所谓老婆,就是婚前使你患“相思病”,婚后让你患“妻管严”的那个人。所谓老婆,就是婚前鼓励你花钱,婚后鼓励你赚钱的那个人。婚前她很温柔,仿佛“不胜凉风娇羞”的睡莲;婚后她很厉害...  相似文献   

12.
社交增辉术     
在人际交往中,提高个人形象,是每个人都努力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它,只需要你说出一两句简单的话语,做出一两个简单的动作。与别人进行交谈,不妨高兴时就扬起眉毛,严肃时就瞪大眼睛,疑问处率直询问,听完后简要复述。这样的话,就会给人留下头脑灵活、擅长交际的印象。反之,如果你无动于衷,则可能给人反应迟钝的感觉。某歌唱演员在舞台上挥笔写就了一幅漂亮对联,数千名观众为此掌声如潮。这件事给人的启发是:如果你在合适的时机,大胆亮出你的“绝活”,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声望,最好,这项“绝活”离你所从事的专业越远越好。“味…  相似文献   

13.
连续失眠使你的容貌憔悴到了极限?镜子里的人如此陌生,脸色苍白、眼圈黑黑、眼睑肿胀……这说明,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被你忽略了,那就是“肾虚”!据权威数据调查,全世界每年有25000名女性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每4个女人中就有一个感染过不同程度的肾脏疾患;而男性的肾病发生率仅为1/100!其实“,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这句俗语早在千年前就揭示出女性补肾的重要性。肾是女人健康与美丽的发动机,女人的年龄就刻在自己的腰部两侧。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不要一提到“精”就认为是男人的专利,此“精”非彼“精”,这里所说的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谢珊 《职业》2008,(4):11-11
如果求职是“爱情马拉松”。那么面试就是“相亲”。要让老板喜欢上你。就像谈恋爱一样。要寻找你和他的共同点。如果你喜欢的女孩子喜欢诗歌(留意到老板对什么感兴趣).那么。你就应该尝试尽快投其所好。但前提是。你是他真正要找的人。  相似文献   

15.
爱着实让人伟大不起。它是无师自通的,你不能太圣洁了,太崇高了,没有了自私,就没有了爱。伟大了,忘我了,替人着想了,你就不是自己了。一对热恋的情入,就听彼此间柔呢的称呼,也够叫人肉麻和浑身爬虫虫的,他(她)们可以是“我的小蜗牛”、“我的小青蛙”、“我的小黄瓜”,可以是“温柔的小树叶”,可以是“啤酒”、“饼干”、“蜜糖”和“小卷心菜”等等,只要能够表达亲呢,就不用管它成形容、或比喻、或象征得贴切不贴切、恰当不恰当。当你听到这样的称呼,也会跟着脸热心跳,也会党芳有一股“流”遍遍全身,然后流向手指尖、脚…  相似文献   

16.
“寂寞才说爱,为何你要那么坏,你根本就不爱,可我还放不开”,这首歌把一个伤心落寞的人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有时候因为寂寞,不少人选择了随便找一个人在一起.当你寂寞时你是想要亲人的陪伴、朋友的安慰还是想念的人一个拥抱? 现在就来做个爱情测试吧,看看你寂寞时需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些能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言语技巧。1.使用“我”来叙述。用“我想…“我认为……”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承认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才能更具有说服力。2.设身处地地询问对方。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是不足取的。3.坦率地与人交谈。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与对…  相似文献   

18.
美国MSN网推出“外貌年龄计算器”,如果计算出来的年纪大于你的实际年龄,就说明你从面相上看是个“显老”的人。  相似文献   

19.
张焱 《现代交际》2002,(9):59-59
“惯用语”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习惯性用语。“惯用语”虽是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不自觉使用的,但它却会暴露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正因为如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你与人初次见面时,只要留意对方的“惯用语”,你就不难掌握交际对象的特性,先声夺人,进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这“惯用语”就是一种简单的解读人性格的密码。只要你成功地破译了密码,就像给电脑输入了开机密码,下一步你就可以逐步运行,直达目标了。  相似文献   

20.
《女性大世界》2006,(5):16-16
那日,好朋友薛萍推荐给我一本书——《寻找天堂巴厘岛》,作者梁兆华在书中引用了一段蓝心湄对巴厘岛的盛赞“如果你也想不被人打扰/如果你也想买最特别的东西/如果你也想找个只属于我的游泳池/如果你也想有个上帝给的家/就不要再考虑吧!LET'S GO BALI!”几句简单的话语竟煽情得不行,使人满心幻想去寻找自己的那个“上帝给的家”。几乎是三分钟之后,我就随着作者俊永的文字与精美的照片来到了那个“人间天堂”,在那种情不自禁的心灵旅行中开始享受人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